贝泰妮“守护中国成分”项目

申報類別: 绿色发展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一体,定位于皮肤健康互联网+的大健康产业集团。公司于2021年3月25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300957,为中国功效性护肤品第一股。 公司研发中心开拓创新,实施产学研医结合,紧密融合植物学、生物学、皮肤学等前沿科技,充分挖掘云南特色植物的有效活性成分,研发新一代功效性护肤品。公司旗下护肤品牌“薇诺娜”自诞生以来,运用多项专利技术,采用基于皮肤学级的温和配方,以符合美国、欧盟化妆品要求的GMPC标准进行生产,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皮肤学界专业人士及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項目直接推動減少碳排放總量:1165.84噸

贝泰妮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合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等关键议题作为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绿色循环发展,为维护地球家园的和谐共生贡献力量。2024年,公司获得Wind万得评级AA级、华证ESG评级AA级、MSCI评级BBB级,荣膺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并入选ESG投资价值TOP100榜单。

一、植物科技和绿色发展并重,打造"中国成分”

薇诺娜“三个中国特色”之路的贝泰妮模式,即充分利用了中国特色的植物资源利用和中国特色的创新研发实践的双重优势,开启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特色植物资源之路。今年以来,贝泰妮成功备案12款植物新原料,数量居同行业全国首位。除此之外,青刺果、马齿苋、云南山茶、云南重楼等云南特有植物,正在通过薇诺娜品牌和产品的运用成为大众消费者所熟知的“中国成分”,在美妆市场发光发热。

基于植物提取物的经验和成果,贝泰妮创建的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入选了全国第37家"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定值实验室”。该实验室研发的人参皂苷 CK、乌金苷等4个标准样品通过专家论证进入国家标准样品研制计划,将逐步构建应用于功效性化妆品的云南特色植物原料标准样品体系。

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在研发创新过程中,坚持“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为前提”的理念。实验室以青刺果、马齿苋、滇山茶、云南重楼等珍贵的云南特色植物为研发基础,通过创新开发小分子RNA提取技术、深共晶提取技术等创新技术,成功实现功效性化妆品植物原料自主研发56项,输出技术标准107项。

在深耕挖掘、放大这些“中国成分”市场前景和规模的同时,贝泰妮更重视对这些珍贵自然资源的保护,通过多种举措积极行动起来,做好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将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变成常态。

2023年11月贝泰妮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旗下云南云科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有限公司的科研基地——青刺果科研种植基地在云南香格里拉落成揭牌。该基地除了种植培育贝泰妮产品的主要原料外,还承担起可持续性保护与开发特色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天然植物库,助力云南特色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贝泰妮还高度重视产学研医合作,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紧密协作关系,促进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力。目前,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已与多家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协议关系。而且,该实验室已完成功能性食品植物原料自主研发16项,形成以功效性化妆品、功能性食品及药品梯次发展的特色植物产品集群和企业集群。

作为国内化妆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贝泰妮长期重视技术创新,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23年,贝泰妮研发费用投入同比增长17.32%至2.99亿元,占营收比例从2021年2.99%升高至6.07%,远超一众同行。

强大的研发队伍使贝泰妮在植物提取、功能性成分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凭借这些坚实的研发基础,贝泰妮才能够深入挖掘云南特色植物的活性成分,创新开发绿色环保的提取技术,最大限度实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贝泰妮主要原料之一“青刺果”的一个重要来源地是云南的哈巴雪山。地处"西南纵向岭谷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腹地,哈巴雪山还是我国生物多样 性保护的重要基地,更是我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化中心和1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之一。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哈巴雪山生态系统遭受一定冲击,冰川退化等现象已初现端倪。

基于此,贝泰妮高度重视哈巴雪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其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贝泰妮在当地建设生物多样性科普基地和自然教育展厅,提高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环保意识,培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接班人;另一方面,公司为当地濒危植物种植大棚、修复登山道路、培训社区巡护员等,直接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完整性。

与此同时,贝泰妮还积极发展生态保护活动,将当地社区居民纳入保护行动,让他们从被动受益者转变为生态环境的积极维护者。这不仅增强了保护的持续性,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截至2023年,贝泰妮公益基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领域累计投入已达到270万元。其中,2023年内投入金额就达130万元。为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4年4月22日地球日当天,贝泰妮正式开启生物多样性协作行动,贝泰妮通过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捐赠300万元,用于响应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为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以及高质量发展实现注入坚实力量。围绕今年“全球战塑”主题,贝泰妮早在2019年,便成为国家工信部认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从设计端就引入了绿色包装的设计理念,从包装减塑、减量和可持续上不断发力,倡导使用环保材料,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的使用,转而采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同时,贝泰妮不断优化包装设计,减少包装材料的用量,降低包装废弃物的产生,比如通过增大玻璃瓶在产品包装中的使用比例来替代同样数量的不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包装,以及扩大PCR(Post Consumer recycled)原料的使用范围,实现塑料的循环利用。

2024年,贝泰妮集团旗下品牌薇诺娜启动了创新环保活动——“绿洲守护行动”,联合全国近2000家合作连锁药房门店,共同推动空盒回收计划,鼓励消费者携带空盒到指定药房进行回收,每收集满五百个有效空盒,品牌即出资在腾格里沙漠种植一颗沙枣树,共同构建良性的生态循环。

早在2021年,贝泰妮集团正式启动“滇西北——哈巴雪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在2023年重大性议题矩阵中,贝泰妮集团则将生物多样性列为对企业重要性和对利益相关方重要性的中心位置,并围绕《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立的23个生物多样性全球目标,发起了“缔造健康生态,共赴美丽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同年11月30日,贝泰妮集团旗下云科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的科研基地——青刺果科研种植基地在哈巴雪山揭牌,继续可持续性的保护与开发特色植物资源之路,全力守护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今年5月21-23日,贝泰妮公益基金携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合作开展“山野立心”可持续游学丽江专场科普活动。

贝泰妮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特色植物资源之路,薇诺娜“三个中国特色”之路的贝泰妮模式,即充分利用了中国特色的植物资源利用和中国特色的创新研发实践的双重优势。今年以来,贝泰妮成功备案12款植物新原料,数量居同行业全国首位。开启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特色植物资源之路。

贝泰妮正在以突破性的植物科技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贝泰妮始终坚守可持续发展与肌肤健康的承诺,将中国云南特色植物领域的深厚研究成果推向世界。

贝泰妮高度重视哈巴雪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其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地建设生物多样性科普基地和自然教育展厅,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为当地濒危植物种植大棚、修复登山道路、培训社区巡护员等,直接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并且将当地社区居民纳入保护行动,让他们从被动受益者转变为生态环境的积极维护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贝泰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荣获了多项奖项。在2023年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二十五届上市公司金牛奖颁奖典礼上,贝泰妮荣获价值投资奖和“ESG金牛奖百强”;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组织的年度上市公司ESG实践案例和优秀实践案例评选中,贝泰妮的ESG实践案例荣登“上市公司ESG优秀实践案例”;其“贝泰妮集团ESG实践”还成功入选“2023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ESG卓越案例”。

贝泰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实践和探索,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在其影响下,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宣布正式启动ESG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化妆品行业向更加规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今年贝泰妮还通过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捐赠300万元,专门用于响应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这些资金将投入到濒危物种恢复、生态系统修复以及相关科研项目,助力相关领域的长远发展。贝泰妮既成为云南特色植物产业千亿产值目标的重要支撑和突破口,也充分呵护促进了哈巴雪山的生态平衡,为实现“中国绿色美谷”贡献力量。

 

(免責聲明:該展示案例內容系發布單位或個人自主供稿,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掃描二維碼進行點贊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