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公益>>益生活

益生活:霧霾會不會使人抑郁?

西爾維希耶

 
2014年03月04日09:37    來源:人民網-人民公益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霧霾會不會使人抑郁?

  對於我國華北地區來說,二月底三月初也許是一年中最富有生機的一段日子。冰雪始融,草木泛青,萬物開始復蘇生長。但糟糕的空氣質量,卻給這個本該生機勃勃的早春時節蒙上了一層愁雲慘霧。

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圖片來源:news.sohu.com

  隨著空氣質量的日趨惡化,“霧霾”這個名詞開始走進媒體和老百姓的視野。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開始習慣於佩戴口罩並安裝空氣淨化器來抵擋霧霾對健康的侵害,卻往往忽視了這些被污染的空氣對於心理健康的可能影響。

  那麼,霧霾是如何悄無聲息的影響人們的心情的?我們不妨從一種叫做“季節性情緒失調”(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的心理疾病說起。

  大多數人也許都有這樣的經歷:在陽光燦爛的天氣感到心情舒暢做事精力充沛,而在陰雨天氣則會覺得心情低落和提不起精神做事。然而,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得過於頻繁甚至影響到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那麼就應該對此多加關注,並尋找心理醫師進行咨詢,以確定自己是否正受到SAD的困擾。

  這種被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疾病又稱為“冬季憂郁症”(Winter Blues),多見於經常在室內工作的人群和體育鍛煉較少的腦力勞動者。這一症狀經常出現於高緯度地區,這些地區在冬季時日照時間相對更短。大部分患者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狀態,但隨著冬季來臨,白天變短,憂郁和精疲力盡的症狀就會出現並益發嚴重。較嚴重的患者有時需要進行住院治療[1]。

  這一疾病的機理目前仍無定論。一種理論認為光照的減少會導致人體內血清素水平的下降並引起抑郁症狀,而另一種理論則強調光照缺乏導致鬆果體產生的褪黑素減少產生抑郁症狀。在小鼠身上進行的實驗結果似乎更傾向於后者:缺乏褪黑素受體基因的老鼠會更多的產生抑郁和沮喪的行為[2]。

  近日,在霧霾籠罩的北京,連續的自殺事件將霧霾對心情的影響推上了台面[3]。那麼,霧霾是否可能導致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症狀,進而誘發自殺行為呢?在人民網轉載來自新華網的一篇報道,記者引用了來自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鐘杰的意見。鐘杰稱:“不少人之所以覺得霧霾天氣抑郁焦慮,是因為平時對情緒的管控和調節就存在問題,霧霾天氣只是發泄渠道。”然而,鐘教授的意見在網絡傳播過程中被媒體引申為“專家:並無研究顯示霧霾與人抑郁有關”。媒體的這種解讀推斷,到底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答案是否定的。

  對於季節與自殺相關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5],而針對被污染空氣與自殺相關性的研究近年來也並不少見。究竟霧霾和我們的心情有沒有關系,相信諸位看完,自然會心中有數。

  一項2013年發表在《國際生物氣象學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的文章對以色列貝爾謝巴(Be’er Sheva)地區的居民進行了調查,希望能從該地區的空氣質量與自殺率之間的關系入手探求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對自殺現象的影響。巴爾謝巴位於地中海以東,死海以西。這裡風向多變,但以西面和東面來風為主。研究人員發現,每天下午兩點至晚上十點,以西風與西北風為主﹔每天凌晨一點至中午十一點,以東南風或東北風為主。而在此之外的時間,風向無法確定。

  在貝爾謝巴地區,西面來風來自地中海,海風潮濕且清潔,而東風則會將死海周圍沙漠中的沙塵卷起帶入城市。這意味著在西風吹起的時候,貝爾謝巴空氣相對會比較潔淨,反之在東風吹起的時刻,貝爾謝巴將會被氣流帶來的顆粒懸浮物襲擾。研究人員發現,在無風的狀態下,該地區PM10粒子的濃度大約為每立方厘米100-3500單位,而在起風的條件下,這一數字最高可達到每立方米25000單位。據此,研究人員統計了2001-2002年不同時間自殺案例發生的次數的關系,結果顯示隨著東風肆虐的時段,自殺概率顯著上升﹔在西風吹起的時段自殺率保持恆定或稍有下滑。研究人員同時對該城市精神分裂症的發作概率與風向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統計,得到了類似的結果[6]。

  而來自加拿大的一個研究小組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這一小組對加拿大溫哥華市聖保羅醫院在1999至2003年間接待的患者進行了統計,發現其中有1605名患者是由於曾有過自殺行為或有過自殺計劃前來就診。結合這四年間溫哥華空氣質量的數據,研究結果發現,在氣溫較低的月份,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二氧化氮濃度和PM10的含量上升會導致這類患者數量的顯著上升。同樣,這些污染物含量的升高會使得更多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前來就診[7]。

  與此同時,在我們的近鄰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課題組針對當地的老人群體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與上述兩個實驗吻合。這項研究囊括了經常訪問某一福利院的560名老年人,他們的平均年齡為71歲。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針對整個群體乃至單一個體情緒狀況的調查都得到了清晰的反饋。經由這項研究提出的數據,研究人員指出,調查結果顯示空氣污染物中PM10,二氧化氮和臭氧三種空氣污染物含量的上升,會顯著引起老人群體的抑郁情緒。受限於這項研究的主體人群,這一結論並非具有普遍性。然而作為首個將情緒與空氣污染物進行聯系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8]。

  人們一早就意識到空氣中的有毒物質可能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影響。早期的一些實驗曾利用小鼠模型証實,長時間暴露在有機磷污染中會使得動物體內血清素濃度發生變化,進而導致抑郁症狀,甚至傷及中樞神經系統[9]。而廣為人知的“毒氣”一氧化碳也被証實,在較低的濃度下仍會導致一系列的害處,包括視覺、手-眼協調性、靈活性、甚至記憶力和工作能力[10]。最近的研究更進一步發現,微小粉塵顆粒的吸入,會對小鼠腦區活動產生影響[11,12]。

  可見,“並無研究顯示霧霾與人的抑郁有關”的推斷實為媒體的誤讀。但即使有上述各項研究的結果,要歸納出“霧霾可以導致抑郁”的結論仍然言之過早。科學家們需要進行更加嚴謹的實驗來証實這兩者之間的因果性。在具體的機制被闡明之前,數據上的相關性隻能提供參考。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確實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即霧霾可能通過另外一種不曾被人們注意的機制——擾亂神經系統,影響情緒——來引起一系列的精神疾病。

  在中國,目前尚無針對霧霾與情緒關系的研究。因此提出“霧霾確實影響人們心情”的說法也顯得証據不足。但隨著空氣質量的進一步惡化,這一現象勢必會獲得來自社會和中國科學界的更多關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可不必將自己的壞情緒歸因於久久不散的陰霾。但與此同時,我們仍要對日常生活中身體發生的變化加以注意,如果負面情緒持續過久影響生活,還是盡早咨詢心理醫生,尋求他們的幫助比較好。

  參考文獻:

Wikipedia: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Zachary MW, Andrew KH et al. Melatonin receptor (MT1) knockout mice display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and deficits in sensorimotor gating. Brain Research Bulletin,2006:68(6);425-9Soho現代城跳樓女子曾猶豫 霧霾天氣滋生絕望(圖),搜狐網,2014專家:並無研究顯示霧霾與人心情抑郁有關,人民網,2014Petridou E, Papadopoulos FC, Frangakis CE, Skalkidou A, Trichopoulos D. A role of sunshine in the triggering of suicide. Epidemiology. 2002:13;106–9Naomy SY, Arkadi Ziberman, Doron Todder, Zeev Kaplan. The influence of air-suspended particulate concentration on the incidence of suicide attempts and exacerbation of schizophrenia. Int J Biometeorol ;2014:58;61–67.Mieczys aw Szyszkowicz, Jeff B. Willey, Eric Grafstein, Brian H. Rowe, Ian Colman. Air Pollution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for Suicide Attempts in Vancouver, Canad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Insights;2010:4;79–86Youn-Hee Lim,Ho Kim,Jin Hee Kim,Sanghyuk Bae,Hye Yin Park,Yun-Chul Hong. Air Pollution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 Elderly Adult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2012;120(7):1023-8London L, Flisher AJ, Wesseling C, Mergler D, Kromhout H. Suicide and exposure to organophosphate insecticides: cause or effect? Am J Ind Med. 2005;47:308–21Raub JA, Benignus VA. Carbon Monoxide and the Nervous System. Neuroscience and Behavioral Reviews. 2002;26:925–40Oberdo rster G, Sharp Z, Atudorei V, et al. Translocation of inhaled ultrafine particles to the brain. Inhal Toxicol. 2004;16:437–45Peters A, Veronesi B, Calderon-Garciduenas L, et al. Translocation and potential neurological effects of fine and ultrafine particles a critical update. Part-Fibre-Toxicol. 2006;3:13文章題圖:shutterstock友情提供果殼相關小組自然控可持續生存

 

    (資料來源:果殼網)

(責編:史雅喬、崔雷)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