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前的9月2日,日本政府簽署投降文件,標志著二戰反法西斯力量的最終勝利。今天,是首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讓我們一起來紀念,告慰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遭殺戮的千萬同胞和為國捐軀的抗戰英烈,銘記這一改變中國命運的歷史性轉折,捍衛戰后國際秩序、守護世界和平之光,弘揚抗戰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京華時報訊(記者張然)在第一個法定的抗戰勝利紀念日到來之際,專注於服務抗戰老兵的公益機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攜手360公司、博時基金,啟動“尋找你身邊的抗戰老兵”公益行動,計劃用一年時間,找到盡可能多的抗戰老兵,為他們送去應有的關懷和致敬。
昨天的啟動儀式現場邀請了7名抗戰老兵和全國42家志願者團隊的代表,陳毅、呂正操、粟裕、左權、張自忠、張靈甫、黃維等人的后代也參加了發布會。
隸屬於共產黨的抗日老戰士大多在民政部門有登記,這次活動尋找的主要是隸屬於國民黨的抗戰老兵。志願者團隊將廣泛征集線索,通過志願者入戶調查、專家核准等方式,完成抗戰老兵身份的確認,同時收集老兵手印,在四川建川博物館建設萬名抗戰老兵手印牆,永久保存。
活動力爭在一年時間內尋找1萬名抗戰老兵,發起方將為每位老人奉上價值800元的致敬大禮包,並通過社會眾籌方式,發動國人共同向老兵致敬。同時,志願者還會定期上門為抗戰老兵提供陪伴服務,包括陪聊天、過生日、協助家務以及老兵聚會等。按1萬名老兵預算,總費用超過1000萬元。這些費用基本靠兩家愛心企業捐助募集。
如果您身邊有抗戰老兵線索,可致電4009980815,或者發送電子郵件至4009980815@szlongyue.org,北京讀者可直接撥打本地志願者團隊電話15010001136。
■志願者講述
讓老兵活得有尊嚴
目前生活在城市的老兵,每月養老金多在700B2000元;生活在農村的老兵,收入基本為每月55B60元的老年補貼或農村低保。一些老兵的晚年生活非常淒涼。
在走訪過程中,我們在宜賓屏山縣龍華鎮看到參加過8年抗戰、4次負傷的102歲老兵沈文彬,他獨自居住在半山腰,家徒四壁,與狗為伴。我們募款為老人在山下的龍華鎮租房,購買家具,讓老人過上了簡單穩定的生活。
在中江縣,我們走訪袁秀堂老兵,長年多病的他已喪失自理能力,家裡隻有兩件破舊不堪的衣服,沒有水源,沒有廁所,吃水要鄰居幫忙提,糞桶接滿了才有鄰居幫著拿出去。老人用水特別節儉,臉上黑得看不到皮膚。我們為老人接通了水源,修了廁所,添置了家具和衣物,請人為老人煮飯。
走訪中,老兵們回首沙場往事,無怨無悔,談及生活現狀也沒有過多抱怨。老人們的寬厚讓我們感動和感慨,更讓我們堅定了關愛老兵的決心。抗戰老兵年輕時愛國抗日,為國家和民族奉獻了熱血和青春,英雄無言,高山仰止。我們要讓他們堂堂正正,活得有尊嚴。
我們不忍看到拄杖苦望的老兵們離去的腳步越來越快,老兵們等不起!我們呼吁社會各界能給老兵更多關注、關愛,讓老兵們在有生之年得到寬慰,以不負當年他們笑臥沙場的壯舉。讓老兵們知道:國家和人民記得他們,國家和人民感謝他們!
四川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蒲寒(有刪節)
■抗戰面孔
擊落日機第一人30歲犧牲
高志航是第一個擊落日機的中國人,他的生命定格在30歲。
1937年8月14日,淞滬抗戰爆發次日,大批日本海軍遠程轟炸機進襲杭州、南京、南昌等地。高志航任大隊長的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在杭州筧橋機場與日機狹路相逢。高志航率戰友英勇作戰,很快擊落一架敵機。最終日機遭受重創,我方飛機無一損失。
1937年11月,高志航赴蘭州接收蘇聯援華戰機,途中因天氣原因留在周家口待命。當月21日,11架日機襲擊周家口機場。高志航奔向戰機,准備決一死戰,但尚來不及發動飛機就壯烈犧牲,時年30歲。
1942年5月,由於日軍切斷滇緬公路,中美兩國在印度到雲南間開辟出一條從空中轉運戰略物資的航線,航線又被稱為“駝峰航線”。“駝峰航線”共損失飛機468架,犧牲和失蹤飛行員及機組人員1579人。
從1942年到1945年,援助中國的物資有81%是在“駝峰航線”上完成的。
1932年,原國民政府開始在紫金山北麓修建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先后安葬大批航空烈士。1995年,南京市在墓園邊建成“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記錄了自淞滬抗戰至1945年9月間犧牲的中、美、蘇、韓等國3000多名航空烈士的英名及其生平。
101歲飛虎隊員鄉愁濃
台北市林森北路一所普通住宅樓裡,101歲的“飛虎隊”老兵李繼賢用蘇北口音談起自己在“飛虎隊”的服役經歷。
李繼賢是“飛虎隊”中美混合聯隊飛行員,多次執行“駝峰航線”運輸任務。“我們上了飛機,能飛回來就回來,不回來就不回來。”李繼賢感慨道。
1945年4月,李繼賢參加了“湘西會戰”,多次立功受獎。這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我們那天晚上喝了雞尾酒,慶祝勝利。”老人笑著回憶說。
1949年,李繼賢隨部隊前往台灣。那天,他駕機偷偷繞道,在故鄉上空盤旋了40分鐘。“沒曾想,我那一走,便和父親成了永別……”2011年,李繼賢終於返鄉祭祖,他跪在父親墳前淚水長流。
老人最后說:“老兵一天不死,一定還會回去。”據新華社
正義的勝利
昨天,“正義的勝利——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75周年”展覽在國家博物館開幕。國博方面表示,今年是一戰爆發100周年、二戰爆發75周年,中國人民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圖為朱德、周恩來、彭德懷贈給支援西班牙反法西斯斗爭的國際縱隊中國支隊的錦旗。
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張然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