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大爺兒子的護照,拼音為“ZHA”。
查大爺兒子的機票,拼音為“CHA”。
我姓查,我念ch?,為啥都喊我zh?大爺
查大爺希望字典增加姓氏義項,專家:字典不改也可念ch?
按理說,自己姓什麼,這是最沒有疑問的一件事情。可是最近,家住成都龍泉驛區洪河大道的查勝玉大爺找到記者,很苦惱地說:我們家裡,搞不清楚自己姓什麼了。
“我姓查,就我知道的,從我祖祖開始,這個字就念ch?。現在呢,我兒子想讓孫子念zh?,家裡弟兄姊妹有念zh?的,也有念ch?的。”60多歲的查大爺說起自己的姓,一臉無奈。
這種無奈,按查大爺的說法,是字典裡,隻在“zh?”的讀音下標注了“姓氏”的義項引起的。“出去別人都說,查,哦,字典上寫了,作姓的時候念做zh?嘛。所以別人都叫我zh?先生。”查大爺說,遇到需要注音的場合,更是如此。
查大爺舉了個例子,兒子因為工作原因需要出國,辦理的護照上面,姓名一欄就是寫的“ZHA”,兒子的機票登機牌,姓名上的拼音則是“CHA”。查大爺說,“現在因為字的讀音,很混亂。”
一姓兩音兩輩人爭論不休
念ch?:六旬父親隻認傳統
讓查大爺苦惱的,還不是這件事情,而是“一家人兩個姓”。查大爺和兒子出去,別人稱呼他的姓是“ch?”,而稱呼他兒子,則是“zh?”。兒子想給孫子改姓zh?,女兒也說自己姓zh?。這還不算,幾個姊妹中,有兩個說自己姓zh?,沒改姓的兄弟家的孩子也說自己姓zh?。
“說個事情,你說好笑不好笑?今年我大弟弟過生日,家裡擺了好幾桌,可是敬酒的時候,這個說我姓zh?,那個說我姓ch?,客人都在問:“‘你們家到底姓的啥?’好尷尬嘛!”說起今年的事,查大爺一臉尷尬,“說起來真的丟人現眼的,為這個事情,我們家裡面都吵了幾回,我80多歲的老父親都遭氣病了。”
查大爺還記得,上世紀60年代,家族內部還重新排過輩分,當時念的是ch?。念zh?:女兒跟著字典改姓
查大爺說:“平時不需要讀音的場合還好,戶口本、身份証上面,隻要字對就行。但是碰到需要讀音的場合,就尷尬了。”特別是稱呼上,“碰到有人喊我zh?大爺,我都反應不過來是在喊哪個。”
查大爺老家在射洪,后來隨著父親工作變動,一大家人搬到三台,在射洪老家和三台都有族人親戚,本家至少有上百人。“射洪老家的人還是按祖宗習慣念ch?。但是我們三台這家人裡面,有些后人看字典上作姓的隻有zh?,還說是我們祖祖輩輩沒文化,念錯了。”查大爺的女兒就是改姓為zh?了。查大爺說,女兒改姓的理由很簡單:字典上作為姓的查隻有zh?這個讀音,所以我要念zh?。家中其他晚輩改姓,也是類似原因。
關於讀音是從祖先,還是從字典,家人爭論了不知多少次,但是誰也不能說服對方,因此,家裡五六 十 歲 一 輩 的 ,還 按“ch?”念,年輕一點的,都改姓“zh?”了。
老人心願希望字典加義項
求助報社,也是查大爺無奈的選擇:“我找了很多政府部門,也給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寫過信,可是都得不到解決。我給國家語委斷斷續續寄過7次材料。作為這個輩分的老大,不能眼睜睜看著姓被改。”查大爺說,他隻有一個目的:字典在ch?字下面增加一個姓氏的義項,不要被改姓。
查大爺告訴記者,小時候,曾聽爺爺講過,自己家族是清朝時期從湖廣省麻城縣孝感鄉的沙嘴地區遷到四川的,遷過來過后一直叫這個音。為了能在字典上加注“ch?”音的義項,查大爺也做了不少功課。他搜索資料,發現在四川射洪、蓬溪、宜賓等地有同姓之人,貴州遵義、雲南等地區也有查(ch?)姓人聚居。
民俗專家:字典也曾出過錯
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黃尚軍是查大爺求助的教授之一。對於查大爺這件事,浸淫巴蜀民俗研究多年的黃尚軍也很關注。黃尚軍說,或許在有些人看來,讀zh?還是ch?不是大事,字一樣就是。但一方面,姓名權是人很重要的權利,講究“名從主人”。另一方面,姓也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遞了很重要的文化信息。“弄清楚查大爺姓氏的讀音,可能有助於了解四川的姓氏來源和族源。”
根據可以查到的資料,“查”姓的來源有幾種:一是出自姜氏,炎帝后裔,春秋齊國齊頃公兒子被封於“楂”,后代以封邑作為姓氏,成為“楂姓”,后來去掉“木”字邊旁,成為“查姓”﹔二是出自羋姓﹔三是滿族沙拉氏漢化改姓﹔四是其他民族漢化改姓。
黃尚軍說,要解決查大爺的疑問還需要做大量工作:要到查家人老家調查了解,是不是從來就念ch?﹔要了解現在念ch?的查姓人,在全省全國大概有多少人,人數越多,分布越廣,說明誤傳的可能性越小,增加義項也越迫切﹔查文獻,了解查姓的來源。
黃尚軍說,幾年前,射洪有家族姓“諶”,本來應該念sh?n,可是字典注音為ch?n,注錯了。在諶家人的努力下,這個字被糾正過來,字典糾錯很正常。
《新華字典》修訂主持人:
如果世代念ch?那就還是念ch?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程榮,是《新華字典》第11版的修訂主持人之一。程榮解釋,字典最主要的是推廣和教育的功能,“容易搞錯的我們肯定要重點收錄”。以《新華字典》為例,收錄的姓氏參考了袁義達著的《中華姓氏大辭典》和國家語委曾做過的姓氏調查的研究成果。在收錄姓氏時,參考了這幾種原則:兩個以上讀音的多音字,如果不做標注,可能會影響正常使用,例如“薄”,如不收錄,很可能會被誤讀成“b?o”音﹔簡化后的字一樣,但繁體字不一樣,需要標注說明。比如“姜”,姓氏和植物簡化后是一個寫法,如果不說明,可能在反推繁體字的時候就會弄錯﹔普通話和方言的區別,收錄的是轉為普通話以后的讀音,例如“百色起義”的“百色”,方言裡是“b?s?”,但從推廣普通話的角度,還是收錄“bai(三聲)s?”。
而“查”,隻在“zh?”音下面收錄姓氏這個義項,是因為大家一般都把“查”讀作“ch?”,“zh?”這個讀音比較少見,而姓“zh?”的人群在人數和分布上都比較多,如果不做標注,很容易被誤讀。以不容易讀錯的“張”“章”為例,《新華字典》作為小字典,就沒有收錄“姓氏”這個義項。
程榮翻了下教育科學出版社版本的《姓氏大辭典》,在“查”姓裡面,zh?是主音。而在國家語委的調查中,都是念zh?的。至於姓氏的具體念法,程榮解釋,隻要符合普通話讀音還是以“姓從主人”的原則為准。也就是說,如果家裡世代念“ch?”,且並非是方言與普通話的差異問題,就還是念ch?。
至於查先生遇到的實際使用問題,比如在公安部門登記的問題,程榮建議,找語委與公安等相關部門,說清楚不是因為方言的誤讀,就可以解決這個事情。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無法要求字典加義項
查大爺向記者出示了曾寄給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信件復印件,為了核實,記者致電了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辦公室工作人員聽了記者說明的情況后表示,曾收到過這方面的信件,建議找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標准處了解情況。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標准處的工作人員則表示,“現在的情況是‘查’字兩個讀音:ch?和zh?都是存在的,如果說沒這個讀音或者是讀音讀錯了,糾正是我們的工作內容之一。如果需求是在字典中新增義項,這不在我們的工作范圍內。現在各個版本的詞典由各個部門在編,我們沒辦法讓他們加哪個義項,減哪個義項。”該工作人員還說:“我們以前聽得比較多的是‘我這個姓念zh?,念成ch?錯了’。至於你提到的這個說姓該念ch?,而錯念成了zh?的,還是第一次聽說。”延伸閱讀查字咋念 早有疑問
在百度“查姓吧”裡,記者留意到,關於“查”姓究竟是讀zh?,還是讀ch?,早有爭論。2008年1月,一位自稱來自河南的查姓后人發表題為《關於“查”姓的讀音的困惑》:“我是河南人,現居鄭州。籍貫河南禹州。在老家的村落裡,查姓族人約百余口人,系祖上幾大分支后裔。然而,源於何方,從哪裡來,卻無從知曉。在上年紀的族人中,據說有家譜,后下落不明。在我們的姓氏中,‘查’始終讀‘ch?’,上學后,方知‘查’作姓時,念‘zh?’,對此我頗感疑惑,如果讀‘zh?’,為什麼祖祖輩輩這麼多年會一錯再錯?更何況是姓?”
在29條回復帖中,有來自山東泰安、湖北襄樊、河南周口等地的網友說“我和你一樣,念ch?”。
如果ch?姓和zh?姓兩種讀法同時存在,這是否說明,這的確是兩個姓,有不同的來源,只是碰巧用了同一個字而已?
記者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