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戰略部署上“扣扣子”,責任履行上“擔擔子”,任務落實上“釘釘子”

重慶 脫貧攻堅重質量

本報記者  王斌來  崔  佳  蔣雲龍
2018年01月18日08: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冬至過后的重慶山區,寒意已深。大山深處的貧困村卻不像往年一般蕭條。

  2017年秋,數百名來自市區縣的干部進駐了重慶市的深度貧困村,村裡的“熱乎氣兒”越來越高:修路引水、栽樹育苗,山貨賣出去、游客涌進來……新鮮事兒、高興事兒不斷。

  脫貧攻堅,農村大、山區廣的重慶,任務不輕。

  實事求是調目標,集中精力補短板。2017年8月,重慶市委對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深度發力:要求戰略部署上“扣扣子”,責任履行上“擔擔子”,任務落實上“釘釘子”,力爭實現深度貧困鄉鎮高質量脫貧,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在最窮的地方,使最大的力氣

  2017年上半年,陳泓麟剛到巫溪縣中崗鄉(現改名為紅池壩鎮)任副鄉長,壓力大,整宿睡不著覺。“全縣扶貧壓力最大的鄉,也是財力和條件最差的鄉,扶持力度卻沒啥兩樣。”陳泓麟說。

  向深度貧困地區宣戰。2017年8月,重慶精准識別了一批深度貧困鄉鎮、深度貧困村。中崗鄉,就是這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

  陳泓麟們不再愁了,深度貧困鄉鎮迎來了針對性幫扶的重大利好。市領導定點包干深度貧困鄉鎮,區縣領導定點包干深度貧困村,不穩定脫貧不脫鉤。同時,18名副廳級干部作為駐鄉工作隊長,精選88名干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

  楊勛平一直記得2017年9月5日。那天,下著蒙蒙細雨,踩著崎嶇泥濘的土路,市紀委的駐村工作隊抵達了城口縣沿河鄉。作為對口幫扶單位,市紀委抽調了包括他在內的6名干部,有從事財務審計的,有熟悉農村土地政策的,還有學過心理學的。

  “不來不知道,還有這麼窮的地方。”楊勛平說,40度陡坡,巴掌寬的路,一側就是懸崖。城裡人看著直冒汗,當地人得天天走。住在危房裡的老兩口,唯一值錢的家當是盞電燈。3個成年兒子都是殘疾人,年邁的老父母苦苦支撐一個家……一戶戶看下來,幫扶干部們抹了好幾次眼淚。

  邊走訪,邊了解,邊想轍。貧困戶享受啥政策?一一落實﹔致富增收有啥門路?送上門去﹔村裡鄉裡急需啥支持?立刻反饋到市紀委扶貧集團。“我們帶著使命和囑托來,要對這些鄉親負責,給他們找一條致富奔小康的路。”楊勛平說。

  聚焦深度貧困鄉鎮,重慶各區縣選派了近百名駐鄉工作隊員,落實專項資金。夠不上市級深度貧困但也發展困難的鄉鎮,怎麼辦?21個區縣級深度貧困鄉鎮,394個深度貧困村,逐一落實了區縣領導定點包干制度。

  陳泓麟現在更忙了,但睡得香了。“工作壓力雖然更重了,可是看得見脫貧的希望,有了底氣,心情反而輕鬆下來了。”陳泓麟說。

  群眾大會評“真貧”,幫扶脫貧不“跑偏”

  扶貧,識別是第一道難關。識別不准,既用偏了扶貧資金,更寒了困難群眾的心。

  在重慶奉節縣,精准識別通過網格化實現了全覆蓋。

  “摸准民情、找准窮根,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奉節縣扶貧辦主任向城鋼介紹,“開展地毯式摸排,‘三類對象’名單經組、村兩級初審和群眾評議后,提交鄉黨委審核並上報縣扶貧辦復核。”

  奉節縣平安鄉詠梧村第一書記李宗政告訴記者,再次精准識別貧困戶,是進村后的第一個工作重心。“我們兩人一組入戶摸家底,再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開群眾大會,公開‘評比’。不到兩個月開了8場群眾大會,評出了真正的貧困戶。”

  通過逐戶調查和大數據比對,重慶精准識別新致貧返貧對象10.7萬人。對貧困人口,重慶實現了動態監測,建立特殊困難“臨界對象”檔外台賬,及時跟進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

  什麼叫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缺啥補啥!”

  以前扶貧,送羊羔、送果苗,初心可嘉,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一家一戶,缺種養技術,抗風險能力不強,導致發展失敗、再次返貧的“跑偏”教訓並不少見。

  看到眼前青翠的魚梁山、秀麗的梅江河,很難想象這如畫風景中的秀山縣魚梁村曾是“臟亂差”的貧困村。

  “村民舍不得家鄉,卻又因生計被迫外出打工。”該村第一書記鄒波說,“這裡,不缺資源,缺策劃,缺打造。”扶貧工作隊來了之后,把力氣鉚在了旅游產業上。河邊修步道並安裝座椅和路燈,山腳和路旁四季都能賞花,連村民房屋的外牆都做了藝術涂鴉。垂釣比賽搞起來了,寫生基地挂牌了,攝影和登山愛好者一住就是十來天。

  政策給力,貧困戶自己也有干勁。“我把家裡房子騰出3間做客房,去年夏天連住宿帶餐飲掙了3萬多。”以前在外務工的村民鄧建林樂滋滋的。

  不隻脫貧,還要致富,扎扎實實扭住脫貧質量。2017年10月,重慶為18個深度貧困鄉鎮制定了專項脫貧攻堅規劃:有的側重特色旅游,有的規劃茶業園區,有的發力畜牧養殖……腳踏實地邁出去,構建長效產業支撐。

  要增收也要減負,民生紅利惠及更多人

  盧令,奉節人,28歲,因病生活無法自理,父母的全部精力都得用來照顧他。勞動力被失能人員“捆綁”,整個家庭陷入貧困。為此,奉節縣建起了草堂福利院,貧困戶的失能人員免費入住。現在,盧令的父母可以抽身外出務工,月增收7000多元。

  黔江區金溪鎮長春村一歲半的陳夢琪,出生4個月就被確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高昂的治療費用,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感覺“天塌了”。來自重醫附一院的第一書記田杰協調專家來為小夢琪診療,接到主城免費治療。如今,夢琪已經康復出院,她的家庭也因減負獲得新生。

  不幸的家庭千差萬別。面對新情況、新問題,重慶邊分析、邊整改,不斷提升脫貧攻堅實效。如今,深度貧困戶建房補助標准提高了,特殊困難戶“兜底”搬遷﹔貧困大學生生源地貸款額度提高了,學費8000元以下據實報銷﹔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重慶力爭將貧困人口住院個人自付醫療費用控制在10%以內﹔為農戶發展產業幫把手,2017年扶貧小額貸款新增8.22億元……

  脫貧攻堅,在巴渝大地山鄉帶來的巨變,影響的不僅僅是貧困戶。

  特色產業發展、農村環境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打破區域性整體貧困,沒有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的界限,也不局限於一村一鄉。脫貧攻堅統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讓全體群眾感受到扶貧帶來的變化,享受到扶貧帶來的機遇。

  這些變化,基層干部深有感觸:“以前農村院壩會要找人開。現在,不管是貧困戶還是非貧困戶,都要求參加院壩會。扶貧的大小事兒,大家都關心得很嘞!”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18日 10 版)

(責編:初梓瑞、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