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田工:身殘志堅,義務奉獻社會38年

2019年04月12日08:3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這是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體育東路社區的一道感人而又亮麗的風景——

  幾乎每天清晨和傍晚,一位老人拄著拐杖,艱難揮動著掃帚,清掃大街小巷的垃圾。

  附近的居民說,這動人的一幕已經持續了38年,風雨無阻。

  這位老人,就是72歲的三級傷殘退伍軍人、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體育東路社區居民田工。

  田工的父親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曾3次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像父親那樣,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是他打小就有的夢想。

  1968年,田工如願成為解放軍工程兵部隊一名戰士。在部隊期間,田工踏實工作、助人為樂,多次搶救戰友和國家財產。

  1971年4月28日,田工為扑救油罐車火災身負重傷,截去了整條右腿和部分右臀。治療期間,國家為挽救他的生命,採取了封閉鐵路、出動直升機等大量措施,先后安排13次手術,軍民累計義務獻血7000多毫升。康復后,部隊還助他安家。

  這一切,讓田工深受感動。他立下誓言:“我要用拐杖支撐身軀,用信仰支撐人生,爭取做一個殘而不廢、殘而有為的人。”

  康復期間,田工用一條腿支撐著傷殘的身軀,主動幫醫院植樹、掃廁所、辦黑板報,給重傷病員端屎倒尿,給患尿失禁的病人洗褲子。

  回到部隊后,田工當給養員、維修工,還給部隊辦牆報和專欄。

  退伍時,田工拒領了頭五年半的撫恤金,沒有要求安排工作。

  “雖然我身體傷殘,但絕不能成為社會的負擔。”田工常常這樣告誡自己,“我要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1981年,田工退伍回到常德。他給常德市民政局義務幫忙了3年。那時兒子才一歲多,妻子做臨時工。為了集中精力工作,他把孩子送到鄉下。

  1994年至2008年間,田工參加了大型文化工程“中國常德詩牆”修建、維修和續建的鐫刻施工。14年間,他一直義務堅守在工地。作為鐫刻副總監、總監,他親手編排了1262幅書畫碑的版面﹔鉤摹、雕刻了368幅書法碑的膠紙字模﹔記錄和整理了76本(卷)正式的鐫刻、安裝施工資料。如今,常德詩牆榮登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了世界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牆。

  田工主動擔任樓棟清掃員,把義務打掃衛生作為一項日常工作。38年來,僅用壞的掃帚就有數百把。因為下雨下雪地滑,他曾摔斷過拐杖、摔傷過殘腿。

  田工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遠不止這些——

  他幫助鄰近社區孤寡老人王秀蘭10多年。老人去世后,他又拿出積攢的撫恤金,幫助處理老人后事。

  他把所獲的獎金、幫扶金、慰問金及部分撫恤金都捐給比他更困難的人。當他領取“中國常德詩牆建設一等功臣”的獎金后,全部捐給了武陵區慈善總會和殘聯﹔他把榮獲“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所得的獎金,捐出來救治一名急需心臟手術的病人﹔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后,他把省委宣傳部、市委宣傳部給予的獎勵、幫扶金,捐贈給了“田工愛心屋”。自2015年3月4日設立“田工愛心屋”以來,他已為其捐款23萬元。

  他對人民軍隊始終懷著深深的感情。兒子高考時,他鼓勵兒子報考軍校。最終,兒子考取軍校,畢業后,被分配到空軍某部工作。

  田工的事跡在社會上形成廣泛影響,他先后被授予“全國優秀復員退伍軍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號。他被100多家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邀請參加宣講活動。在近300場宣講活動中,他堅持拄拐杖站著講,沒有吃過邀請單位的一頓飯,沒有接受過一次勞務費,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道德楷模的風採。

  “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不在於物質上獲得多少,而在於給自己多留拼搏足跡,為社會作出有益的貢獻,使他人生活得更加美好。”田工說。

  新華社長沙4月11日電

  新華社記者 梅世雄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初梓瑞、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