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要是小悅悅還在, 小學快畢業了

2019年05月10日08:35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陳賢妹。南方日報記者 張迪 攝

  新聞回放

  2011年,在佛山,兩歲“小悅悅”相繼被兩車碾壓,多名路人視而不見,隻有陳賢妹施予援手。陳賢妹的善舉,也讓她成為焦點人物。

  立夏剛過,在清遠陽山縣陽城鎮,敬老院裡的油菜花冒了頭。

  陳賢妹在菜地裡轉了幾圈,用手掐去菜心,不一會兒,手裡就攥了一把。再來回走兩趟,敬老院的午餐,又可以加個菜了。

  如今,八年時間已經過去,陳賢妹的生活也歸於平靜。她在當地政府的安排下,來到了敬老院工作和生活。

  “那件事不講行不行?”

  “那件事不講行不行?”陳賢妹沉默了半晌,嘴張了張又合上了。

  現在,有人跟她提到八年前的事情,陳賢妹多數選擇拒絕回答。

  陳賢妹今年66歲,是清遠陽山縣人。出名之后的陳賢妹,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打破。大批媒體的訪問,各類活動的邀請,讓陳賢妹有些力不從心,為了不受打擾,她索性躲回了陽山縣老家。

  “我把以前的電話號碼都換了,不想別人找到我。”在敬老院的陳賢妹從兜裡掏出一部紅色的翻蓋手機,手機的背面用透明膠布貼著一張紙條,“這是我的電話號碼。”她說,因為號碼更換的頻繁,陳賢妹自己有時候也記不住。

  面對贊譽,陳賢妹時常說,當時做的只是一件平凡事,“不要宣傳我了,當時路過應該幫一把的。”

  其實,陳賢妹“躲”起來,還有另一個心結。“‘小悅悅’都不在了,這是別人的傷心事,就不要再提了。”陳賢妹覺得,當年自己雖然扶起了“小悅悅”,但是孩子並沒有救活,總提這個事情,感覺是在別人傷口上撒鹽。

  “‘小悅悅’的爸媽前些年給我打過電話,問候過我。”陳賢妹說,因為自己頻繁換電話號碼,這幾年也斷了和“小悅悅”爸媽的聯系,只是輾轉從一些記者口中得知他們的消息,希望他們能慢慢好起來。

  “想起來都心疼。”陳賢妹有時候也會想起“小悅悅”,她說,當時自己的小孫子四歲多,和“小悅悅”差不多年紀,現在小孫子都上小學了。她抬手比了比,“要是‘悅悅’還在,小學快畢業了……”

  拒絕了很多商業活動

  早上8時,在清遠市陽山縣陽城鎮敬老院,吃過早餐的陳賢妹,拿起掃帚開始掃院子裡的落葉。

  敬老院的院子不大,陳賢妹個把鐘就掃完了。她是個閑不住的人,得把敬老院外面的街道打掃完,才肯閑下來。

  因為孩子在外打工,2017年,陳賢妹回到了老家陽山縣。當地政府知道后,把她安排到敬老院工作和生活,每月給她發一定的補貼。

  “我是2017年9月29日來的,舊歷八月初十。”陳賢妹說,之所以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來敬老院的第二天,就趕上了她的生日,工作人員和敬老院的老人一起給她過了個生日,“還有一個大蛋糕!”

  來敬老院之前,陳賢妹的生活並不穩定。“當時我們在做普查,發現陳賢妹還在外面打零工,每個月工資就一千多元。”當地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

  “小悅悅”事件之后,陳賢妹拒絕了很多商業活動,靠自己的能力打工賺錢。“兒女們生活也都不富裕,自己能出去做事,就盡量出去干點活。”

  隨著年齡的增長,陳賢妹也越發覺得做起事來力不從心。“年紀大了,做保姆,別人也不願意請了。”陳賢妹說,上了年紀,有時候飯吃涼了,胃又不舒服,眼神也不好,體力大不如從前,因此,找她干活的人也越來越少。

  就在她為生計發愁的時候,村裡的干部給她打來了電話。“他們說安排我去老家的敬老院,每個月還有補貼,帶我先去看看。”陳賢妹尋思,還是去看一看,一到敬老院,看到裡面有菜園,還給她提供了一個房間,陳賢妹爽快地答應了。

  “媽在這裡,我們也很放心。”陳賢妹的兒媳說。

  “今年過年回老家,之前的中介還問我要不要出去打工,我說不用,我不出去了。”陳賢妹沖記者笑了笑,端起手裡的熱茶抿了兩口。

  在陳賢妹看來,敬老院的生活平靜且滿足。“有人做飯,有人值班,我在這就跟‘退休’一樣。”陳賢妹說。

  晚年得到了不少照顧

  “小悅悅”的事情,盡管陳賢妹不願過多提起,但仍有很多人忘不了她的善舉。

  “他們會問我‘你就是那個陳賢妹吧’。”現在陳賢妹走在老家的街上,還有人會認出她。有一次她在老家的茶樓給母親過生日,茶樓的老板認出了她,主動給她的母親送了一個生日蛋糕,“我母親覺得很開心”。

  不僅不少人記得陳賢妹,在她有困難的時候也會向她伸出援手。兩年前,陳賢妹生病做手術,私立醫院的醫生認出了她,了解到陳賢妹的生活並不富裕,給她減免了醫藥費。

  “我當時誰也沒講,怕給人添麻煩。但沒想到人家就是不收我的錢。”

  陳賢妹說,當時入院已經交了五千塊押金,沒想到手術完,醫院知道了她是陳賢妹,不僅手術費沒收,押金也退給了她。

  盡管現在受到不少照顧,但在敬老院院長錢揚桂看來,閑不住和節儉是陳賢妹改不了的個性。

  在陳賢妹的衣櫃裡,有不少衣服都是新的,套著塑料包裝袋,被陳賢妹收拾的整整齊齊。這些是近兩年敬老院發的慰問品,但陳賢妹說,身上的衣服還好好的,干嘛要穿新的。

  在敬老院,吃不完的晚飯陳賢妹也從不舍得倒掉,“晚上泡點熱水,就是粥了,可以做宵夜。”

  “我有時候會勸她,不要那麼省,但她也不聽。”錢揚桂說,不僅對於陳賢妹的節儉她沒轍,剛來的時候,陳婆的“勤勞”還鬧過笑話。

  敬老院面向的多是鎮上超過六十歲的“五保戶”,“有的老人,六十多歲,身體也很硬朗,陳婆剛來的時候還叫他們干活,她覺得‘有得做才有得吃’。”錢揚桂哭笑不得,反復跟她解釋,陳賢妹才明白過來。

  陳賢妹經常對孫子說,要做一個好人。陳賢妹相信,好人會有好報。

  南方日報記者 李業珅

(責編:初梓瑞、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