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安徽:精准選派駐村干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王希文
2019年08月21日08:45 | 來源:慈善公益報
小字號
原標題:=

  =安徽是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40多年前發生在鳳陽小崗村的“大包干”,開啟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先河。新中國成立70年來,安徽省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的歷史性變革。如今,智能家電、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先進制造挺起了安徽工業的脊梁。安徽同時也是脫貧攻堅任務比較重的省份之一,近年來在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確保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實施幫扶舉措 選派駐村干部

  安徽省自2014年實行建檔立卡工作以來,共有441.6萬貧困人口脫貧、2936個貧困村出列、22個貧困縣摘帽,貧困發生率從9.1%降至0.93%。安徽省每年新增財力的8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去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國第三位、第四位。

  要實現農民貧困戶脫貧,安徽省開創了“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措施(組織園區帶動、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帶動、能人大戶帶動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努力實現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

  在抓好產業扶貧的同時,針對農村偏遠地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滯后的問題,加快實施了農村路網、電網、通信、水利等改造升級,使貧困地區發展條件顯著改善。安徽省還完成了7.2萬公裡的農村道路暢通工程,真正實現了道路“村村通”。當地村民告訴記者:車可以開到家門口了,下雨天不用穿膠鞋了。

  殘疾、老年人及患慢性病的貧困戶,如何讓他們如期脫貧?安徽全省因病致殘的貧困人口達到貧困人口的57.1%,大別山地區的比例更高達64%。根據實際情況,安徽省出台了“351”和“180”健康扶貧政策。“351”就是按照醫保補償后,貧困人口在省內縣級、市級、省級醫療機構就診的,個人年度負擔不超過3000元、5000元和10000元﹔“180”就是貧困戶中的慢性病患者1個年度內門診醫藥費用,經“351”兜底補償后,剩余的合規費用由補充醫保再報銷80%,另外20%自費,這項措施深受貧困群眾擁護。

  2017年4月,為進一步提高扶貧干部選派的精准性,全省對未出列的貧困村一次性增派了3846名優秀黨員干部駐村幫扶,每個貧困村基本上都有一名副縣級以上的黨員干部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扶貧工作隊長。

  安徽省精准選派的扶貧干部,舍小家、為大家,全身心駐村幫扶,涌現出了一大批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先進典型,扶貧干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最大的愛就是愛人民,最深的情就是家國情。

  《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到,安徽亳州市利辛縣朱集村第一書記劉雙燕,連續7年擔任3任扶貧隊長,每走到一處就幫扶當地的貧困村直至脫貧。劉雙燕在駐村期間經歷了母親和丈夫離世的家庭變故,但她依然忍著巨大悲痛奮戰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第一線。還有宿州埇橋區路湖村的幫扶干部曾翙翔,2018年在村裡排查暴雨險情時,不幸發生意外,把年僅29歲的生命定格在扶貧路上。

  攻堅重點區域 落實核心指標

  大別山革命老區集山區、庫區、行蓄洪區於一身,貧困人口一度佔到安徽全省的40%。安徽省堅持把大別山革命老區作為重中之重,明確提出“不能忘了老區,不能忘了老區精神,不能忘了老區人民”的“三不忘”要求,堅持專項支持,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量部分,有一半以上用於貧困革命老區,確保老區群眾與全省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在全省上下積極努力下,大別山革命老區貧困人口從2015年底的104.4萬人減少到2018年底的17.6萬人,以金寨縣大灣村為代表的一大批貧困村脫貧出列。

  同全國一樣,現在安徽省貧困人口“兩不愁”已基本解決,“三保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據調查發現,安徽少數地方義務教育辦學條件還有待改善,醫療方面特別是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個別地方還存在困難,住房安全個別地方還未得到徹底解決。

  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下一步,安徽省將把重點放在解決“三保障”上,加大財政投入,今年以來已投入資金140.5億元。據今年年初調查摸底數據顯示,全省還有100多個村沒有村醫,老百姓看病不是很方便,為此,安徽省啟動了“百醫駐村”行動,從省市縣三級醫院選派醫生到村醫空白村駐村幫扶。7月初,從省屬醫院選派的第一批共50名醫生已經到村到崗開展工作,為農民看病,很受老百姓歡迎。

(責編:初梓瑞、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