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陳華銘:助聽障者走出無聲世界

2019年11月01日08:2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陳華銘參加第十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火炬傳遞。受訪者供圖

  最好的助聽器也無法讓陳華銘聽見聲響。

  他說話聲音很大。從別人的眼神裡,他知道自己的吐字不夠清楚,但他還是願意一次次大聲說出心聲——我們這些人,渴望被“聽見”。

  他經歷過“兩個世界”的穿越。9歲那年意外失聰,耳邊所有的聲音忽然消失,他被拋入寂靜世界。

  20多年來,陳華銘眼見著殘疾人的教育和康復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有機會上大學的殘疾人越來越多,無障礙設施日益普及,“國家確實下了大功夫”,然而一個讓人遺憾的現實是,人們對這個無聲群體的了解依舊不足。

  陳華銘是天津聾人協會主席、中國聾協手語委副主任,他不斷在各種場合、利用各種渠道,向外界傳遞聾人的需求和難處,並提出合理化建議。他一直致力於推倒橫在“兩個世界”之間那道看不見的牆,幫助這群特殊的年輕人在快速發展的中國,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

  無法與外界溝通,是聽障者面臨最大的障礙。

  目前全國有2780萬名聽障者,僅天津就有將近14萬人。陳華銘說,並不是每個聾人通過戴助聽器、做電子耳蝸、進行康復訓練就能夠獲得與普通人溝通的能力,“相當一部分聾人隻能靠手語表達自己的想法”。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聾人,但能為他們服務的手語翻譯卻非常稀缺,這使得很多人失去了與外界溝通的橋梁,被困在無聲世界裡。

  陳華銘清楚那種痛苦。那時,他還只是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一天早上一覺醒來驚恐地發現自己聽不見了。這個聰明好學的男孩變得無所適從。失去聽力后的第一次數學考試,他考了全班倒數第一。他抱著卷子痛哭,“當時覺得世界不只是無聲的,而且是黑暗的,無比的孤獨和無助!”

  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陳華銘硬是靠自學和抄同學筆記一路讀到高中,考入了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成為第一位獲得天津市理工科優秀獎學金的聾人,並在人民大會堂捧回了中殘聯頒發的“德敏”成才獎。大專畢業后,由於學習成績優異,他被推薦到普通班級專接本學習,成為全國第一批參加高校全納本科教育的聾人。

  他學會了手語,也開始真正了解聾人群體,更深刻地體會到,聾人要想融入社會面臨著諸多難題。

  1997年大學畢業后,他曾像所有大學生一樣去跑人才市場,得到的卻是一次次的冷眼和拒絕。很多招聘人員根本不看他的學歷和技能,一上來就問:“我說話你能聽懂嗎?能和我們溝通嗎?”最終,大部分單位都拒絕了他。踏入社會的第一步,是陳華銘人生中感到最無奈的時刻,仿佛整個世界與他隔著一堵牆,牆那邊的人,對他視而不見。

  憑著自己對計算機技術的鑽研,他先后找過4份工作,也遭遇過不平等對待的經歷,最終他成為天津開發區管委會電子政務科的技術人員。

  然而更多的聾人並沒有他這麼幸運,很多人隻能從事體力勞動,即使這樣,遇到黑心老板,拿到的薪水還會比普通員工少。

  自身的經歷讓陳華銘明白,殘疾人更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否則將會被時代拋得更遠。手語翻譯奇缺加大了聾人融入社會、追趕時代的鴻溝。特別是進入職場以后,“再培訓、再學習變得很困難”。

  就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因此處處受阻,“聾人看病,如果沒有翻譯,隻能用手寫文字與大夫交流。”陳華銘說,這樣的交流其實非常難,大夫往往忙得焦頭爛額,沒時間、沒精力花那麼長時間與他們溝通,因此,被誤診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為了讓更多人接觸、了解手語,並對其感興趣,陳華銘把手語作為一門課程帶進了大學課堂,他自己成了這門課的主講教師。每周五的晚上,天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小會議室裡都會爆滿,甚至連走廊上都站著前來聽課的學生。

  這是一個特殊的課堂,講台上的老師聽不見大家說話,隻能通過手勢與大家交流,但台上台下卻都非常投入。

  在那之前,陳華銘去杭州參加了一次全國手語論壇,他受到啟發萌發了在天津的大學裡開設手語課的想法。

  他抱著試一試的念頭,找到了天津師范大學。沒想到學校欣然同意了,並將這門課定為選修課,名字就是《中國手語翻譯基礎》,每次課兩個半小時。陳華銘利用一切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從編寫教學大綱開始,整理教材、認真備課。因為沒有先例,他隻能在網上找、書上查,搜集和整理各種手語信息和相關知識,梳理出一整套手語教學的方法。

  按照學校規定,如果報名人數不滿一定數量是不能開課的,起初陳華銘還有點擔心。沒想到,很短時間內報名人數就達100多人。陳華銘知道自己有聽力障礙,發音也並不太清楚,他盡可能地配合手語,制作豐富的幻燈片輔助講課。一些同學有問題就給他遞上小紙條,他再想辦法解答。很快,陳華銘注意到,他的課堂吸引了很多沒選上課的學生也跑來聽課,這讓他很受感動,也甘願付出更多努力地去搭建聾人與世界溝通的橋梁。此后,他先后在清華、北大、南開舉辦手語講座,推動天津20多所高校共建“天津手語聯盟”,連續舉辦7屆天津高校手語大賽,普及手語開展助聾服務。

  在我國,手語也像方言一樣,有很大的地域差異。目前,我國已經出台了手語的國家標准,他期待盡快出台國家手語水平等級考試和手語翻譯技能等級考試,並編制相關培訓教材,“盡快實現手語翻譯職業化,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為聾人朋友創造平等參與社會的無障礙環境”。

  去年以來,國家教育部、國家語委、國家廣電總局、中國殘聯等單位號召全國各地開展《國家通用手語》普及工作。借著2019年天津市承辦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的契機,陳華銘和天津市殘疾人聯合會、天津聾人協會的工作人員一起,組織聾人和手語研究者及專家,根據國家通用手語,制定了各個窗口行業的常用手語100句,並向全社會推廣。

  在他組織的“指尖傳情,點亮人生”的一次推廣活動上,陳華銘坐在台下,看著來自天津市火車站、天津市公交8路、天津地鐵、天津博物館以及高校的工作人員,以手語歌、話劇、小品等多種形式向觀眾展示各行業的服務聾人的辦法。

  中國民航大學的情景劇《無聲的歌者》,講述了一位聾啞旅客從一開始由於溝通不便導致誤機,到后來民航界普及手語后給他帶來的出行便利的故事。事實上,正因為“陳華銘們”的不斷推動,民航界從不懂手語,到現在各個大學專設手語課程,讓聾人旅客朋友得以享受到更好的出行服務,並感受到各界對關愛殘疾人事業的大力支持。

  這一幕陳華銘特別激動,他說,自己的目標是在天津試行后,推向全國,推動全國的窗口服務行業普及通用手語,提升和規范助殘服務,“手語好比一盞燈,點亮殘疾人的人生,給他們帶來溫暖”。

  聾人群體之間其實也有很大的差異,有的是先天失聰,有的是后天因為生病等原因喪失聽力,有的可能還伴隨智力殘疾等其他病症。口語能力不同、思維方式不同都會影響他們融入社會的程度。因此,與他們的交流不僅要耐心,更要先了解每個人的實際狀況。

  先天失聰的孩子,思維方式跟普通人天生是不一樣的。原因大概在於,手語本身的語言邏輯與中文表述是不同的,“可以說,手語是他們的母語,而文字是他們的外語”。

  事實上,聾人日常的表現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樣自卑又自閉,大多時候他們表現出的自信和樂觀也讓人難以想象,“我想他們需要的不僅是更多的幫助,還有真正的理解”。

  陳華銘認為,隨著全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注越來越多,“現在對殘疾人的歧視真的越來越少,很多問題的出現還是因為缺乏了解,我們需要真正的理解和包容”。

  “關注特殊生命的發展問題,我們還有太多事情要去做。”他認為,特別是在殘疾青年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獲得發展的問題上,更需要有人來努力推動。

  聾人群體是一個多元群體,聽力喪失程度不同、口語能力不同、思維方式不同都會影響他們融入社會的程度。事實上,聾人融入社會的問題,從他們出生或者失去聽力的那一刻便開始了。在中國有95%的聾兒的父母是健全人,他們面對失去聽力的孩子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溝通,“有的家長需要好幾年才能度過‘尷尬期’,等他們能夠正視孩子的問題,已經錯失了孩子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期”。

  10多年來,陳華銘把自己所有的業余時間都投入到了為殘疾人朋友服務中。他促成了天津移動短信息愛心卡,推動了天津聾人駕駛機動車輛,幫助市政府、市殘聯做好殘疾人電動三輪摩托整治工作以及聾人家庭閃光可視門鈴安裝等工作。

  陳華銘常常與聾人學校的教師一次次走出校園,與企業深度交流,致力於幫助學生真正搭建能夠融入外界的通道。他和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共同舉辦聾人創業訓練營,和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共同推動聾人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

  陳華銘認為,近年來政府已經給予這些特殊人群很多關注,“下一步,希望能推動政府、企業和學校形成合力,好比三個齒輪,不斷咬合才能共同前進”。

  聽力損失嚴重的人要想學說話,真的太難了,陳華銘說:“因為你不知道聲音的樣子,自己靠感覺去發音,而且沒反饋,不知道自己是否發音准確,需要有人不停幫你糾正,這太難了。”

  他也期待在科技發展過程中,能產生出遠程視頻手語翻譯服務,但手語依舊難以被替代,因為手語對聾人而言是認識世界的方式,“是他們心中的眼睛”。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胡春艷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初梓瑞、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