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國家補貼將逐步取消,上網價格看齊煤電

風電 平價時代近了(小康路上綠色力量)

本報記者  丁怡婷
2020年04月30日08: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截至去年底,我國風電累計並網裝機容量突破2.1億千瓦,穩居世界首位。新核准的風電項目逐步將不再享受國家補貼,與傳統燃煤標杆上網電價持平。風電平價上網進展如何?沒有國家補貼之后,風電行業能否平穩有序地發展?

  

  甘肅玉門,一座座白色風機在山坡上拔地而起,巨大的葉片緩緩轉動,將綠色電力送往千家萬戶。這裡,坐落著我國首個並網發電的平價風電示范項目——中核黑崖子50兆瓦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

  “去年8月,玉門全場風機並網,上網電價和當地燃煤標杆電價一樣,0.3078元/千瓦時。”中核匯能西北分公司負責人張振文介紹,項目年可發電量約1.52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超5.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

  風電平價上網,簡單來說,是風電上網電價與傳統燃煤標杆上網電價持平,不需要國家補貼。今年起,煤電實行“基准價+上下浮動”機制,風電的平價上網電價暫與當地煤電的基准價看齊。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文件,自2021年1月1日開始,新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自2020年起,新增海上風電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由地方按照實際情況予以支持,按規定完成核准(備案)並於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機組完成並網的存量海上風力發電項目,按相應價格政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

  2019年棄風電量、棄風率雙降,提升風電企業平價上網積極性

  推進風電平價上網,是國家能源戰略的既定目標。自2017年起,國家能源局陸續組織開展多批次風電平價上網項目建設,近年來累計安排平價上網風電項目規模1121.7萬千瓦,相當於三峽大壩總裝機容量的一半。 

  “新增陸上風電2021年起全面實行平價,基本符合行業預期。過去10年,我國陸上風電度電成本下降了40%,除去非技術成本,大部分地區尤其是新建風電陸上項目不再需要補貼。風資源好的地區,有些地方甚至比煤電還低0.1元/千瓦時。”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岩說。

  近年來,我國風電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推動技術不斷提升,成本持續下降。

  截至去年底,我國累計並網裝機容量突破2.1億千瓦,穩居世界首位。風電技術水平也在大幅提升:機組單機容量不斷增大﹔風輪直徑從20米擴大到180米﹔葉尖高度從最初的33米左右到如今的234米……

  “這些技術進步,有效增強了風電機組的捕風性能與可靠性,也使得風電成本穩步下降。”秦海岩介紹。數據顯示,2005—2018年,我國陸上風電場的初始投資建設成本下降49%,運維成本下降5%—10%,風電發電效率提高20%—30%。海上風電項目的造價也快速下降,降幅超30%。

  補貼資金缺口持續增加,減少補貼依賴有利於行業長遠發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建陸上風電平均度電補貼強度,已由最高時的每千瓦時0.25元下降至每千瓦時0.06元(按2019年指導價測算)。

  “消納可以說是平價上網的大前提。如果出現棄電限電,會直接減少項目受益,影響企業平價上網的信心。”張振文認為。2019年,全國平均棄風率為4%,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繼續實現棄風電量和棄風率雙降,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風電企業平價上網的積極性。

  平價上網,是風電等清潔能源走向主流能源的關鍵一步

  “從能源發展歷史看,任何一種新能源要成為主流能源,經濟性是必備因素。”在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看來,平價上網是風電等清潔能源走向主流能源的關鍵一步,當前已具備了技術性、經濟性的基礎條件。然而,風電平價上網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制定關於建立健全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將從完善清潔能源發展機制、健全電力市場機制、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創新消納模式、構建閉環監管體系等方面提出相關要求,明確具體措施。

  “嚴格控制非技術性成本是未來降低風電成本的重要舉措,地方政府規范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相關稅費政策,以及電網企業完善的並網服務是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我們已經要求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加大與相關部門的協調,推動降低非技術成本。另外,需加快構建綠色能源金融體系,切實降低風電項目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有關負責人說。

  全額保障性收納仍需進一步落實。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2019年印發的《關於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對風電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項目,提出保障優先發電和全額保障性收購、執行固定電價收購政策等支持措施。但有企業反映,一些地方並未嚴格落實國家規定,且存在低於國家有關政策明確的電價水平收購的情況。

  我國風電行業仍存在不少降本增效空間

  數據顯示,我國中東南部19省份的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10億千瓦,目前僅開發11%。“新建風電、光伏在全球大約2/3的國家或地區已成為最便宜的電源。”秦海岩認為,我國風電行業仍存在不少降本增效的空間。

  風電上網補貼最后節點即將到來,去年以來,一些已核准未建設的存量項目為盡最大可能爭取享受國家補貼,出現“搶設備訂單”的現象。有人擔心,是否會出現產能過剩,導致行業無序發展?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回應稱,目前大部分存量項目已完成設備訂貨,需求開始回落,風機整機價格已開始趨穩,設備制造企業還沒有大幅擴張產能的苗頭,“風電並網規模是以落實消納為條件,與消納能力相匹配,不會造成風電項目產能過剩。我們也將對各地開發建設情況加強監督。”

  進入平價時代后,風電行業將面臨充分的市場競爭,對投資商、設備商等相關企業而言可能意味著利潤率的降低。不少企業認為,風電行業要可持續發展,關鍵還是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尤其需要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從而實現健康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30日 14 版)
(責編:李楠樺、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