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世衛組織警告新冠肺炎疫情處於“新的危險階段”

全球應准備好打防疫持久戰(環球熱點)

本報記者 嚴 瑜
2020年06月28日09: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為近日,在巴西聖保羅市孔戈尼亞斯機場,工作人員正在消毒作業。
  拉赫爾·帕特拉索攝(新華社發)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數月之后,全球大部分國家依然深受其擾。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正在加速,世界正處於一個新的危險階段。盡管各國都渴望盡快將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拉回正軌,但面對仍在快速傳播的致命病毒,世衛組織發出呼吁:所有國家和人民還需保持高度警惕。

  

  全球呈加速傳播態勢

  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持續刷新,已破900萬。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個人口眾多的國家蔓延,導致全球新增病例增加,入院人數和死亡人數也在增加,新冠病毒已在全球層面穩固傳播。數據顯示,目前疫情最嚴重的美國、巴西、印度、南非等國仍處於新增病例暴增的狀態。其中,美洲成為全球疫情的重災區。

  在美國,隨著各地經濟重啟和鬆綁疫情限制令,疫情出現反彈。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近日刊文稱,美國很可能進入一個貫穿整個夏季的新冠肺炎病例“緩慢發作”時期。專家預計,隨著天氣變冷,加上流感季帶來的疊加破壞,病毒感染病例數量將出現新的激增,今年秋冬可能存在更大風險。

  拉美地區疫情持續加劇。病例數已破百萬的巴西,情況尤為嚴重。目前,該國累計確診病例數和累計死亡病例數均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相比其它地區,拉美國家疫情的暴發時間滯后,尚未到達高峰,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長袁東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歐洲疫情防控形勢總體繼續向好,但仍有聚集性感染事件不時發生。近日,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北威州)滕尼斯公司肉類加工廠暴發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已致上千人確診。北威州於6月23日宣布,對該廠所在的居特斯洛縣和相鄰的瓦倫多夫縣實施“封城”措施。幾乎同時,葡萄牙總理宣布,由於疫情反彈,裡斯本大區將重新建立防控措施。

  警鐘也在亞洲響起。韓聯社報道稱,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本部長鄭銀敬日前表示,韓國首都圈新冠肺炎疫情在經歷2月至4月的第一次流行后,從5月至今正在面臨第二波流行,並呼吁當地民眾做好長期抗疫准備。

  為防止疫情再次抬頭,韓國、澳大利亞等亞太多國已相繼採取防控措施。

  此外,南亞、中東、非洲等地區的疫情防控壓力始終居高不下。“近期,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以及非洲多國的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增長很快。由於發展中國家整體公共衛生體系比較脆弱,經濟社會條件相對落后,疫情在這些國家可能會持續造成更大、更長期的挑戰。”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王磊向本報記者分析稱。

  防疫面臨多重困難

  “新冠病毒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冠狀病毒,傳染性強、危害性大,病毒非常狡猾,人類對其認識仍然不足。疫情造成了人類近百年以來面臨的最大的一場公共衛生危機,應對難度前所未有。”王磊指出,疫情在全球呈現出波浪式擴散的特性,這增加了不同國家和地區採取協調一致防控措施的難度。尤其是隨著南北半球氣候的周期性變化,疫情可能會在南北半球震蕩式反復,並在部分國家出現第二次暴發。

  袁東振也認為,在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疫情沒有得到完全控制,都有可能給其他國家和地區造成隱患和威脅。

  近來,隨著部分地區疫情出現緩和,不少國家相繼宣布重啟經濟、放寬疫情防控措施。如何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之間找到平衡,成為各國普遍急需解決的問題。

  美聯社指出,在各國經歷數月的封鎖之后,各地開始分階段重新開放。“困守室內數周的人們開始成群結隊地冒險外出,而且往往沒有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或穿戴防護裝備。”

  譚德塞近日表示,許多人對待在家裡已經感到厭倦,各國則都渴望重振本國的社會和經濟,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新冠病毒仍在快速傳播,且是致命的,大多數人仍然處於易感狀態。

  “疫情暴發至今已近半年,各國民眾身心都非常疲憊。隨著警惕性下降,各種防控措施可能有所弱化,這給疫情防控造成了新的風險。此外,隨著面臨的經濟增長壓力日益加大,各國紛紛放鬆疫情防控措施,人員和物資流動日益加速,給疫情擴散提供了可能。”王磊指出,疫情還有可能對其他領域造成更多外溢性影響。“疫情遲遲難以被有效控制,惡化了全球和各國經濟增長的環境,致使多國本已存在的經濟社會問題更易集中爆發,這又反過來加大了防疫難度。”

  專家還指出,部分國家在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依舊推行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將疫情政治化、標簽化,甚至試圖退出世衛組織,給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造成嚴重破壞,毒化了國際社會攜手應對疫情的良好氛圍,給全球團結抗疫造成巨大困擾。

  英國倫敦大學教授布倫丹·雷恩表示,人們需要秉持嚴謹的科學態度來全面了解新冠病毒,需要具有應對疫情的責任感,將病毒政治化、標簽化對戰勝疫情沒有任何幫助。

  還未到鬆口氣的時候

  譚德塞近日表示,目前最大的危險不是新冠病毒本身,而是國際社會缺乏團結和領導力,這使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動面臨巨大挑戰。為此,他呼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團結應對疫情。

  “自疫情暴發以來,以世衛組織為代表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發揮積極作用,協調各國疫情防控工作,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持。雖然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是人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逐步加深,積累了較為有效的診療和防控經驗。目前,多國都在加快研發有效藥物和疫苗的進程,並取得了明顯進展。”王磊認為,面對新冠病毒已在全球層面穩固傳播的新階段,國際社會還沒到可以歇一歇、鬆口氣的時候。應對疫情是一場拉鋸戰,國際社會應當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建立有效的應對疫情統一戰線。

  “疫情不是一國之事,而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如果沒有國際合作,光憑一個國家單打獨斗,肯定不能取得理想的抗疫成果。”袁東振指出,發揮世衛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引導作用,各國在物資援助、經驗分享、醫療科研人員交流等多層次展開深入合作,仍是國際社會應對疫情的正確方向。

  疫情的持續發展凸顯出新冠疫苗研發的緊迫性以及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數據,截至6月18日,全球已有13個新冠疫苗處於臨床階段,128個疫苗在臨床前研究階段。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者戴維·皮林評論稱,大多數疫苗都是國際合作的產物,“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太可能獨佔新冠疫苗”。

  “加快研發有效的治療藥物和疫苗是國際抗疫合作的重中之重。國際社會應共同維護世衛組織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共享疫情信息和疫苗及藥物研發信息,加快有效藥物和疫苗研發的進度。”王磊認為,各國還應著眼“后疫情時代”,從根本上加強全球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同時加大在全球經濟治理領域的政策協調力度。

  “疫情已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了巨大破壞,超出了公共衛生的專業范疇。各國隻有加大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力度,充分發揮二十國集團等全球經濟治理平台的有效作用,才能減少全球經濟震蕩,為國際社會抗疫提供充足的財力和技術支撐,打贏疫情防控的持久戰。”王磊說。

(責編:王仁宏、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