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公益滚动

马蔚华:募款像拉存款花钱好比放贷

2014年03月24日09:14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马蔚华:募款像拉存款花钱好比放贷

对话人物:马蔚华

对话人物:马蔚华

  马蔚华,招商银行原行长,2013年5月卸任。2011年1月,成为壹基金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其间担任壹基金预算委员会主席。2014年2月,担任壹基金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刚刚出任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的马蔚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我国公益慈善基金管理制度引入信托机制的提案》。

  马蔚华,招商银行原行长,带领招商银行改革创新,被媒体评为“时代的搅局者”。此次跨界进入公益领域,他即提出以现代化企业制度引领公益组织发展创新。

  公益组织现代企业化管理

  我认为管理一个企业还是挺有经验,如果按照这个方向管基金会应该挺有意义。

  京华时报:从招行隐退以后,你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开展其他工作,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壹基金?

  马蔚华:其实犹豫了近半年,对我来说,在这个领域我不太懂,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上任前,还特意去看了台湾的慈济基金会,我也问过很多人对我去做公益的看法,他们都说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后来我谢绝了很多朋友关于经营上面的事情,我觉得应该聚焦一点,坚定一点。

  京华时报:是什么让你觉得有信心了?

  马蔚华:担任理事长之前,我去了理事会的秘书处,我当时就觉得那里办公条件太差,那么多工作人员拥挤在一起,但他们非常值得敬爱,其中很多人在国际组织工作过,还有很多元老级的员工,非常专业也非常敬业,这其实给了我很多鼓励。

  再有我了解了下,美国基金会的管理办法,他们是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公益组织,我认为我管理一个企业还是挺有经验,如果按照这个方向管基金会应该挺有意义。

  京华时报记者:这是意味着壹基金要“招行化”吗?

  马蔚华:不是招行化,是采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比如现在基金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秘书长就相当于CEO,这即是理事会管理下的CEO负责制,大的事情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闭会的时候就由秘书长执行理事会授意的决定,进而推动秘书处的工作。

  京华时报:在壹基金推行这样的改革有困难吗?

  马蔚华:壹基金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京华时报:执掌壹基金后最先做的是什么?

  马蔚华:重新研究制定壹基金的战略方向,最终确定壹基金要聚焦在灾害救助领域。

  京华时报:这是理事会“一言堂”最终决定的吗?

  马蔚华:不是,当时我跟基金会的秘书长及员工们说,制定战略不是理事会和秘书长写或看就行,要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制定战略的过程是把壹基金的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员工共同参与,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一个战略的形成需要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几上几下,这样大家集思广益,反复讨论,越讨论越明确,这样这个战略执行起来,才更有基础。

  京华时报:在救灾方面有什么新的构想?

  马蔚华:我们在筹建救灾联盟,民间公益组织仍然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需要他们在发现灾情以后定位并确定灾情情况,我们需要盟友们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为灾区供水供粮,包括运输航空的盟友,他们可以在灾害发生后从全国各地奔赴灾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救援。

  公益网络化筹款有空间

  救灾其实不是一天能做成的,所以就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让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都能有机会奉献爱心。

  京华时报:为什么做这样的战略调整?

  马蔚华:其实还是基于我们尽我所能、人人公益的目标和愿景。

  中国的公益通常都是在大灾大难的时候唤起社会对灾区、弱者的同情和支持,在这个时候,中国奋起的表现确实让人感动,等到热潮过去,一切都恢复平静,这其实才是灾区最不好过的时候,救灾的事情其实不是一天就能做成的,所以我们就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让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都能有机会,随时随地尽我所能,奉献自己的公益爱心,这个才是我认为最重要的。

  京华时报:怎么实现这个愿景?

  马蔚华:用现代的互联网手段增加网上的公益力度,网上公益未来有很广阔的想象空间,并且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其实壹基金已经开始做了,比如在支付宝中自愿捐款,我们将来也可以扩大到微信捐款等,这种事情可以无限延伸,凡是能够接触到老百姓都可以设计这样的模式,这样每个人随时随地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爱心。也不排除利用其他各种机会,比如李连杰的影响力搞公益晚会等,还有爱心人士捐款等。我们两条腿走路。

  设客户经理筹款增强沟通

  基金会就可以引入银行业非常成熟的“客户经理制”,好比募款是拉存款,那么花钱就像放贷款。

  京华时报:你曾经在担任预算委员会主席的时候,工作状态是什么?

  马蔚华:那时一元钱、一个小数点都要问清楚,壹基金内部还有内审和监事长,外部有国际会计师外审,捐款需要经过三道手续,为的就是让大家随时随地有知情权和监督权,让捐款人有知情权,哪怕一元钱,他们也有权利了解一元钱的用途,公益组织最重要的就是公开透明。

  京华时报:你强调的公开透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蔚华:筹款、用款、内部管理,其实都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原则。这个社会对公益组织的公信力还需要我们通过公益组织自己的努力构建公信力,要重视自己的公信力建设。

  京华时报:你认为公益组织如何建立公信力?

  马蔚华:我觉得在基金会可以引入银行业非常成熟的“客户经理制”,好比募款是拉存款,那么花钱就像放贷款。

  在筹款过程中,我们设立若干客户经理,与捐款方进行沟通,要时常走访捐款方,用爱心感动他,帮他一起策划设计如何参与公益。设计成功后,还要对捐款者负责,听取他们日常的意见,甚至是对决策者的意见,这样让捐款者有参与决策权及知情权。

  对受捐人来说,其实就是我们原来的资产方,同样设立客户经理,负责和公益组织一同用好善款,将善款用出效益,避免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

  公益信托保障基金会规范运行

  以前我当行长,是招行的第一推销员,现在我当了壹基金的理事长,就是公益的宣传员。

  京华时报:今年作为全国政协经济界别的委员,你却提交公益慈善发展相关的提案好像显得有些另类?

  马蔚华:他们大部分讲的都是金融问题,我讲公益事业,他们还挺不理解,首先说我现在是壹基金的理事长,他们都瞪大眼睛很惊讶。以前我当行长,是招行的第一推销员,现在我当了壹基金的理事长,就是公益的宣传员。

  其实,财经与公益是一体的,我要说起商业银行的体会,肯定比公益慈善深刻自如得多,但是我今年两会更乐意说这个,因为大家对公益的认识太少了。

  京华时报:是什么原因造成公众对公益的参与度低,捐款量少?

  马蔚华:我们到现在其实也没有完整的捐款统计体系,但不管怎么样都比国外少很多。在美国,遗产税重征、公益捐款免征,做非盈利组织的事情是轻征的。

  但我们在税收这方面就没有倾斜,此前政府统包社会救助,公众也没有参与公益的氛围。除此之外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滞后。

  京华时报:为什么想到公益信托这个问题?

  马蔚华:现在中国公益慈善基金管理其实整体也呈现体制不透明、程序不清晰、管理不规范、专业性不强、社会公信力不高等滞后特征,其实就是缺乏独立的第三方托管和专业管理等信托机制。

  信托财产具有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三权分离的特征,使得公益慈善基金运作和管理可以实现精细分工、专业运作。信托机制下的委托人(捐赠人)、受托人(公益组织)、托管人和管理人构成公益慈善基金管理体系下角色相互补充、风险控制制衡、功能专业高效的治理结构。

  因此,中国在制定公益慈善法律法规时,有必要引入信托机制,从公益慈善基金管理制度的层面,充分发挥托管人和管理人的角色和作用,才能促使公益慈善基金透明、高效、持续发展。

  京华时报记者侯雪竹

  京华时报漫画谢瑶

(来源:京华时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