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国际慈善机构救助儿童会发布了2014年度《世界母亲状况报告》。在涵盖全球178个国家的“母亲境遇指数”(TheMothers'Index)排名中,中国排名第61位,比去年上升7位,位居俄罗斯(62)、巴西(76)和印度(137)之前,但仍落后于亚洲地区的新加坡(15)、韩国(30)和日本(32)。这是救助儿童会自2000年以来,连续第15年发布的《世界母亲状况报告》。
作为每年《世界母亲状况报告》的一部分,“母亲境遇指数”旨在通过对一系列关键指标进行对比,列出在救助和改善母亲和儿童境遇方面较好和较差的国家。2014年“母亲境遇指数”所依据的5个指标是:母亲的健康状况(整个一生中因为怀孕、分娩等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预期正式上学年数、人均国民总收入,以及妇女的参政程度。
2014年度的“母亲境遇指数”涵盖了178个国家,为历年数量最多。芬兰在今年的排名中位居第一,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上母亲处境最好的国家,而索马里则排名垫底。
《报告》显示,改善针对母婴的服务能够极大地减少母婴死亡率。相关数据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已经下降了近7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超过70%;2000年以来人均国民总收入提高了6倍。
“中国在母亲境遇指数中的排名持续提高,母亲和儿童的死亡率大幅下降,这是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对儿童医疗卫生工作不断投入的结果。对一个地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首席代表毕雅(PiaMacRae)女士说。
今年的《世界母亲状况报告》重点关注处于人道主义危机中的母亲状况,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满足母亲们身处危机时的需求。在人道主义危机中,母亲们往往因为很多障碍——比如由于他们自身贫穷、营养不良,遭遇性暴力等不利因素——导致她们缺乏物质和经济条件获得必要的服务,以致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
目前,全球有超过2.5亿名5岁以下的儿童生活在受武装冲突影响的国家;最贫困的人口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95%的灾害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东部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台风袭击,中部地区经常遭遇地震,此外时常发生季节性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毕雅指出,“灾害发生后,儿童最易感染消化道疾病,比如因为缺少干净的饮用水而引起的腹泻。如果在这重要的几天中缺少治疗,将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
因此,救助儿童会认为,在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婴幼儿喂养的最佳方法是为母亲提供足够的营养并鼓励她们进行母乳喂养,而盲目捐赠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行为反而会给灾区儿童带来伤害。
“母乳喂养是挽救婴幼儿生命的最有效的方式。母乳喂养不仅为婴幼儿提供全方位的营养,还可以增强婴幼儿的免疫系统,使他们免于腹泻、营养不良和其他一些灾后常见病。”毕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