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

璀璨光明“照苗乡”

陈举 杨惠

2014年05月14日15:09    来源:贵州电网公司    手机看新闻

用心服务孤寡老人。陈举 摄

推进农村用电规范化建设。陈举 摄

  革一乡位于贵州省台江县西北部,是台江县的西北大门,位于清水江和马拉河流域之间。贵州电网台江供电局革一供电所就坐落于此,“驻守”在这里的革一供电人用心守护着这里的光明,他们好比清水江里水,源源不断地为当地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和光芒。

  革一供电所目前有员工15人,供电区覆盖台江县革一乡、台盘乡及或革一省级经济开发区,共27个行政村,84个自然寨,14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4万人,用电客户8113户,辖区共有10千伏线路7条145公里,配合186台。

  精细管理“洁亮所”

  “我们有一种理念,那就是把供电所建成一个家,一个让客户感到信赖的家,一个全体员工共努力的家。”所长王光义说。

  在革一街上,一座个头不高,只有两层的小楼,看起来很普通,但醒目的“中国南方电网”标志旁写着“贵州电网革一供电所”九个大字格外显眼,它就是当地群众心中最美的“保姆”,它就是台江供电局革一供电所。

  4月16日,记者走进革一供电所营业大厅,只见宽敞明亮的大厅,标识统一规范,业务收费标准张贴于醒目墙面,饮水机、书报架 、老花镜、雨伞等便民服务设施摆放整齐,营业人员挂牌上岗,服务热情 主动,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随手翻看服务大厅的意见簿,映入眼帘的是“待人热情,办事快捷”、“服务态度好”等一条条满意的留言,让人感受到供电所的美不仅仅是外在,更多的是内涵。

  “营业大厅所有设施实施定置化管理,桌椅摆放、业务办理都有标准。”营销专责张科杰进一步介绍说,“我们要通过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优良的服务环境,让客户有事而来,满意而归”。

  随着革一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进程,革一供电所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站在新的起点上,革一供电人提出创建与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相适应的供电所目标,并积极创新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从精细化管理入手,把配网综合岗位进行细化,开展岗位竞聘,等努力打造“洁亮供电所”。

  多年来,台江的经济总量在黔东南州一直排名比较靠后。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革一供电所重新思考,以电“福”民,以服务工业园区,带动台江经济为主要定位,以“四洁四亮”为核心内容,创建“洁·亮”供电所。所谓“四洁四亮”即是以环境整洁、管理精洁、员工守洁、干事明洁为工作主线;以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亮结果为着力点,实现廉洁高效、为民服务的目标。

  自从打造“洁·亮”供电所以来,革一供电所的员工在思想上有很大转变,不仅工作积极认真,还推出了很多为民服务的新思路。以前居民用户要办理报装业务,需要到村子里盖章之后才能到供电所办理,现在凡是辖区的居民用户办理报装,只需要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到营业大厅即可办理,在1至2天内就能用上电了。

  “以前办理业扩报装至少需要一周,现在最多两天都办好了,有时当天来办理当天就能用上电,比以前方便很多了!”革一乡革一村村民邰昌司告诉记者。

  苗语交流“百姓欢”

  在革一乡,98%以上都是苗族,在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地百姓的日常交流都是用苗语,这里的年轻人几乎外出务工挣钱去,留在家里的就只有老人和小孩,他们几乎说的都是苗语。可就是在当地为苗乡百姓服务的革一供电所里,却有几个员工是“外籍人士”,根本无法交流,更谈不上提供优质服务了。

  “在苗乡工作不会说苗语,跟‘聋哑人’没什么区别,与他们无法交流,我们的服务也跟不上啊!”革一供电所台盘服务站收费员曾宇说。

  曾宇虽然是苗族,但是由于从小在县城生活长大,对苗语一窍不通。刚到收费岗位工作不久,曾宇就意识到了问题。“平时客户少的时候,偶尔遇到不会说汉语的,比划比划勉强还能应付,但到了赶集天,收费大厅挤满了人,前来交费的老百姓,大部分都不会说汉语,大家七嘴八舌的更加无法交流。”每到这时候,曾宇都需要另一个会苗语的同事来帮她翻译才能完成工作。这样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耽误其他同事的工作。

  得知曾宇遇到这样的难题,革一供电所所长王光义马上就想到了在所里推行“双语服务”的理念,对不会苗语的员工进行培训。为了营造学习苗语的良好氛围,会说苗语的员工时常跟不会苗语的同事交流一些简单的苗语,通过学习,不懂苗语的同事很快可以应对平常的苗语交流。曾宇再也不怕赶集日,空闲的时候,偶尔还会和百姓拉点家常,“和客户的关系走得更近了,以前不理我的老人,现在也特别信任我,让客户觉得更加贴心。”曾宇深有体会地说。

  4月16日,在台江县革一乡大塘村,每逢电费交纳高峰期,革一供电所设立的“省心柜台”服务窗口前格外的热闹。

  这是革一供电所以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在相对集中较大的村寨设立的“省心柜台”服务窗口,旨在切实解决交费高峰期的用电交费难问题及部分边远村寨路费比电费贵问题,有效解决了周边农户就近交纳电费的需求。

  台区改造“惠民生”

  近年来,黔东南地区经济稳步发展,苗乡侗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用电“卡脖子”问题随之凸显。2012年,凯里供电局启动“百村万户”低压台区改造惠民工程。

  农村地区的台区改造工作,点多面广,资金有限。“百村万户”工程重点配合政府农村旅游点布局,在负荷实测统计对比基础上,对台区进行选点。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就成了首选试点,这也给革一供电所提高供电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少火灾是村民用电不当导致,但由于取证困难等原因,供电部门常被牵扯进去,我们要做很多解释工作,有时要应对法律纠纷,甚至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台江供电局负责人说。

  “百村万户”工程既要解决用电“卡脖子”问题,也要解决用电安全问题。台江供电局优先改造木楼集中成片的村寨,并形成典型设计方案,实现改造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样板化。与地方政府“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电、改气)工程同步进行,解决了“表前表后”责任不清的供电服务难点。在具体工作中,供电局人员开动脑筋,采取了很多因地制宜的措施。在阳芳村,记者看到,原来安装在村民木屋上的电表,被集中迁移至水泥电杆上的表箱里;供电局自行设计镀锌铁支架架设表后线,将表后线与农户木板房有效隔离;表后线全部采用绝缘导线……

  2012年10月,革一供电所又在革一乡田坝村实施台区改造,把用户电能表集中安装在电杆上,实现了集中抄表,集中抄表后,不仅提高了客户的用电质量,而且给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减了负,使他们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好优质服务,确保用户少停电、甚至不停电。

  “村里、家里的电线都有绝缘胶管套着,不再担心孩子不小心触电,或者发生火灾了。”阳芳村村民杨华说。

  “百村万户”工程仅是农网改造升级的一部分,是凯里的一个实践样本。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不断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力度,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通过实施示范台区改造后,村民家中各类家用电器样样都可以用了,用电也安全多了,电压质量高了,卡脖子的问题解决了,线损也降低了,村寨的更加和谐稳定了。此项工作得到了南方电网高层领导的认可和赞赏。

  陌生帮助“亲人情”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深深印在中心,但在一次意外的交流中,让革一供电所营销专责张科杰做出了一份爱的“承诺”。

  这还要从一次收费营业厅里的事说起,2013年9月,正是电费收缴高峰期,一位老人前来营业厅交电费,当到了营业厅时,她与收费员用苗语说上几句,不意间老人流着眼泪跟收费员说起家里的事。

  “老人叫顾余劳,88岁,家住革一乡叫万人坑的民族村寨,她每次来交电费时都会哭,家里确实很困难。”革一供电所收费员杨秀花这样说。

  负责营销的专责张科杰在收费员杨秀花处得知这一情况,便向收费员说:“从下月起,老太家的电费我负责给她交,你记得提醒我。”

  从那时起,张科杰每月就从自己并不高的工资中按时给老人交纳电费,从此这份承诺就印在他的心里。

  “我的工资收入并不高,当我听到和实际到家看看了后,触动了我的心,虽然是这一次陌生的小小帮助,但更多的是体现一点点心意,只要我还在供电所一天,我就会负责到底,如不在供电所,我将委托供电所继续交下去。”张科杰真实地坦言。

  据了解,在革一供电所像张科杰这样的陌生的帮助“体弱多病、孤寡老人、特困群众”的员工还不少,他们中有长期无私帮助的、有临时遇到帮助的,他们从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中去帮助一个个素不相识的阳生人,在他们的眼里,这一群困难人群好似自己的“亲人”,他们用小小的举动演绎着人间大爱。(陈举 杨惠)

(责编:初梓瑞、蒋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