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公益滚动>>观察评论

“离婚劝和”这样的服务很贴心

刘晓

2014年06月19日15:05    来源: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面对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南京民政部门最近有了新动作。据媒体报道,日前,高淳区和玄武区婚姻登记处率先在全市试点设立“劝和工作室”,免费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坐诊”咨询服务,离婚“劝和”成功率达七成。下一步,除了在全市普推外,还将探索由政府买单运作。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婚姻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法律框架下,政府行政管理当然无权也无需干涉。按照《婚姻登记条例》规定,民政部门担负的只是办理结婚离婚的管理登记职能,换句话说,领了证之后,类似劝和调解、专家咨询之类的婚姻“售后服务”不在民政部门法定职责之内,既然如此,有人难免疑惑,民政部门何必“多管闲事”?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新婚姻法实施前,如果夫妻要离婚,亲朋好友、双方单位和民政部门都会做调解,而且婚姻登记部门受理后,发放离婚证要等一个月,这就是“缓冲期”。但新婚姻法实施后,“缓冲期”没了,只要双方同意,最快5分钟就能办好离婚手续。离婚手续“短平快”是对个人婚姻选择权利的尊重,但在客观上却使得许多原本可以挽回的婚姻也方便甚至草率地结束,民政部门“离婚劝和”成功率达七成,就证明了在前来办理离婚的夫妻中,“冲动型”占了相当比例。

  来自南京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上一周,全市办理结婚973对,办理离婚716对。虽然无法判断其中有多少属于冲动型,但现代人婚姻生活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种压力增大却是不争事实。“闪婚闪离”的年轻小两口、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诉诸离婚的夫妻、好面子赌气闹离婚的伴侣等,在我们身边不少。如今,提供专家的“坐诊”咨询、专业劝和,则是在人性化服务上更进一步。

  家庭稳定、夫妻和睦,往小看关系个人幸福,往大说事关社会和谐。夫妻关系闹到离婚这一步,往往能反映出双方在处理家庭事务、经营婚姻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实中,遇到此类问题,有人咨询亲友、有人求助网络,普通人身边缺少的就是一个专业、可信、能触手可及的调节干预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由政府部门牵头、聘请有经验的业内人士设立“离婚劝和工作室”,不但是满足社会需求之举,也有显见的推广意义。

  从长远来看,“劝和工作室”作为一种更加贴心的人性化服务,在政府牵头推动下,也不妨更多发动公益组织、社区力量、专业机构的参与,形式更加多样、距离更加贴近、服务更加常态,它不仅是婚姻的“临终关怀”,也能让更多婚姻家庭遇到问题的人们从中获得正向能量。(刘晓)

(责编:初梓瑞、蒋琪)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