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公益滚动>>观察评论

中国足球从何处开始圆梦?

刘凤羽

2014年07月16日08:32    来源:重庆商报    手机看新闻

  ●本报评论员 刘凤羽

  世界杯的硝烟已经散去,振兴中国足球这个老话题又被人们记起,尤其先知先觉的媒体。昨日,来自新华社的两则报道引人注目。

  一则体育时评将新科冠军与中国足球紧紧联系在一起,因为陕西志丹少年足球队今年3月曾赴德国训练一周。评论称,以志丹少年足球队为代表的青少年足球梦,承载着中国的足球梦。

  另一则是,就在阿根廷队屈居亚军、默默无语两眼泪的当晚,由17名中国青少年球员组成的集训队抵达阿根廷首都,他们将在未来30天中接受博卡青年与河床俱乐部的培训,本次集训活动是名为“圆中国足球梦”的一部分。

  青少年球员纷纷走出去,“师从德国”、“师从阿根廷”,看起来,虽然眼下中国足球连到世界杯“打酱油”的资格都没有,但各方谋划中国足球未来的脚步却不迟缓。中国足球从娃娃抓起,值得肯定。

  只是,此前五年三赴巴西、深得桑巴足球真传的健力宝足球队尚且没有挽救中国足球,现在每次派几支球队、几十数百名青少年浮光掠影式留洋,又能承载起中国足球振兴之梦吗?

  此次德国队夺冠后,一项资料引起人们注意:德国足球1998年后江河日下,于是痛定思痛,于2000年斥巨资启动青少年足球培养“十年计划”。昨日绝杀阿根廷的格策,以及在场上威风八面的穆勒、克罗斯等不超过25岁的球员,都是“十年计划”的受益者。由是观之,中国青少年出国学习先进足球理念,并无问题,问题在于,出国留学只是足球从娃娃抓起的一部分,而更紧迫的工作,还是要强化国内青少年足球培养。

  当然,中国足球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各方也都认准根子出在青少年培养上,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推进青少年足球培养工作?

  要回答这一问题,或需先剖析当前青少年足球培养的症结。年初的足代会爆出中国注册球员不足两万,而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一数据为65万。足球越来越受欢迎,注册球员却越来越少,窘迫的数据背后,实则是青少年足球发展思路与政策出现了严重偏差。如当前教育环境下学校不重视体育,缺失发展“全民足球”的土壤;如将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担子压在职业俱乐部及足球学校身上,忽视了以各级业余体校为载体的后备力量培养体制,导致“精英足球”变少,而利字当先的俱乐部、足球学校,进一步降低了青少年足球“精英”数量。

  由此,要推进青少年足球发展,亟需从改变青少年足球培养机制开始,即“全民足球”、“精英足球”两条腿走路,尤以目前尚系“白板”的“全民足球”为重,将重心放在学校教育,通过免费的“公益足球”提升青少年全民足球基础。

  一国足球水平高低取决于群众基础,即树冠是否茂盛;而树冠茂盛与否来源于根系是否发达。青少年足球是中国足球的根基,中国足球振兴之梦必须由孩子的足球梦来支撑,而孩子的足球梦,又须由大人们来推动。当然,这里的“大人”,主要指“官员大人”。

(责编:初梓瑞、蒋琪)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