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农村妇女日”,女性权益受损问题在乡村远比城市严重。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观念问题,河南周山村的经验显示,劳动技能带来的经济地位提升是女性权利的基础,也是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前提。
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周山村,是全国第一个制定体现性别平等的村规民约的村庄。
这个成就与周山村的妇女们密切相关,她们不仅加入手工艺协会开发传统手工艺品,自力更生,更是从困境中闯出了新天地,积极参与村里的风俗变革和事务管理,为消除原有村规民约中的性别歧视做出贡献。
如今,周山村的成功经验已经在黑龙江、安徽、江西、江苏、广西、陕西等省推广,这些试点村在依照周山村村规民约的范本,制定性别平等的村规民约,“农村妇女权益保护”的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
玉米粒投票选出的“大姐大”
“我们是在创造历史!”周山村妇女手工艺协会会长景秀芳对于她们做的事如是说,平时一向老实谦虚的她说出这话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但身边姐妹们都很认同这个说法。
村民们对于周山村妇女们的评价是,以前不爱说话,害羞,做了刺绣、手工艺品也藏着掖着,万般劝说下才从裤角里掏出来。现在她们能自然地与陌生人交流,更因为自己的针线活很“有面子”。
协会会长景秀芳,也是村里姐妹的“大姐大”。2004年,协会成员以丢玉米粒的方式投票,用碗做投票箱,玉米粒为选票,最后她的玉米粒数最多,从而当选。
景秀芳介绍,目前协会有12个姐妹,平时没事都会跑到村里文化大院做针线活。妇女们有了自己的收入,自己赚的钱可以决定怎么花。她自己就是用赚来的钱让为了弟弟辍学的女儿再上学。
这种妇女自主、给予女孩受教育机会的观念,是社会性别培训的效果,景秀芳说,这是她人生的转折点。
2002年,她作为代表参加了河南省组织的一次培训,学习社会性别意识,“我的理念改变了,知道妇女组织起来力量大,还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理念等新东西。.以前就在家里做饭,觉得很自卑,样样不如人,遇到事只知道哭。现在明白自己也有潜能,女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她的丈夫金栓说,现在秀芳可爱管村里的闲事,还经常跟他辩个理儿。景秀芳形容与丈夫的关系,“以前我是仰视他,现在我跟他是平视,没有谁压倒谁,更多的是互相尊重”。
周山村有300多户人家1400多人,住户分散,妇女既要干农活,又要照料家里老少,很少串门,也没有其他说话的伴儿。
很多妇女说,自己之前的生活圈子就是“面朝土地背朝天”、“成天围着锅台转”,自从有了手工艺小组,会挤出时间一起做手工,交流、切磋技术心得,拉家常,谈心事。即使有时做的活儿卖不出去,自己看着或送人也高兴。这种变化,她们觉得俨如“脱胎换骨”。
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妇女们刚刚组织起来的时候,家人反对,邻里嘲笑,认为“几个娘们成不了什么事”,甚至有的家人还把刺绣用的花样撕毁。如今家人的想法都转变了,大力支持,甚至村干部笑着说,“手工艺是村里的支柱产业”。
为了将手工艺长远持续下去,协会积极借鉴台湾布工房的集中生产经验。秀芳说,2007年讨论协会运作模式时,她坚决支持集体合作。从那时起,协会成员每天工作八小时,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大家轮流做饭。每批活儿都分不同工序,从扎花、机器制作、手工缝制,到监工,姐妹们各有分工,并且收入“按工”不“按件”,减少竞争。.收入扣除成本,提留一成作为公积金,购买原材料。
谈起周山村妇女们的改变,香港乐施会最有发言权。
2002年国际人道救援与发展机构乐施会支持合作伙伴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在周山村实施了两个项目,立足点就是开发手工艺品,强调妇女赋权,提高妇女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及在家庭和社区中的地位。2004年,在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的推动下,“周山村妇女手工艺品开发协会”成立了。
乐施会项目官员钟丽珊说,以往大家总是将男女不平等问题归因于观念,其实这种现象也与中国的制度有关。为避免出现反弹,社会应给予妇女们应有的资源和机会,为妇女们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从“男孩偏好”到“女娶男”
采访中,不止一位妇女表示,身为传统“男尊女卑”影响深远的农家女子,她们希望自己及后代都不再重蹈过去那些痛苦遭遇。
在周山村当了十几年的计生专干周改云说,村民们一直认同“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所以“男孩偏好”长期存在,以前是多胎生育,后来通过B超技术来选择性别,妇女们堕胎现象普遍。就是生了孩子后,男孩的胎盘埋在院子中间,女孩的只能埋在厕所旁边。
手工艺协会一名成员郝玉芝说,1988年她生了一个闺女涛红,生二闺女红涛时,丈夫不敢对她说实话,还骗她说生的是男孩。“我也怪高兴,让他去娘家报喜,他磨蹭着不去,我有些生气,他才告诉我生的是女孩,把我气得大哭一场。”
但近些年透过培训和实践,提高了社会性别觉悟,玉芝说,希望传统婚庆丧葬的风俗习惯都能改掉。“现在觉得两个女儿很满意”。
2008年11月,她还为大女儿招婿,想彻底改变“男娶女嫁”的传统观念。刚开始亲家不同意,她就经常跑去跟他商量,最终被说服。
婚礼也颠覆传统婚俗,由新娘乘坐“花车”从娘家出发,到男方家里迎接女婿。玉芝说,当时村民们反响可大了,300多人来观礼,还说“周山村几千年都没有过这样的婚礼”,也有村民感慨“真是生男生女都一样,招女婿也照样排场,提倡男女平等就是好”。
玉芝开了头,加上婚礼有乡镇政府和村两委的协助,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示范作用,是拉动婚俗变革和转变村民观念的好机会,以后又有好几家同样办了“招婿”,促进了婚居制变革。
河南省社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梁军告诉记者,今年6月,她们组织了一次“大家谈”活动,主题是“村庄资源有限,你觉得应不应该限制女儿招婿”,意外的是全部参加者都选择了同一立场,不同意限制女儿招婿。
随着手工艺协会的发展,妇女们的地位提高、观念改变,她们的“参政”意识越来越凸显。2008年底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协会的三位副会长,冯瑞芬被选为村委委员兼妇女主任,谢春芳当选了村民组长,周改云继续连任计生专干。
同一年,鉴于周山村妇女手工艺协会在当地的基础和影响力,中央党校“性别平等政策倡导课题组”选择了周山村作为全国第一个修订村规民约的村庄。
谈起当初做课题的过程,课题组负责人李慧英表示,“最需要感谢的是时任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副主任的赵白鸽,她大力支持‘关爱女孩推进性别平等’的研究,我们项目也进行得很顺利”。
周山村村民周蓓晓,2008年起回到家乡担任村官,可以说是村规民约改革的见证者。她自己就是纯女户家庭,小时候父母曾因为没有男孩整天不愿意出门,觉得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为了让女儿争口气,父亲一直支持她们姐妹上学,有的邻居还说他,让女孩子上那么多学干啥。后来她大学毕业,机缘巧合考上村官,谁知又回到周山。她的爸妈很高兴,不仅离家近,还给她“长面子”,在人前说话也有底气了。
周蓓晓说,以前的村规民约很落后,不少内容还与宪法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抵触。比如婚后必须女到男家;出嫁女失去了村民待遇,土地要不被收回,要不被家里人占了;很多农村妇女即使面对家庭暴力等问题都难以离婚,因为她们回不了娘家。轻视甚至违反妇女权益的规定屡见不鲜。“所以改革势在必行,是迟早的事”。谈到如今村规民约最直接的用途,她说“就是出了什么事,拿出翻翻,比对比对,就非常清楚了。”
性别平等变革“在路上”
2003年,周山村实行退耕还林,2006年,土地流转给企业经营,由企业发给村民土地补偿金,村民称之为“口粮款”。
村民们对口粮款的分配问题十分在意,所以村组干部讨论后出台了“十三条”,其中规定“妇女婚后户口未迁出者,不论时间长短一律不给粮款”,“离婚、丧偶妇女回村后,不参与分配粮款”,这些损害妇女们权益的条款引发很多不满。2008年10月,时任周山村党支部书记的景占营参加了一个“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培训,深受启发,认为应当重新修订周山村的村规民约。
于是2009年3月,妇女们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把村规民约性别不平等的条款一一修订。秀芳代表协会参加了修订村规民约的研讨会,回忆起当时的心情,秀芳说可以把自己憋了好长时间的话说出来,“如果不能代表妇女的意见,参加这次研讨会就太亏了。会上我想到什么就尽管说,后来一条条都写进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邀请了妇女代表,还通过讨论表决这种民主方式,这在周山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12年5月第二次修订,这一次妇女代表在会上踊跃发言,条款增多,涉及面也更宽了。补充了更多涉及妇女权益的东西。
李慧英告诉记者,周山村的成功毕竟只是一个个例。修订村规民约是件大事,需要更为丰富的试点经验。“但周山村的成功给了其他乡村启发,原来性别平等可以这样来推广,农村妇女们的作用和影响能这么大。”
现任周山村村书记董银川对于上一届村领导的决策,表示非常赞同,“最早的村规民约共10条,全是惩罚性条款,把村民们当成了管理的对象,更轻视了妇女权益。事实证明,村里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和村规民约有关,而修订后的条款是妇女们参与的成果。”
但董银川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无奈,有些涉及到利益、风俗习惯的问题,村规民约执行过程困难重重。周山村一位村民王某有儿有女,女儿已出嫁,儿子2003年外出打工被绑架,4年没有任何消息。村民组根据王家实际情况,同意其女儿女婿迁回娘家落户,分配口粮款。但2009年,儿子王亮逃了回来,接着娶妻成家。这样,女儿女婿的“村民身份”成了问题,有的认为既然儿子回来,女儿女婿应迁走,也有的认为此举不公平。双方争执不下,先后闹到村两委和镇政府。幸好领导态度明确,坚决执行新的村规民约,从而保证了女儿女婿的村民待遇。
董银川表示,还有些规定如“独女户双重口粮”问题都有待解决,虽然马上就要开展新一届村领导的换届选举,但负责人的是否更替绝不会影响村规民约的日渐完善。
周山村修订村规民约以纳入维护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条款的做法,全国创新,具有示范作用,更是激发了全国性的“修订村规民约,推进性别平等”的变革,这种经验被推广到其他省市,效果明显。
10月15日即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农村妇女日”,周山村妇女们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妇女们真切感受到自己及妇女团体的重要性,越来越活得‘有心劲儿’”。
□图说改变
参加手工艺协会、参与修订村规民约,周山村妇女们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她们还向外界积极宣传性别平等、维护妇女权益的观念,践行着“生男生女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