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公益滚动

中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

2014年12月17日16:33    来源:人民网-人民公益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王静)2014年12月17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京召开了“中国发展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主报告作者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宋洪远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李实教授,及背景报告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晓山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叶兴庆部长和中国人民大学汪三贵教授出席发布会。

《中国发展报告2013/14:中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选择“农村小康”作为研究对象,历时两年完成。农村研究是个跨学科的领域,这份报告也是多学科合作的产物。为了使报告的分析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视角,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座谈会和主报告讨论会,并委托了高校和部委研究机构的研究学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实践者撰写了21份背景报告。

在过去30多年中,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中国农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1980年代的“搞活”、1990年代的“稳定”以及2000年以后对农村实施的“反哺”政策,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的粮食生产成功地保障了世界上最大人口国家的“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中国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13年的8895.9元,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逐步建立,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取得可圈可点发展成就的同时,农村发展在收入、保障、教育、健康、治理等很多领域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同城镇相比,中国农村总体发展滞后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此同时,近些年中国农村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不仅冲击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导致了大量空心村的出现,带来了社会治理中新的挑战;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传统家庭关系的变化,使得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变得迫切;市场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农村土地制度做出改变;大规模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消费模式的变化,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局部恶化等等。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使得农村既有问题的解决更为复杂。在城镇化人口已经过半并且继续快速增长、中国继续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以及农村人口加剧老龄化的情况下,中国农村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构建什么样的政策框架应对中国农村发展中的既有问题和新规挑战,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项目负责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表示,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13年初启动了这项大型综合研究,历时两年组织完成了这份报告。报告的主旨,在于对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全面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在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提供系统的政策建议。在内容上,报告首先对小康建设做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对中国农村政策变迁做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六个愿景以及新时期需要坚持的政策思想。此外,报告从城乡互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视角出发,对人口变化,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治理、财政支持和城乡一体化十个领域做了专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各领域问题的具体政策建议。

(责编:王静、李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