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
人民网>>公益>>正文

湖北宜昌袁裕校家庭博物馆

“苦”字家训的百年变迁

本报记者 程远州

2015年04月24日08: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苦言能益,苦味能养,苦钱能久,苦工能恒。”4月7日中午,在湖北宜昌点军区五龙村五龙河街袁裕校家庭博物馆里,馆主袁裕校小心地擦拭着这张裱糊起来的袁氏祖训(见上图,程远州摄),“最近雾霾天重,不能让祖训蒙了尘”,他喃喃地说。

  祖训不蒙尘,方能规矩百世。这条以“苦”字为要的祖训,在时光静默中见证了一个家庭百年的守正笃行,历四代而弥显珍贵。

  这里是中国首个家庭博物馆,馆藏的3万多件物品,记录着袁家自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百余年奋斗历史和悲欢忧喜。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袁家四代人始终秉持而又有所变化的家训。

  53岁的袁裕校是这个家庭的“当家人”。在刚出生时,他曾因难产“假死”,被抱到山坡掩埋时,一个路过的老中医发现其有微弱脉动,得以存活。因此,袁裕校对祖训有特殊的感情和认知,在他看来,人生之“苦”无需戒防,因为这正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立世持久的根基。

  “凡是成就突出的人,大多数都勇于接受批评意见,从中吸收他人的智慧,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正是苦言苦味的养益所在。”袁裕校解释,所谓苦钱,即是血汗钱,是自己辛辛苦苦,并且通过正当途径挣来的,唯有这样,才懂得珍惜;而苦工,是指持之以恒的辛勤劳动,唯有耐得住寂寞、吃苦耐劳,才有望立足于人生的顶点。

  代际变迁,袁氏祖训也在传承中生发出新的表述,然而其核心不移,都是教导子孙知礼守义、勤做有恒。

  袁裕校之前,袁家世代居于大山之中的湖北省兴山县丰邑坪村。博物馆按谱系所陈,第一代袁之仕,一生在“苦”字上下功夫,勤做苦挣。袁之仕苦于目不识丁,曾遭人奚落,因而在家训中增加一条,“读书,学文化,不当睁眼瞎”。

  袁家注重保留旧物,自袁之仕开始,便不准丢弃任何使用过的旧物。2006年,睹物思人、思世,袁裕校意识到自家的变化恰是百年中国变革史的一个缩影,于是着手建立家庭博物馆。

  第二代袁名龙经历新旧中国更替,年轻时两次被抓苦役,但始终不忘父辈嘱托,自学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银行干部。在其工作期间,曾写了数十年入党申请书,终未如愿,因而要求子孙,“学文化,一定要入党”;而处于社会动荡期的忧虑又使他给后世定下“身体好、不犯法、做点事、小心点”的家训。

  袁裕校先入仕,后从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言传身教及祖宗家训影响至深。袁名龙坚持“只一子,要加倍教训”,对袁裕校管束甚严,既重学品,也重人品。

  在袁裕校,祖训家风和棍棒相伴,“背功”曾一度成为袁裕校的“童子功”。棍棒使袁裕校有敬畏之心,而无妄动之举,堪称袁家家训的“简略版”。棍棒之外,是谆谆教导。

  袁裕校仍记得,自己小时候不知道“苦工能恒”的道理,父亲便拿农村用白墡土架板打土墙的事情教育他,称“打墙不坏头一板,只有第一板打周正了,第二板、第三板才不会坏坯,墙才立得起来,这同做人是一个道理”。

  时至上世纪90年代,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显然已经无法将“祖宗之法”传承下去,袁裕校在以家训家风教育女儿袁伊轩时,早已不用棍棒,而改用谈心的方式。现于澳大利亚工作的袁伊轩,正准备把父亲的“家庭博物馆”搬到澳大利亚开展,将中国优秀的民间文化向世界传播。

  “家风的内涵在代际传承间会逐渐得到完善,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家庭出发,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袁裕校说,作为家风家训传承示范基地,2011年“家博馆”开馆以来,已有10万多人次来此感受百年家训的魅力。

(责编:初梓瑞、史雅乔)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