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农闲割草送电厂  村头就能换现钱

精准扶贫有个“凯迪样本”

——凯迪生态公司每年通过生物质发电帮助3万农户脱贫

翟 方
2016年08月05日07: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农民源源不断地将秸秆送入电厂,变废为宝。
  资料图片

  湖北省蕲春县大公村胡全新领取燃料款。
  资料图片

  长在田间地头的杂草也可以卖钱,这已成为凯迪电厂所在地区贫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高科技企业与精准扶贫,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词语,在凯迪生态分布全国各地的生物质发电厂的良性运转中,巧妙结合在一起。在过去的两年,该企业支付超过40亿元的燃料款和劳务工资结算,每年帮助近3万户农民家庭脱贫,形成绿色产业与精准扶贫双赢的凯迪样本。

  家门口割草也能挣钱

  一大早,湖北省蕲春县银山村61岁的村民李华就忙着往蕲春凯迪生物质电厂送巴茅草。

  他常去的是电厂设在席盘石村的燃料收购点,离家只有3公里。三轮车上满载着粗壮的巴茅草,青草味儿浓郁,这是李华从早上6点割到下午2点的成果。“在家门口就把钱给挣了。”草料过秤后有1.5吨重,按照0.1元/斤的收购价,他拿到了150元钱。

  从电厂的一号机组在2009年底并网发电起,老李就开始送料。“凯迪电厂常年大量收购油菜秆、秸秆、杂草、树枝树皮等农林废弃物作燃料。”一开始听说时,大家都觉得是笑话。他太熟悉巴茅草这种在蕲春乡间疯长的高大禾草了,确切地说是杂草,如果长在田边会和庄稼抢营养,一般的除草剂根本不顶用。

  李华家是典型的贫困户,他没有技术,只能偶尔外出打点小工,在外打工的儿子基本攒不下钱。3年前,儿子去世了,李华老两口带着刚出生的孙子,连生活都成问题。从那时起,他开始把为电厂送燃料当作主业,除了忙农活就是四处割草,甚至跑到十几公里外的武穴去割草,还购置了油锯等专业工具,效率大大提高。“天气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一两吨料,不比打小工收入差,还能顾家。”去年,他结算到了3万元的燃料费。

  杂草丛生的荒山成了宝山,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目前,凯迪电厂在蕲春县有10个像席盘石村这样的燃料收购点,上个月才建起的大公村收购点,仅半个月就网罗了63户村民前来送料。村民们觉得当场结算很便利,随手割上几百斤,转身就可以去买柴米油盐。

  “每个收购点可以辐射周边百公里内的村子,我们入户走访贫困人口,鼓励贫困户供应燃料劳动脱贫。”蕲春凯迪电厂总经理李承臣告诉我们,每天挣上一两百元不成问题。

  村头交货现场付钱

  “你们的政策不会变吧?能安排车到我家收吗?”73岁的樊东姑婆婆家离大公村收购点有2公里,老人一天能割草约500斤,她最关心的是收购点是否会持久收料,此外,她年龄大了,每天用小推车往返五六趟也吃不消。

  大公村收购点负责人黄兴安慰她,电厂常年需要燃料,现在蕲春只有10个村级收购点,今年底会有30个,将来只会更方便。“我已经联系了一个有车的农民上门收草,你出点运费,以后在家附近备料就行了。”

  “农村最贫困的,是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老弱病残群体,我们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一切方便。”去年9月,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等单位联合推出“万企帮万村”行动方案,组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事实上,凯迪电厂早已开始了变废为宝、就地收购的扶贫行动。

  蕲春凯迪电厂主动和蕲春县产业精准扶贫办取得联系,获得该县136个贫困村的资料,他们依托现有的村级收购点,陆续开展调查走访,形成建卡、分类、签约、培训、结对等“10个精准”扶贫操作流程。

  “我们帮助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尽量安排贫困户到加工、运输等岗位上,每个点差不多能安排8到10个人。”1990年出生的黄兴在蕲春凯迪电厂工作了4年,从三峡大学电气专业毕业后进入对口的电厂,再到负责燃料收购点,他找到了人生的舞台,也感受到了凯迪绿色扶贫事业的巨大潜力和美好远景。

  蕲春凯迪电厂燃料负责人柴高宏介绍,在农村,现收现付让农民手中有活钱,能方便他们购置生产生活资料,电厂设立村级收购点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保障农民利益。“公司安排人员设立村级收购点,上千名大学生活跃在田间地头,与农民兄弟交朋友并指导他们增收。”

  带动当地贫困户就业

  走进蕲春凯迪生物质电厂的一个料场,闻到一股浓郁的中药味儿,地上堆着黑乎乎的药渣。

  “只要是农林废弃物都可以作燃料,药渣搭配一定量的稻壳充分燃烧后发电,清洁环保。”李承臣指着高大的烟囱说,去年电厂发电1.6亿千瓦时,从源头收购到输入电网的产业链运转良好。

  良性运转下的蕲春凯迪电厂有140余名工作人员,在一些辅助用工岗位,同样照顾到了贫困人口。54岁的甘金明眼睛有残疾,很多工种不愿意录用他,生活非常困难。电厂安排他做皮带工清理灰渣,年工资有2.3万元。

  “还有保安等一些岗位可以给需要帮扶的人,部分人培训后也能到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就业。”李承臣说,电厂有约40个岗位可以帮扶贫困户,这同样纳入凯迪精准扶贫的整体网络中。

  无论是原料采集、加工运输还是电厂运行,每个凯迪生物质电厂的产业运转链条如同一块磁铁,吸纳了不同类型的贫困户进入各个环节。

  “我们的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实现了天然对接,扶贫重在扶志,让贫困人口体面地靠劳动脱贫是最大的尊重。”李承臣认为,生物质能源产业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凯迪正是找到了生态保护、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最佳结合点。

  蕲春县只是凯迪生态实施产业精准扶贫战略的一个缩影。

  目前,凯迪生态在全国投产了近40家生物质发电厂。凯迪这条依托绿色产业实施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在国家扶贫办和全国工商联于5月18日举办的产业扶贫验收会上,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肯定。

  面向全国布局产业链

  国务院的能源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到15%,到2030年达到20%左右,能源结构将逐步实现优化调整。

  在国家明确支持生物质发电产业的背景下,业内领军的凯迪生态找准了市场的切入点和培育点。这家高科技企业除了在自主研发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方面世界领先,在打造新型产业链方面也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更有底气。

  目前,凯迪生态在全国20多个省市流转了1100多亩林地,进行速生能源林的种植,不仅使流转土地的农民成为林场产业工人,在加工、运输等环节也吸纳了大量贫困人口。

  在江西吉安市遂川县,凯迪生态正在进行一项工业、农业、电商等多产业融合的发展实践。除了燃料收购环节,他们还将利用生物质发电厂的烟气余热建设1个年冷藏1.2万吨、冷冻2000吨的冷库,搭建县乡快递网络、生物质资源电商交易平台等,延伸生物质资源商业生态圈边界。而每一个延伸环节都能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同时帮助当地农户增收。

  生物质电厂扶贫大有可为

  不久前,凯迪生态公司与湖北大悟县政府签署协议,拟投资5亿元,在大悟县宣化店镇建一座生物质发电厂,计划带动该县8000户农民脱贫。

  凯迪生态董事长李林芝表示,生物质发电与扶贫天然对接, 2015年,凯迪生态投产的36个电厂带动近10万农民参与燃料采收,人均年收入超过2.6万元。

  李林芝说,“十三五”期间,该公司计划在全国500多个贫困县建200个生物质电厂,以合作社模式配套建设2万个村级收购点,吸收贫困农民入股,通过产业帮扶1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其中,湖北新建18个电厂,实现所有贫困县全覆盖。电厂建设资金少部分由凯迪生态自筹,大部分由社会机构投资,然后委托给凯迪开发、建设、运营。

  根据我国能源规划,到202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万兆瓦。目前,全球生物质能源使用总比例中,美国占43%,巴西占13.7%,而中国约为2.9%,发展空间巨大。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谢玉红分析,去年,全国200多家生物质电厂仅消耗5000万吨农林废弃物,至少12.5亿吨农林废弃物被丢弃、焚烧。随着生物质电厂的扩建,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将参与燃料收购,生物质电厂扶贫大有可为。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05日 13 版)
(责编:李楠桦、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