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残奥会成为残疾人运动员展示生活态度和运动技能的舞台

生命强音 多彩人生

本报记者  薛  原
2016年09月20日08:2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如果将人生比喻为一幅拼图,肢体健全似乎是不可缺少的一块。然而,残疾人群体的存在提醒所有人,他们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正视的一个群体,不应就此身处被遗忘的角落,成为那块失落的拼图。

  残奥会是一座洒满生命阳光的宏大舞台。在这里,人们为残疾人拥有的娴熟运动技能所惊叹,更为他们展现的不屈与乐观的生活态度所折服。这里上演的每段故事,都闪亮着动人的生命价值,都在拼接出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以康复为本,以基地为根、以培养体系为脉络,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势头强劲

  参加里约残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107枚金牌、81枚银牌、51枚铜牌,夺金数占了残奥会全部528个小项的1/5多,显示了超强实力。这种实力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以来就没有其他代表团可以撼动。实力的底气来源于何方,价值何在?回答这个问题,也是回答中国残疾人体育的“终极意义”所在。

  从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的轨迹和态势来看,2008年北京残奥会可视作关键节点。在里约残奥会再度实现卫冕的乒乓球运动员冯攀峰、刘静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一点,北京残奥会是他们命运的转折点。他们的教练衡新也认为,在筹办北京残奥会的过程中,各地残疾人体育得到了大力扶持,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由此建构起县级发现、市级选送、省级培养、国家提高的四级联动残疾人运动员培养体系,开始高效率地发挥作用。

  与残疾人体育人才选拔和输送体系相配套,各地的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也渐成气候。以位于北京顺义的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为“头雁”,34座训练基地遍布22个省区市,成为培养残疾人运动员的“梧桐树”。这其中,正定的乒乓球训练基地、千岛湖的水上运动基地等,由健全人国家队和残疾人国家队共同使用。

  而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理念,始终将普及和提高放在通盘规划之内,始终将体育服务于残疾人群体的康复作为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无论基地设施还是基层赛事,都向普通残疾人群体敞开大门,让他们感受体育的乐趣和价值。

  以康复为本,以基地为根、以培养体系为脉络,我国残疾人体育走出了一条充满活力、涌动希望的发展之路。

  这正是连续几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能够雄踞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的深层原因。

  残健融合,从“心”出发,是残奥会佳绩背后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采访残奥会,让人感受尤深的是残奥运动员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谢。感谢教练、感谢队友、感谢体育、感谢祖国,体育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找到自我、创造价值,他们更懂得感恩回报。这种真挚的情感,某种意义上也是促使他们爆发能量的一种动力。

  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需要社会各界的扶持和帮助。这其中,那些教练的身影尤其令人感动。这些教练有相当一部分从事过健全人的体育训练工作,更有不少人是退休以后又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残疾人体育训练之中,他们的奉献精神与执着态度,和残疾人运动员的朴实、奋进,共同支撑起我国残疾人体育飞速发展的精神基石。

  轮椅击剑教练庄杏娣、柔道教练张贵富、游泳教练张鸿鹄、田径教练胡正观……可以开出一份长长的名单,他们是残疾人体育发展道路上最坚实的阶梯,也是与残疾人相处最久、感触最深的一群人。开启残健融合的钥匙,他们最有发言权。

  2008年,张贵富自北京南下广东,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带起了广东盲人柔道队。如今,弟子李丽青已站上残奥会最高领奖台,张贵富所关切的,仍是再带一程,“想让这些孩子有个更好的着落。”

  14年前,庄杏娣从江苏体育局退休,当年就开始奔走于全省,在残疾孩子中间寻找可塑之材。如今,她的弟子荣静等组成的中国轮椅击剑队已有“梦之队”风范。庄杏娣每每谈到这些孩子,总说他们也给了自己很多激励,“和他们在一起,我也觉得年轻。”

  这些教练多年埋首残疾人体育,他们熟悉残疾人体育的规律,了解残疾人运动员的心理,更懂得用平视的眼光去和残疾人运动员交往。同时,他们也一次次受到心灵的鼓舞和洗礼。这是一份爱心与良心交织的事业。残健融合,从“心”出发,这是一枚枚残奥会奖牌背后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残奥会的“唤醒作用”,使得残疾人运动员的拼搏和付出有了最好归宿

  体育是改变残疾人命运的一条道路。残奥会上,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21岁的黄文攀,第一次登上残奥赛场,就在泳池中拿下五金。“游泳就像我的一个家,给了我希望和自信。”他的话简单直白,震撼人心。这个曾经叛逆的孩子,因为身体的原因自暴自弃,“体育让我重生,我特别珍惜。”

  阳光爽朗的乒乓球运动员赵帅,说起乒乓球自然滔滔不绝,说起上学,他更是两眼放光。今年3月,他被宁波诺丁汉大学录取,因为备战残奥会,目前只经历了一个月的校园时光。而这一个月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扇大门,“学校不大,但很精致。同学热情,氛围很好。”小时候,为了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爸爸带着他学习打乒乓球。如今,乒乓球让他找回了自信,他希望去尝试更多彩的人生。“为国争光很重要。但除了冠军的身份,我还想在学业上也有所收获。”

  毫无疑问,体育之于这些残疾人运动员,犹如一把开启希望之门的钥匙。打开这扇门,人们看到的是一段段自强奋斗的人生故事,一个个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身影。其中的启示和鼓舞,也是残奥运动独特的价值所在。

  相对于我国8500万残疾人群体,能够来到残奥会赛场、登上领奖台的运动员人数,毕竟少之又少。然而,残奥会的聚焦效应,让人们对整个残疾人群体投来更多关注目光,更深刻影响着人们心目中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

  我能!我也行!这是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他们需要表达与展示的舞台,需要证明与改变的契机,从这个意义上看,残奥会的“唤醒作用”不可替代。唤醒对生命尊严的重视,唤醒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唤醒对平等观念的理解。残奥会所彰显的,是全人类应当珍视的价值判断和精神财富。

  这样的唤醒,也使得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拼搏和付出,有了最好的归宿。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 薛 原摄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20日 15 版)
(责编:初梓瑞、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