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西昌工务段瓦祖线路工区

成昆之巅 保障安全(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  梁小琴
2017年02月06日08:0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巍巍大凉山,成昆铁路如巨龙般穿梭其间。在红峰站和瓦祖站之间、海拔2242米的“成昆之巅”是长达6300余米的沙马拉达隧道,这是成昆铁路的咽喉要道,而与生俱来的地下水发育、石质松软使这条隧道病害十分突出。

  1971年,成都铁路局组建瓦祖领工区,专门负责沙马拉达隧道一带的线路维护和病害整治。40多年来,这群普通的铁路人扎根深山,几十年如一日,在“千山鸟飞绝”的大凉山顶守护着成昆铁路,诠释着 “扎根山区、无私奉献、治山斗水、确保畅通”的“瓦祖精神”。2006年,因生产力优化调整, “瓦祖领工区”撤销了,调整为瓦祖线路工区、沙马桥路工区、沙马桥机队工区,工作划分更加明确,人员配备力量也更足,46名“瓦祖人”依然坚守,他们用坚守和付出温暖了大凉山。

  清晨,夜幕还未散去。凛冽寒风中,西昌工务段瓦祖线路工区班长黄安荣将棉帽严严实实地包住整个脑袋,只露出小半张脸,裹着臃肿的军大衣,带着对讲机和手电筒,和队友开始巡视沙马拉达隧道。

  春运期间,沙马拉达隧道停止一切施工,这是全年他们唯一能休假的时间。已扎根大凉山25年的黄安荣照例和几名队友留守值班,毕竟,春运是一年一度的车流最高峰,留下来,他才放心。上午10时许,巡道结束后从隧道出来,天已放晴,黄安荣马上解开身上的军大衣,享受这难得的好天气。

  “老书记”袁昌友,是第一代瓦祖人的代表。上世纪70年代初,20多岁的袁昌友被分配到瓦祖领工区沙马拉达线路工区工作。凭借过人的毅力和极强的适应能力,袁昌友很快成为这支队伍的带头人。“要带好职工队伍,必须稳住职工队伍,而且自己要先稳住。”1987年,袁昌友和支委们带头,铁着心把家迁到了“不毛之地”的大凉山顶。不久,又有8名党员先后在大凉山顶安家。

  “守护‘成昆之巅’,保铁路线安全就是保万家团圆,是我们全体职工的希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决心。” 黄安荣感慨地说。

  近几年,沙马拉达隧道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病害整治,比如更换支撑板等。今年春运前,他们更是加班加点维修,一天工作最长达12个小时,整天不见天日,他们戏称自己是“土拨鼠”。“施工时,噪音、油烟、尘土互相裹挟,我们个个脸上都是‘一抹黑’。只能看见眼珠子在打转,全靠声音辨识彼此。”黄安荣回忆工作时的情景。

  他们不仅仅要保障沙马拉达隧道的安全,还要经常辗转于西昌工务段管内各个大修施工点作业,承担自然灾害和事故抢险突击任务。现任沙马桥机队工长沈明理,已在这里工作15个年头。

  每天都是忙碌的,每天都是单调的,重复着清侧沟、铲岩土、刷油漆、搬杂物……收工了,坐在隧道旁边的山坡上,看着脚下绵延向前的成昆铁路上,一趟趟列车跨过安宁河,越过小相岭,飞驰向远方,就是“瓦祖人”最开心的时刻。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06日 09 版)

(责编:史雅乔、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