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摘编)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02月27日08:1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山东省诸城市青少年基地学生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太空。
  资料图片

  自2013年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以来,全国教育督导系统始终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据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规划,督促地方各级政府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不断缩小校际差距,提升教育质量,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基本情况 

  (一)完善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

  2016年,根据义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机制。一是完善督导复查制度。二是督促各地强化督导评估工作。三是强化问题导向,以评促建。四是完善督导评估工作手段。

  (二)对522个县进行督导评估认定

  2016年,全国共有26个省(区、市)544个县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要求,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再对通过材料审核的522个县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同时对广东和福建两省39个往年通过认定的县进行复检。共安排国家督学和专家789人次,随机检查学校5028所(含教学点588个,特教学校56所),召开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座谈会2194个,满意度网络调查问卷28.2万份,列举问题清单2702条,印发对受检省政府反馈意见26份,并在教育部网站公布。最终,有522个县达到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标准。

  截至2016年底,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市、区)累计达到1824个,占全国总数的62.4%。其中东部地区740个,中部地区556个,西部地区528个。继2014、2015年的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5省(市)外,2016年又有广东、福建2省所有县全部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湖北、安徽、山东、吉林四省通过认定县的比例均超过80%。

  (三)对已通过认定的1301个县进行监测复查

  为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防止均衡水平滑坡,对2013—2015年通过国家认定的1301个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第三次监测复查,监测结果显示,1301个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总体上略有提高。与2014年相比,2015年小学综合差异系数由0.420下降为0.407,初中综合差异系数由0.357下降为0.346;8项指标均值基本呈增长趋势,其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总量增幅最大,小学和初中的增幅分别为8.83%和11.38%。

  有10个省份的21个县出现较大滑坡,小学或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达不到标准要求,其中有3个县小学和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均不达标。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了对21个县及所在市、省的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约谈,向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整改通知,督促全面整改到位。

  (四)对未通过认定的县进行过程性监测

  为掌握未达标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态变化情况,依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以校际差距情况为主,对尚未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1200多个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过程性监测。整体上看,未认定县均衡水平明显低于国家标准、更低于已认定的1800多个县,实现均衡发展目标难度较大。进一步分析显示,中、西部地区分别有48.5%、54.51%的县尚未认定,将是攻坚难点地区;单看小学差异系数指标,尚有56.9%的未认定县达不到要求,比例较高,仍将是攻坚难点学段。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与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启动督导评估认定以来,各地用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累计投入2.73万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约20万所,增加2000万个学位,补充教师130万人,参与交流的校长和教师185万人次,有力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明确发展战略,落实政府责任

  各级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最大民生,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强化督导杠杆作用,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长远保障。

  (二)保障教育投入,实施精准扶贫

  各级政府努力落实“三个增长”要求,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同时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结合“全面改薄”资金,重点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实施教育的精准扶贫。

  (三)创新管理机制,城乡教师共进

  各级政府不断创新教师管理、补充、培训、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重点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倾斜。一是创新编制管理机制,灵活解决教师招聘和退出问题。二是创新教师补充机制,稳定教师队伍。三是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四是健全教师交流机制,推动城乡师资均衡。五是探索创新激励机制,增加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

  (四)着力攻坚克难,改善办学条件

  各级政府以“全面改薄”、标准化学校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补齐短板,抬高底部,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校际和城乡资源配置均衡水平。一是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二是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

  (五)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各级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特色办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一是探索联盟办学体制改革。二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三是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六)关注特殊群体,落实共享发展

  各地积极实施普惠政策,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为其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是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升学问题。二是多种形式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三是加强特殊教育保障力度。四是贫困生助学制度化水平和补助标准不断提高。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然未完全落实到位

  2016年,全国26个省(区、市)522个县参加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其中有8个省(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未落实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教育经费政策未落实到位现象,部分县个别学校资金缺口较大;二是未能实现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法定增长。

  (二)基本办学条件仍存在薄弱环节

  由于人口生育高峰、人口在某些区域聚集增速快等因素,尤其是主城区教育资源紧张,不同程度地存在班级人数超额现象;学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不足,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足在主城区较为普遍,部分学校存在功能(专用)教室配备不足等现象;部分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偏低,图书、计算机、实验用品等教学辅助用具、设备存在陈旧、配置不足等问题;部分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校园网建设、多媒体教室建设等滞后。

  (三)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中西部的部分省份和少数民族地区专任教师队伍数量配备不足现象较为严重,农村小规模学校按班师比配置教师政策落实困难。一些农村教师队伍老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学科结构性缺口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当比例的省份学校中尤其是音、体、美、外语、科学、信息等学科专业教师缺口严重。部分地区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滞后。

  (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资源使用率有待提高

  部分地方教育管理人员对国家政策不熟悉,信息公开意识薄弱,不能有效利用学校宣传国家为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做出的倾斜投入。现代学校制度尚未健全,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滞后,日常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课程改革工作意识薄弱,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学校已配备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学生利用率偏低。信息化资源使用率不高,信息化手段不能很好服务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

  (五)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教育及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部分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个别学校学生辍学率有抬头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关爱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措施不足,乡村少年宫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特殊群体学生教育机会未得到完全保障。部分寄宿制后勤人员、卫生人员缺乏,安保工作不够到位,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农村及偏远地区旱厕改造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一些偏远小规模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存在困难,企业供餐和食堂供餐成本过高,小伙房供餐存在卫生条件不达标难以获得卫生许可证等问题。

  四、对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保障经费法定增长,拓宽资源供给渠道

  一是落实政策法规,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二是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拓宽资源供给渠道。三是以公平发展为原则,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二)统一学校建设标准,实施城乡一体发展

  一是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要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结合“全面改薄”计划,加快改善不达标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城乡每一所学校每一项指标都达到省级办学条件标准。二是科学规划学校布局。要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所引发的人口变动对义务教育的影响,认真做好新一轮城乡规划,规划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构建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义务教育布局建设机制。在科学论证、满足就近入学需要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校布局调整。三是同步解决城区“大班额”和农村“空心校”问题。

  (三)精准补充教师队伍,重视学校管理改进

  要始终把校长和教师队伍能力水平提升和师资均衡配置作为工作重点。校长和教师是让硬件办学条件发挥作用的生产力,是缩小教育质量校际差异的核心要素。一是理顺校长教师管理体制。二是精准补充教师。三是全面提高校长和教师业务水平。四是始终坚持硬件软件并重的原则,重视学校管理水平提升。

  (四)推进巩固提升并重,全面提高均衡水平

  目前,全国各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已经形成三个群体,对于三类地区应采取不同要求。一是对未达标地区,要加大统筹力度,强化目标责任。对照备忘录和省政府规划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统筹管理,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二是对于新通过认定县,要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巩固均衡评估成果。要做好动态监测,建立健全监测和复查制度。三是基本均衡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率先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推进。一方面加大市级统筹管理,推动区域城乡、校际教育教学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另一方面应在更多指标上实现区域内校际均衡发展,尤其是在百姓关心、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上实现均衡发展。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27日 13 版)

(责编:史雅乔、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