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致教师》最可贵最真实的是什么

2017年03月10日08:5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刘习聪 “最美乡村教师”

  很多书籍把教师神化,塑造到高不可及的精神高度,而《致教师》一书把教师定位为普通人,这才是最可贵、最真实的东西。

  叶水涛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他(朱永新)特别重视亲情、友情、爱情在教师生活中的意义,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重视教师与校长的关系。每个教师都是社会的存在,必须有良好的心理调试能力,并能与同伴建立起一种真诚和信任的融洽关系,才能拥有生活的幸福。

  常生龙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长

  虽然我们常说教师“关起教室的门自己就是国王”,但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要加强团队建设,走共同体的发展之路。首先,从学科内部来看,知识是螺旋递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是一脉相承的,如果学科老师之间不能形成共同体,围绕共同目标和愿景来服务学生,就很难形成学科教学的一致性;其次,从一个班级来说,不同学科教师形成的团队,要围绕共同的育人目标向同一个方向上施力;再次,从一所学校、甚至国家教育的高度看,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形成专业发展的共同体。

  张贵勇 《中国教育报》记者

  一直很喜欢《教师月刊》里的“朱永新答”栏目。信件形式的一问一答,让人触摸到一种久违的时代印记。在给教师的回信中,朱老师谈得最多的是阅读,而阅读也的确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得教育学者钱理群曾说过,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读书。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

  高培 山东日照国际海洋城天台山小学教师

  我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个母亲。换个角度想,作为家长,把心爱的宝贝交给老师,除了知识,我更期望我的孩子在老师身上学到优雅、从容,学到生活的智慧和勇气,学会拥抱幸福。

  许丽滢 福建晋江市青阳高霞小学教师

  书里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对学生一视同仁?相信部分教师会心虚,不能肯定回答。其实在每个班级里,总有些孩子招人喜爱,有些孩子乖巧听话,还有些孩子不爱说话,特别是那些老是惹麻烦的孩子,很难让人喜欢。尽管教师们都同意应该一视同仁,但在不知不觉中还是表现出不一致。而朱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只要你相信孩子,孩子就会自信,孩子的不同,不能成为我们厚此薄彼的理由。”

  桂莹 北京教师

  在“教师的四重境界”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做让自己心安的教师。有人说,现在和家长沟通越来越难。可我认为,难就难在相互关系上。一年级的家长和一年级的孩子一样,对于学校生活都是陌生而好奇的,也愿意加入进来。因此在开学第一周,家长们也和孩子们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问。我根据家长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说明,对于个别孩子的情况单独沟通,和家长们共同度过“开学第一周”。就这样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社区运营管委会” 网友

  读过《致教师》后,我认识到我国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在对待“差生”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偏爱少数优等生,歧视“差生”,一直成为一些教师的教育“惯性”。在基础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不只是面向“中间”的多数,更不是面向少数优等生。我们只有特别关注和切实帮助“差生”,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责编:史雅乔、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