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孩子,你知道这是什么草吗?”(民生·民声)

曲哲涵
2017年04月21日14:4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们多亲近山水林田,从自然中获得快乐,让书本中的“自然”活起来,让“理论”上的环保动起来,让他们从心底珍惜自然的馈赠,这才是有爱有效的环保教育

  

  春风拂过,在草皮规整、广厦林立的大城市里,树下、阶边总会有一两棵不知名的小草,愣头愣脑地钻出地面。

  “你知道这是什么草?”每每问起女儿,她总是不耐烦地回答:“野草。”

  孩子生长在城市,尽管长假出游家人都找机会给她灌输关于土地、庄稼的知识,但到底是走马观花,已经读中学的她依然不识五谷,更别指望她能叫出马齿苋、鸭食草、荠荠菜和小根蒜的名字了。

  始终觉得,这是生活对她,对他们这一代城里孩子的亏欠。

  没有在田野里播下过种子,不曾去林中寻野果、蘑菇,没有捧过刚出壳的毛茸茸的小鸡小鸭,也没有在小溪里摸鱼钓虾……这样的童年,即使有iPad和漫画书,却少了撒欢的乐趣,也少了对四季的感识、对自然的依恋,以及对生命的温情关照和深刻理解。

  曾跟孩子感慨我家乡的树林被伐、溪流干涸、野兔野鸡绝迹,她虽然能基于课内外知识,得出要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结论,却没有感同身受,亦不似我难过、忧愤。这让我有一丝丝惶恐:当远方的河流、山谷不再是牵挂,他们面对环境问题,会不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要有桶装水、新风机,生活便可以持续?诚然,在改造自然、保护自然方面,下一代将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更强大的能力,可这能弥补对大自然情感疏离所导致的冷漠吗?

  爱护环境,从娃娃抓起。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观察身边的实践、翻阅媒体的报道,最直观的感觉是——目前对青少年的“环保教育”很多流于形式或者局限于书本。比如,幼儿园举行“热爱自然”的绘画比赛,中小学开展“留住乡愁”的诗歌、征文、手抄报活动,能够起到灌输理念、教习道理的作用,让孩子们有了“我该做”这根弦,不过,却未必能激发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之情,让“我要做”的念头深植于心。

  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办法在孩子和自然之间,连结起一条爱的纽带。

  要让他们在自然中获得快乐。虽然城里的孩子难以时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让他们撒欢也并不难:城市的公园绿植、校园的边边角角、社区的花圃树丛,不必全修整得规规矩矩、拾掇得干干净净,不妨留一些荒地、水塘,任其杂花生树、草长莺飞、虫鸣蛙叫,让孩子们观察蚯蚓松土、蚂蚁觅食,过家家、捉迷藏、打游击,游戏嬉闹。

  要让书本上的“自然”活起来。生物课不一定非得有板有眼,可根据四季时令讲讲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也可以让大家分头行动,用实物标本来完善“纲目科属”的分类;有条件的还可以把课堂搬到郊野森林,让孩子们边走边看边学习;家庭、社区也尽量创造条件,给孩子辟出一小块园子种些花卉果蔬甚至养一些小动物,观察体会生命的美好……

  要让理论中的“环保”动起来。河水中有哪些有害杂质?能否用物理或化学手段过滤?你能画出设计图或者做一个简易装置吗?对于塑料的降解,你有什么好主意?怎样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这些话题都来自生活,引导孩子投入其中,不仅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是对其社会责任感的塑造。

  如此有爱的环保教育,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珍惜自然的恩赐,领会天地万物息息相关的道理,懂得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实,还须有花繁叶茂、水绿山青;“宜居”不只意味着人类有洁净的空气和水,还要有鱼翔浅底、鹿鸣幽谷……

  美国女孩莎拉从小就爱观察大自然,5岁起就摆弄瓶瓶罐罐,17岁的时候,她因成功从海藻中提炼石油、使生物能源研究有重要突破而获得总统表彰,她的成长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让孩子们走向大自然吧,让“绿色梦”润物无声,深深地扎根在他们心中,让他们走到天涯海角都不忘那份美丽乡愁、那处心灵的栖息地。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21日 17 版)

(责编:史雅乔、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