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母爱不曾走远--在大别山脱贫攻坚一线的妈妈们【4】

张端
2017年05月15日08:18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安徽潜山县巍岭乡杨河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刘和平(右)在岳西县城与儿子方贞强合影(5月11日摄)。她们是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女干部,也是给予孩子爱与温暖的母亲。为了扶贫这个共同的“使命”,她们不能经常陪伴在儿女身边,但母爱不曾走远。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位于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安徽岳西、潜山等国家级贫困县,感受几位妈妈在扶贫路上的点滴母爱。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安徽潜山县水吼镇三里村地处天柱山西北角,离县城有八十里路,与岳西县交界,是典型的山区村。

  近年来,三里村党支部书记汪义琴结合实际带领贫困户发展中药材、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同时还利用扶持资金开展畅通工程,修好村路,为发展乡村自驾游、农家乐创造条件。

  对于扶贫工作,汪义琴不敢有丝毫懈怠:白天村民在地里劳作,她便晚上走访贫困户,对于去年脱贫的24户村民汪义琴还要继续跟踪关注。“走访只是手段,最终要能给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利益,让贫困户家里产生变化。”汪义琴说。

  汪义琴的大女儿在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读书,小女儿在潜山县城野寨中学上高一,丈夫在深圳打工,汪义琴在家除了干农活,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

  每周日,如果村里没事,汪义琴会骑车一个多小时下山去看小女儿徐可,给她改善伙食,问问学习近况,顺便把衣服带回家洗洗,还定期给大女儿寄零食和家乡特产。

  “哪个孩子不希望父母在身边呢,我会尽可能地去关心女儿。”有一次小女儿徐可感冒了,给汪义琴打电话,当时村里有事抽不开身,她没法去看望女儿。第二天,汪义琴还是放心不下孩子,请了假去学校,正好遇到村里修路炸开山石,堵了路,汪义琴便翻过石堆,步行到镇上坐车去见生病的女儿。徐可没想到妈妈会出现,当时就扑向汪义琴的怀里。

  “扶贫工作很艰辛,但我要对得起每一天;孩子虽然不在身边,但心里的挂念一直在。”

  “辛苦指数”换“幸福指数”

  自从参加扶贫工作之后,郑黎明只能通过手机和1岁多的女儿视频交流,忙的时候母女俩的对话更是简短。

  郑黎明是安徽潜山县官庄镇扶贫办副主任,2016年底她为了更好地投入到组织安排的扶贫工作中,“狠下心”给刚满周岁的女儿断奶。

  “以前搞妇联工作,时间相对灵活,晚上可以搭便车回县城家里与孩子交流,周末也能经常在家陪伴女儿,现在只能利用午休时间和女儿视频,了解她的生活情况。”郑黎明说。

  郑黎明所在的官庄镇目前有1876户4895人尚未脱贫,她负责的平峰村是镇里贫困人口最多的村子,今年拟脱贫215户573人。“一开始没想到扶贫工作这么复杂,加班加点成了常态,当背奶妈妈对我来说也不现实,工作起来根本没法顾及女儿。”

  “女儿目前由我母亲带,老人家身体不是很好,有一次我母亲发烧,孩子也生病,一老一小同时出状况,当时自己手头上的工作没法丢,能做的只有电话问候一下她们,心里挺内疚的。”

  郑黎明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以前认为父母给我的爱理所当然,现在自己做了母亲,才知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希望以后能多点时间陪家人。”

  平峰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赵代群这样评价郑黎明,“进入角色快,能吃苦,沉得下去,对贫困户有耐心、有爱心,对于诸多脱贫攻坚政策,她都能向贫困户细致地解释。”

  作为一名扶贫女干部,郑黎明觉得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贫困户的幸福指数,很值得。

  孩子是我心里的“暖男”

  一提到孩子,刘和平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她告诉记者,自己对儿子心存愧疚,没有好好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

  2012年,抱着尝试的心态,刘和平从县城来到安徽潜山县主薄村挂职。2014年10月,因为考核成绩突出,挂职结束的刘和平从潜山县交通运输局选派到巍岭乡杨河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刘和平说:“原本想着3年挂职期结束,可以回县城好好陪伴准备上初中的儿子。当时得知要驻村扶贫,心里还有些纠结,但一想到可以继续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就没再犹豫了。”

  “初到杨河村,最直观的印象是相较于邻村,这里空间上虽然只隔了十几里路,时间上却仿佛隔了十几年,产业空白,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扶贫期间,刘和平利用选派干部的优势,与县交通运输局等单位联系取得支持,让杨河村以全乡最快速度完成了村级通组水泥路全覆盖。

  扶贫期间,刘和平带着村两委到县内产业发展较好的乡村蹲点,了解兄弟村的产业发展模式,找准适合杨河村的特色路径,带领村民发展茭白、油茶等产业。去年杨河村103户366人脱贫,实现贫困村出列。

  下一步,刘和平还构想着利用发展集体经济的资金与企业合作,开办“脱贫工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解决稳定就业的问题,同时引导村民进行产业升级。

  在村里扶贫的日子里,刘和平每天早晨都会电话叫儿子起床,用这种特有的方式表达关爱。“我和孩子之间就像朋友一样,他觉得我靠谱,特别喜欢和我交流。遇到我生日,儿子还会用零花钱给我买礼物,在我心里他就是‘暖男’。”

(责编:史雅乔、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