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村里修了条更宽的路(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蹲点话脱贫)

本报记者 顾仲阳
2017年05月26日08:3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黄河沿岸的内蒙古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这几年变化很大:自治区在农村牧区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十个全覆盖”,市里对贫困户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现在村里已经看不到土坯房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

  盖了房子修了路,但农特产品却一直卖不上价,村民们很是着急:肉价从每斤30元一度跌到15元,葵花籽从每斤5元多跌到不到2元,特甜葡萄4元一斤还不时滞销……路修好了,咋还富不起来?

  昌汉白村共有832户、2218人,2016年全村还有贫困户165户。年轻的第一书记杨恒认为,昌汉白村脱贫少修了另外一条“路”:电商之路。

  起初,不少村民不太看好杨恒的提议:寄、收快递都要到黄河对岸的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电商离我们太远了,用它来扶贫能行吗?

  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去年国庆节,昌汉白村党支部电商扶贫服务中心成立,由杨恒牵头,具体推进电商平台建设。

  一群门外汉不断摸索,先后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建立了红色农特微商城。“创建前期连工资都没有,身边不少人还质疑,微商城一度推倒重建,但我们最终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这条创业新路虽然很艰难,但乡亲们那一颗颗想改变贫困的心让我们坚持了下来。”回首电商平台建设历程,杨恒有感而发。

  就这样,小乡村跟大市场挂上了钩。“村里引导我们种制酒葡萄,去年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了500斤自酿葡萄酒,卖了7500元,比种粮食收入增加了好几倍。”贫困户贾树珍喜不自禁地说。

  卖得更俏的不只是自酿红酒。“有订单要一头猪,赶紧联系村民收购。”“你家红枣不错,我们帮你销售吧,每斤贵1元钱。”“以后你养的红公鸡我们包销,每只多给你20元,一年也能增加好几百元收入呢。” ……电商扶贫服务中心开张后,营销部部长张海燕忙得不可开交,中心的团队成员随时都会留意帮贫困户解决销售难题。

  成立没几个月,村里的电商平台销售额已达8万元。目前,所有贫困户的收入水平已经超过贫困线。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昌汉白村的电商平台不只是“买买卖卖”那么简单,它俨然成为村里的人才市场和便民服务中心——

  贫困户朱占彪的儿子朱庭去年退伍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得知电商扶贫服务中心能给推荐就业,他主动报了名。如今,他在内蒙古终点物流公司做市场推广,月薪3000多元,全家顺利脱贫;通过与快递公司、通信公司、医院、银行等开展业务合作,电商扶贫服务中心逐渐承担起便民服务事项。办理新农合报销的贫困户郭银说:“以前要坐车到160多公里外的杭锦旗去报销,来回得两天,现在在家门口十分钟就能办好。”

  一头连接新型经营主体,一头连接贫困群众,杨恒坦言,电商扶贫服务中心以盘活农产品销售为核心,并且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更多的增值收益,更快脱贫致富。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26日 01 版)

(责编:史雅乔、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