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四点半的约定

2017年12月07日08:42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本报记者 高健

冬日的北京,还不到晚上7点,天就已经黑透了。大兴区枣园社区服务中心,只有一间屋子还亮着灯。屋内整齐地摆放着课桌椅,墙上贴着五颜六色的宣传画和孩子们的照片,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正在课桌前看书,旁边坐着位慈祥的奶奶。

黑暗中,一名身着红色羽绒服的男子快步跑上台阶,推开屋门,口中吐着哈气,“宋老师,真不好意思,我又来晚了。”

说话的男子叫董云飞,在枣园小区附近一家摄影工作室上班。一年多来,这样的“迟到”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

“哈哈,没事儿没事儿,你再晚点儿,我就把昊森先带回家了。”奶奶边说边笑着起身,帮小男孩收拾书包。

一年前,董云飞说啥也想不到,自己刚刚上一年级的儿子董昊森在放学后能有这么个踏实地儿呆着。

董云飞老家四川,来北京打拼已经有十多年了,自己做摄影工作,下班时间跟着客户走,没早没晚,妻子在一家广告设计公司,加班更是常事儿。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儿子上学后,谁来接孩子放学成了问题。附近一些居民楼里的托管班收费不低,自己来接孩子肯定影响工作……董云飞左思右想,也没个好办法。

送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校园门口收到的一张传单让董云飞眼睛一亮,“尊敬的学生家长,您好!针对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问题,枣园社区继续开展‘爱心4:30’服务项目,居委会已招募志愿者,在下午3点到6点对有此需求的学生进行集中照顾,指导学生写作业,并开展趣味活动……”

可再往下一看,董云飞顿时没了精神,“此项目主要服务对象为在社区居住的,下午3点钟放学后无人照顾的1-3年级学生……”自己不是社区居民,还能送孩子来吗?旁边发放传单的社区工作人员看出了董云飞脸上的疑虑,一番解释、沟通后,工作人员当场给了董云飞肯定的答复,“没问题,您把孩子交给我们吧。”

于是小昊森也和枣园社区其他小朋友一样,有了一张接送卡,上面贴着他的照片,还写着个人信息。每当放学,“爱心4:30”的志愿者都会准时从校门口把孩子们接到社区服务中心的教室,放下书包,喝口水,吃点水果小点心,孩子们稍事休息就开始在义工老师们的陪伴下做作业。

“爱心4:30”结束时间说是6点,但董云飞因为工作太忙,时常没法按时赶到。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工作室业务多,拍照经常持续到下午五六点钟,有时候加上堵车,更是没准点儿。但不管董云飞到得多晚,“爱心4:30”的教室里,总有一盏灯,一位老师,陪伴着昊森。每次迟到,董云飞都是满心愧疚,但迎来的都是老师们一张张温暖的笑脸。

“他们看孩子的表情,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董云飞说,我们离家在外,老人不在身边,“爱心4:30”的志愿者给了我们亲人一样的温暖。

被枣园的志愿者们感染着,董云飞也加入了社区活动中来,发挥摄影特长,义务为居民们服务:社区开年会,他忙前忙后拍照留影;心灵呵护服务队要年终总结,他帮着队员们做PPT、小视频;看到社区老年人多,他上门给老人拍“金婚照”……甭管工作多忙,社区有事儿,他总要挤出时间来帮忙。

如今在枣园,董云飞已经是大伙儿眼中的明星志愿者,他还在社区开设了摄影班和书法班,义务教授居民。虽然没住枣园,董云飞说,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一员。

(责编:初梓瑞、庄红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