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母亲谈出行方式的变化

曹雪彤
2018年10月10日16:34 | 来源:未来网
小字号

  我的母亲是七十年代生人,她置身于历史发展的洪流中,亲身经历了中国交通工具大发展的40年。从无到有,由慢变快,她以个人的视角,体验出行方式的变化,感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悟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一

  1973年,母亲出生在哈尔滨市平房区的一个工人家庭里。七十年代初,物质条件还极度匮乏,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普遍较低,那时,母亲出行还基本要依靠步行。母亲常说,她小时候要步行1个多小时到附近的相对比较繁华的区域去赶集,每到赶集母亲便会向大人要一毛钱,和小伙伴们一起走着去。十几里的路走下来,往往脚上踩出几个大血泡,虽然只能享受到五分钱的瓜籽和五分钱的冰棍,但母亲仍然乐在其中。如果想买到更多更好的生活用品,就要到市区里去买,那真的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因此,母亲小时候很少有机会能去哈尔滨市里玩。偶尔会坐一次公交车,但由于当时道路建设状况较差,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各种交通工具的运用在我国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所以出行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那时候,母亲多希望能有一种交通工具的出现来代替步行,又方便又快捷,能满足自己去市区游玩和购物的愿望。

  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道路建设开始起步,交通工具也开始广泛运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出行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母亲犹记得她拥有第一辆自行车是在1981年。那个年代,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拥有一辆自行车的地位无异于现在拥有一辆私家车,她那时激动与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那是一辆藏蓝色的上海永久牌自行车,粗重的车杠使它显得有些笨拙。但这并不影响母亲对它的喜爱,要知道这辆自行车可是来之不易,原来——那时的技术还不甚发达,自行车产量较小,所以买车和买粮油副食一样,都要凭票供应;而每个工厂每年也只有十几张买车的票,只有表现较好的工人才能得到,能有幸分到票的人自然不多。母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学的时候第一步是学“站车”,左脚站在自行车左边踏板上,右脚在地上使劲往后一瞪,靠着惯性,车子会往前滑一段距离。然后学“掏腿”,因为身高不够,脚踏板踩不了整圈,就半圈半圈往前蹬。骑熟练之后终于可以上车了,但是腿不够长够不着踏板,不能坐在车座上,只能跨过横梁站在踏板上。这些动作看上去都特别滑稽,不过那时候妈妈乐此不疲,这是母亲那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从此她上下学都是骑车往来,偶尔还能去些远一点的地方。不过,热闹与繁华的哈尔滨市里对她来说还是有些遥远。

  虽然遥远,但有一次疯狂的举动让她记忆犹新。那是她15岁时的端午节,很早之前,她便听说市里会举行一场隆重的赛龙舟大会,于是满心期待。平房区交通不便,相对闭塞,节日将近,可母亲还是没有想好该如何到市里去。而后,她与三五好友讨论了一番,最终决定骑车去!

  赛龙舟大会是在端午节那天的凌晨四点准时举行。为了安全,母亲与朋友决定在前一天早些出发。前一天下午,他们便都带好干粮、咸鸭蛋、水,集合出发。由于不识路,几个人跌跌撞撞,一路上不断地问路,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彼时,天已大黑,场地内人山人海。他们几人选好位置坐下,便等了一夜——直至次日凌晨四点,终于看上了满心期待的赛龙舟比赛。热闹与开心之后,几人又迅速出发,直奔学校。

  赛龙舟比赛固然精彩,但更让母亲难忘的恐怕是有些“坎坷”的自行车之旅吧?从前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的市里,如今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可见交通工具的变革,出行方式的变化,给人们平淡生活中带来极大的不同。

  80年代末,摩托车作为一种时髦的代步工具,飞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它的方便、高效、省力等优点风靡中国一段时间。母亲说,她小时候特别羡慕骑摩托车的,那感觉比现在开奔驰宝马还要好。母亲上中学时,姥爷的同学来家里做客,他骑着一辆红色的摩托车,是托朋友花1900多元在广州买的一台免税的铃木牌摩托车,他骑着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特别帅气,引来了多少羡慕的目光。那天下午母亲想让叔叔骑着摩托车送她去上学,磨磨蹭蹭半天不出门,叔叔看出了母亲的小心思,于是送她去学校。到了校门口下摩托车的时候,好多同学回过头来看她,当时觉得自己可神气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曾经作为主要出行工具的宠儿也会被慢慢淡忘。它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安全性差,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等。这时候,人们对一种更安全更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希望也更迫切了。

  三

  到了九十年代,母亲大学毕业后便被分到北京来工作。作为首都,北京与平房区相比,交通自然便利了不少。95年,母亲第一次坐地铁,那时地铁还只有环线和一号线两条线,但它的方便与快捷却让母亲感到无比兴奋。也是这年,母亲第一次打出租车。黄色的车身上印有TAXI的标志,令人耳目一新。因为有了出租车这种出行方式的选择,她可以直达市内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而不必倒车,省去了很多麻烦。

  刚工作的这几年,母亲很想家,所以一到假期就会乘火车回哈尔滨。那时火车还没有普及,班次也很少。每次回家的头天晚上,她都要去火车站排队买票。由于买票的人多极了,很多人便会自己准备小马扎,累了就坐着歇一会;与现在相比,可谓辛苦极了。购票大厅摩肩接踵、人声鼎沸,母亲带着对家乡的想念与对回家的期盼,排队一整夜——不知是怎样一副光景。

  次日,母亲登上火车开启回乡之旅。然而,这终将是段漫长的旅程。那时火车还是绿皮的,一出发便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噪声。与现在相比,火车的速度很慢,且中途停靠站多,从北京到哈尔滨竟要20多个小时的车程。那时的火车并没有卧铺,只有硬座——在那20多个小时里,母亲能做的也只有望向窗外、望向远方单一的景致,或是偶尔闭目养神。但是她并不能入睡,一方面是因为对家浓烈的思念,另一方面也是老旧绿皮火车不舒适的环境和条件。经历一整夜,火车才终于到达。当在站台看见姥爷的身影时,母亲长途旅程所带来的疲倦也就消失大半了。

  后来,母亲和父亲也曾一起回过父亲的老家——一个偏僻的小县城。从北京到县城总共需要两天两夜,先是坐火车用去一天一夜,接着又是一天一夜的客运大巴。大巴车所经过的山路十分陡峭险峻,号称“三十六拐”,还时有交通事故发生。由于路途遥远,火车经常晚点,他们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更长了。一次,父母回县城过年。他们提前了好几天出发,可是大巴行驶了一段时间之后,传来了大雪封山的消息。无奈只好先在附近住下,等到雪停了,道路清扫干净之后才又出发。辗转过后,终于在除夕当天晚上八点才到家。

  落后的交通让回乡之旅变得如此坎坷,它使在外打拼的游子之心漂浮不定。不过如今好了,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和高速公路已通,母亲回老家只需要七八个小时即可,想要回父亲的家乡也只需11个小时。高铁的舒适、安全和准时,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出行选择方面的不二选择。从此也让当年春节回家过年时候的艰难旅程成为历史。2017年国庆期间,母亲带领全家到上海游玩,往返都是乘坐的复兴号高铁,时速达到每小时350公里,让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高铁速度”,确实让人倍感自豪。现在人们已经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买票了......

  四

  千禧年之后,中国的GDP连年增长,科技水平也不断提高。曾经在路上罕见的小轿车,如今也逐渐多了起来。从红旗到一汽再到大众、丰田、现代;从国产到进口,小轿车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多。2004年,母亲为了接送我上幼儿园,花了七万八购买了第一辆小轿车:白色富康。这辆车带给我们家极大的便利,也省去了平时出游的很多麻烦。如今,城市交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一辆私家车,甚至拥有两辆或三辆车的家庭也不在少数,私家车已经成为大家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2012年,为了接送我上学方便,我家又买了第二辆车,父亲母亲两人各开一辆。周末和节假日我们经常出去自驾游,感觉特别棒。

  就拿买车来说,更多地考虑实用性和节能环保,低油耗的车型特别受欢迎。母亲也参加了几次环保志愿者活动,开始认识到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压力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开车的时候踩油门儿就没有以前那么紧了,平时上下班能和同事拼车就尽量拼车,出门逛街能不开就不开了。母亲整天给父亲上环保课,动员绿色出行,现在公交车和地铁都方便,父亲上下班都改坐公交了。随着绿色出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自行车重新成为人们的宠儿。

  现下,共享经济流行,“共享单车”这一新模式,既是创新,也是回归,它解决了人们常说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出行时经常会选择共享单车,母亲说,仿佛又找回了儿时的感觉……

  坐飞机出行一直是母亲压在心里的梦想。小时候能够看到飞机从天空飞过,也会让人高兴一阵。上大学时的一次近距离看飞机的经历,让母亲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93年夏天,舅舅当天下午坐飞机回北京上班,母亲为了看飞机去机场送他。舅舅过了安检口之后,母亲就到停机坪的篱笆墙外近距离兴奋欣赏着一架架飞机的起起落落,直到天黑。当母亲想着要回家的时候,才发现已经错过最后一班到平房方向的机场巴士,没有办法,母亲只好给姥爷打电话,找车把她接回来。这件事现在想起来,还会让人忍俊不止。

  母亲直到在我四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坐飞机出行。我与母亲第一次乘飞机是去南京游玩。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我们对飞机场上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起飞、降落仿佛就在一瞬之间。这次不同寻常的空中之旅,让我们对飞行有了更多的期待。随着中国人走出去的步伐愈发频繁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机场也变得忙碌起来。小学、中学的寒假和暑假,母亲会带我出国去世界各地旅游,游览名胜,开拓视野,让我“开眼看世界”。如今在北京的南部大兴区,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机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到明年底,也就是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就会正式投入运营,到时北京就变成了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世界城市,让我们与世界各地的交往就会变得更加便利,也会更加助力母亲和我走出去看世界的脚步!

  五

  从母亲的回忆中,我感受到了中国这四十多年以来交通方式的巨大变迁。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中国交通的变革似乎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的变化。我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说每个人都处在历史的洪流当中。想想确实如此,因为今天一旦过去,便成为了昨天,成为了永远。所以,即使是“渺沧海之一粟”的母亲,从她的描述中也可看出历史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曾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以个人的视角观大变局,出行方式的变化尽收眼底。如今,中国还在不断发展,世界还在不断发展,我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便利的出行方式出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附录

  为了本次的写作,我特意采访了我的母亲。从她的生活经历中我可以深刻体会到出行方式变化所带给她的幸福。同时,通过采访,我也了解到了很多从前不知道的旧事。比如交通的闭塞,自行车的来之不易。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调查研究历史问题能力的提升。为了挖掘母亲所知道的历史真相,我需要事先设定问题,问题的优劣直接影响了访谈的质量。因此我搜集了一些访谈的资料以便提出合理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对历史真相的发掘,我有了一些自己的领悟。

  另外,这篇历史写作让我学会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历史。以往我们对于历史,总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过于宏观的角度进行学习,而对于历史细节把握较少。这就使我们落入只知其表,不明其里的圈套。其实,细节十分重要,毕竟历史就是由成千上万个细节拼凑而成。因此,从细节的角度看待历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视角。它能让你对一个历史事件掌握得更透彻。因此这次,我采用了以个人视角看待宏观历史发展的方法,通过采访妈妈,了解出行方式的变化给人们带到来的最真实的感受。再从个人的视角扩大,逐步上升到大环境的层面,看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在这个“缩放”的过程中,我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就更深入了。

  最后,谈到写作前后我对历史态度的变化,自然是更加严谨。因为我相信,只有以敬畏的态度看待历史,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所在。

  被采访人:杨晓梅 

 

(责编:初梓瑞、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