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北京中关村举办国际医药人工智能大会

胶囊机器人 诊疗当助手

本报记者  刘文波
2018年10月25日08:4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10月19日—20日,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医学工程暨国际医药人工智能大会在京举行。大会以“前沿、精准、融合、发展”为主题,聚焦国际医药创新资源和要素,包括孵化经验分享、中外医学转化成果展示、重大项目合作签约、论坛演讲交流等内容,是2018年中关村创新创业季活动的亮点之一。

  医药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细胞手术微型机器人、医学影像数据平台、糖尿病微型人工胰腺技术、医学诊断4.0……多项前瞻性中外医学科技创新转化成果在大会现场展示,可见当前医药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据介绍,“医药+人工智能”主要体现在医疗机器人、智能药物研发、智能影像识别、智能诊疗、个人健康管家等领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冯林教授近年来主持细胞手术及微型机器人的加工制造和运动机理研究课题,课题组正在做的胶囊机器人,利用无线供电和VR、AI技术,能够附着在人体腔道之内,把人体内部胃或者直肠、小肠内部的照片精确传输出来,让医生更可控。未来微纳米机器人则有望进入人体血管里、腔道里,实现疾病检测以及超微创手术。

  北京安德医智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曹颖介绍,今年6月30日,一台智能机器和来自于海内外25名神经系统影像方面的专家,就诊断脑部神经影像进行PK,结果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和66%。

  北京小乔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李沛桥说,他们研制的“药师小乔”是一款应用于药店的智能机器人,依靠强大的人工智能和专业的药学服务能力,可以在药店销售中代替店员完成专业服务工作。

  大会主办方现场与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瑞典、马来西亚及国内相关医药公司和机构,就用于药店的执业药师智能助手小乔机器人、区域医学影像数据、特异性白细胞分离术治疗等10个重大项目进行了合作签约。

  中关村崛起医药产业

  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邹颖介绍,自2015年10月创建和被认定为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来,不断提升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围绕民生健康和以精准化、个体化、可再生为代表的未来医学发展,打造企业运维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和医药专业服务公共平台。中心吸引了国内外数十项国际医疗、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高端技术项目成果落地,包括解决危重病人呼吸监测的纳米呼吸监测系统技术、临床医学应用中急需的芯片及传感等技术、微创耳膜修复技术、心电大数据远程分析服务平台技术等。

  中心为不同发展阶段药品、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孵化全链条服务。设立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平台,已达成投融资金额3.7亿余元。建成了区域细胞制备中心,解决细胞制备的安全性和可控性问题,为企业提供细胞资源、仪器设备、临床检验检测等相关服务。医药专业注册认证服务平台提供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和毒理实验等服务,已帮助100多家企业顺利完成临床及产品注册。

  截至目前,中心已引进高端人才创业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成熟型创新企业等200余家,引进海外归国人员、教授博士等高端人才270余人,取得知识产权数量达千余项,产业链涵盖生物制品和诊断试剂研发、功能性食品研发、互联网医疗、医药健康服务、医药产业投资、医学工程研究等,初步形成多领域、多业态集聚发展的模式。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5日 16 版)

(责编:初梓瑞、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