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四川绵阳积极探索社会组织扶贫新路径

记者 王学军
2018年11月07日08:31 | 来源:慈善公益报
小字号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重视和调动社会组织力量,增强社会组织扶贫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社会组织扶贫新路径,有效发挥了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的科技城,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虽然不属于全国性深度贫困地区,但所属的秦巴山区、龙门山高山区、丘陵旱山区个别乡镇仍然处于较为贫困状态,全市“插花式”深度贫困人口为数不少,个别地方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教育、卫生、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尚不完善,群众生产生活不方便,脱贫致富门路少,帮扶难度大。近年来,绵阳在提倡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驾马车”并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的情况下,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脱贫攻坚行动中来,成为政府扶贫的重要补充。以参与性发展产业、公益性关注弱势群体为基本工作方法的社会组织,在贫困地区积累了丰富的以赋权为主体的参与式扶贫操作经验,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成立社会组织产业联盟。绵阳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联系广泛、人才聚集、信息灵通的优势,积极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由不同领域的农业社会组织组成专业联盟,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和抱团发展能力,与贫困户利益连接机制,有力推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目前,农业、林业、供销、扶贫、农促、农业论坛等6大联盟、26个社会组织入驻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涵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5000多个农业经营服务单位和科研院所,初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社会组织集约化平台。服务中心为各类农业社会组织提供技术培训、资源整合、项目对接、市场开发等服务,组织开展各种技术培训30多个班次,培训农业大户、脱贫带头人千余人,进一步增强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能力。

  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综合服务信息网络。绵阳市探索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完善社会组织信息化服务中心,坚持走“互联网+农业社会组织”的路子,组建农社网、草根物流网等6个网站集群,即时提供涉农信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拓展扶贫渠道。创新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构建起可靠有效、公开透明的扶贫信息化平台,将“中国社会扶贫网”作为社会扶贫特别是实现社会资源与贫困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抓手。

  此外,还大力引导社会组织搭建爱心公益平台,实现贫困人口与爱心组织精准对接。一是发挥慈善组织作用。慈善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发挥资金募集灵活的优势,各级慈善总会和基金会依法募集资金,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二是志愿服务暖民心。积极组织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调研、支教助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创业引领等扶贫志愿活动。三是智力帮扶增民力。各类行业协会和专业性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技术培训和创业讲座,并面向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提供资金、技术、渠道等支持性服务,增强“造血”功能。四是结对帮扶办民事。以社会组织党组织为引领,与贫困村结对子,帮助贫困村挖掘脱贫着力点,让贫困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2016年以来,全市共有1100余家社会组织通过产业帮扶、慈善捐赠、项目扶持、志愿服务、商贸帮扶、智力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精准扶贫,参与扶贫率达到36%,帮扶困难群众12余万人次,共计投入资金7800余万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300余个,在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推广、民生保障以及解决贫困户脱贫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责编:初梓瑞、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