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慈安桥:精准脱贫路上的一道道亮丽彩虹

2018年12月08日21:44 | 来源:慈善公益报
小字号

  慈安桥:精准脱贫路上的一道道亮丽彩虹

  ——21年陕西共建慈安桥4255座 惠及群众200余万人

1.jpg

  图为安康市石泉县后柳镇慈安桥。袁 粒 摄

  慈善公益报( 胡运森 孙 博 本报记者 钟 伟) 古人云:“修桥补路,增福添寿。”今人说:“要想富先修路,要长寿就修桥。”

  中国西部版图中风景秀美的秦巴山区,却是全国6大连片贫困地区。这里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每遇雨水洪灾、沟河暴涨,给山区村民生产生活、孩子上学行路带来诸多困难。实施慈安桥项目成为帮助当地民众改变生活、摆脱贫困的主要路径。

  《慈善公益报》记者从陕西省慈善协会获悉,21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陕西省慈善协会会同全省各市县慈善会共募集善款4.58亿元(其中省慈善协会通过政府购买及社会募捐2.07亿元,各地政府配套支持及村民自筹2.51亿元),共建成慈安桥4255座,惠及群众200余万人。慈安桥已成为陕西山区精准脱贫路上的一道道亮丽彩虹,一座座慈善地标。慈安桥打通了全省农村道路交通的“最后一公里”,被群众自心底誉为便民桥、爱心桥、连心桥、救命桥、致富桥……

  慈安桥的缘起

  慈安桥,三秦大地最具影响力的慈善品牌项目,起因于陕南秦巴山区山重沟深、雨丰河多,住居分散,造成了当地群众出行难、山货销售出路难等困扰人们生产生活的巨大问题。在乡村之间的河道上修建便民桥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据陕西省慈善协会工作人员介绍,为推动实施慈安桥项目,省慈善协会采取多种措施,广开筹资渠道,包括吸引境外资金投入等等。2008年,受“5.12”汶川地震影响,秦巴山区的乡村道路与桥梁严重受损。省慈善协会在做好赈灾工作的同时,仍然坚持筹款资助建设了51座慈安桥。2009年又筹资建成慈安桥133座。

  在省慈善协会的感召下,许多爱心企业与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捐建慈安桥。北京市慈善协会捐资40万元,美国角声基金会捐资20万元,资助陕南灾区建造慈安桥24座;中华慈善总会捐资300万元,资助陕西地震灾区建造慈安桥100座;澳门友人吴仕明等爱心人士捐资470万元,建造慈安桥131座;全国人大代表、延安王家坪实业集团董事长王西林捐资347万元建造慈安桥136座;陕西420多名书画家义卖字画,建造慈安桥200座;陕西高速集团捐款500万元,建造慈安桥50座……近年来,省慈善协会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造慈安桥3000余座。

  慈安桥项目是省慈善协会的一项慈善工程,更是参与扶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为使项目实施工作规范化,省慈善协会制定了《慈安桥项目实施办法》,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坚持每年初下达计划;明确分工,落实各级责任;严格按照计划落实资金,不留缺口;坚持实地勘察确定桥址,签订项目实施协议书;建成后逐桥检查验收,建立项目建设档案及慈安桥项目数据库。

  慈安桥的福报

  慈安桥项目作为陕西省慈善协会坚持多年的品牌项目,因持续不断地实施,取得了良好效益:改善了受助地区行路难的状况,群众冒险涉水渡河现象基本消除;方便了学生上学,确保了学生行路安全;支持了受助地区群众的生产经营,解决了当地农副产品的流通问题,加快了村民脱贫致富步伐;通过慈善捐赠及群众集资建桥,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普及了慈善理念,推动了慈善文化。

  在平利县申家沟村,由于县河的阻隔,全村251户1000多人住的尽是土坯房。2010年,村里修建了一座慈安桥,现在家家户户有了摩托车,6户人家还买了小汽车。全村组织了3个施工队,有26名青年在镇上石粉厂、粉磨站就业,村里已有200多户盖起了小洋楼。

  岚皋县四季镇头桥村杨家院子尽管靠近公路,但因长年不断流的四季河水阻隔,30多户农家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下。1998年,这里修建了慈安桥,杨家院子在全县率先建起了旅游示范村,村民王三翠于2002年办起了首家农家乐,每天接待量最高时达600多人。

  1998年,紫阳县联合镇修建了一座横跨任河的钢架吊桥,方便了11300多名群众出行和700多名学生上学。2000年7月,该乡遭受了特大暴雨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公路被毁,仅剩下这座慈安桥成为唯一的生命通道。许多灾民从这座桥上死里逃生,方圆数十里的干部群众和救灾官兵以及各种救灾物资都从这座桥上通过,慈善桥成了名副其实的“救命桥”。

  慈安桥项目因其功德与作用,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各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因此荣获中华慈善奖。慈安桥建设被各级政府纳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设新农村范畴。

  如今,走在秦巴大地青山绿水间,时而见到各式各样的慈安桥,恰是百花齐放,百桥争奇。钢丝吊桥、平板桥、石孔桥、水泥桥……在这一道道彩虹般的慈安桥上,年轻人开着满载山货的汽车进城赶集;孩子们背着书包,带着灿烂的笑容跑向学堂;老人们在桥上缓缓踱步,不时停一停看一看,感受着夕阳之下的美景,感谢着带给他们平安与幸福的人们。

(责编:初梓瑞、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