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江苏海安:民生工程照亮残疾人生活

张贵才 曹京郊 王 杰
2018年12月29日13:51 | 来源:慈善公益报
小字号

  “每每看到一些残疾人因为没有适合的工作岗位而在家干坐,我的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江苏海安市南莫镇澄鑫草制品专业合作社社长黄礼凤告诉记者,“2013年,在政府的帮扶下,我成立了残疾人草制品加工基地,帮助家乡残疾人创业致富。通过几年的努力,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澄鑫草制品加工基地,《慈善公益报》记者看到不少村民正忙着制作草绳。一位正在搬运秸秆的老大爷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黄礼凤介绍说,老大爷名叫张宝林,原来在一家工程队做小工,后来因为年纪偏大,加上一只眼睛失明,被工程队辞退了,黄礼凤便叫张宝林来基地工作。张宝林告诉记者,“我们夫妻俩农闲时就来基地上班,一年下来能增收两万多元。”对于腿脚不便的残疾人,黄礼凤便安排专人将草绳机送到他们家中,让他们在家里制作草绳,并提供免费机器维修、上门收购草绳等服务。目前,黄礼凤的草绳编织机已经覆盖了南莫镇所有行政村,还辐射到了周边的墩头、白甸等镇。扶贫基地采用统一组织收购、统一对外销售的方式,带动50多位残疾人脱贫致富。

  2018年,根据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安排,海安市残联进一步强化基础服务,细化工作标准,明确任务指标,新建了5个“残疾人之家”,扎实推进全市区镇“残疾人之家”全覆盖计划。

  “依托‘残疾人之家’,海安市残联大力发展托养服务和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开展实训化就业技能和素质培训,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的辅助性就业劳动项目和产品,每家机构均引进了1-2个辅助性就业劳动生产项目。”市残联群宣部主任孟益军表示,“我们通过规范购买服务流程,落实日常监管措施,力求将‘残疾人之家’打造成辅助性就业的主阵地、残疾人综合服务的主阵地、社会化扶残助残的主阵地,使残疾人享受托养和辅助性就业服务。”

  自从实行“合作社+残疾人+基地”运营模式以来,2018年,海安市已帮助82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其中17名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创业。目前,全市就业年龄段内残疾人约8800人,不计精神、智力、视力等类别残疾人,有就业能力者约3600人。其中因享受低保、建档立卡社会保障等因素,无就业意愿者约500人,企业安置约2200人,自主创业或辅助性就业者约100人,从事农业生产者约800人。基于上述情况,海安市已基本实现了残疾人全部就业的目标。

(责编:初梓瑞、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