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抗疫中的“侦察兵”

记福建连江退伍军人、全国劳动模范郑德钗

2020年03月04日09:21 | 来源:慈善公益报
小字号

郑德钗是一名退伍军人。《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1978年,郑德钗入伍,几年的部队生活让他迅速成长起来,变得更加坚韧。1984年,郑德钗退伍回村参加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1996年,他开始担任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下屿村党总支书记,其间多次被县、镇评为“先进个人”“镇优秀党务工作者”。2009年被评为福州市劳动模范,2013年当选福建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在担任村党总支书记的十几年里,郑德钗始终以“我是一名党员”作为工作与生活的最高准则,把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作为自身的责任使命,严格履职,尽心尽力,从当初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580元,到现在人均超过20000元,郑德钗带领着下屿村这个偏远贫困的小渔村走上了小康之路。

如今,这位退伍军人也从村党总支书记的岗位退了下来,在连江可门港建设发展公司从事管理工作。郑德钗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他再一次冲上“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阻击战中继续战斗。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地处东海之滨的连江县也受到疫情的侵袭。确诊患者从1例迅速升到8例,成了福州市的“重灾区”,令当地群众一时陷入恐慌之中。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连江县委县政府紧急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阻击工作。地处连江县罗源湾南岸的可门港工业区成为重点防控区域,而可门港建设发展公司更是首当其冲。

1月26日,正值大年初二,作为公司骨干的郑德钗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带领一班人马赶到大官坂垦区,分别在两个交通枢纽处设卡布控。此时,他又像是回到部队,当起了曾经服役过的“侦察兵”和“排雷兵”,对来往的车辆与行人进行逐一检测,及时排查可能出现的隐患。

郑德钗不仅身先士卒当起抗疫一线的“侦察兵”和“排雷兵”,还主动请缨,当起了这场“战役”中的“先锋官”。

2月6日下午,在连黄公路检查点上,一辆江苏牌照的罐车要进入港区中运集团,装载货物后要运回江苏。郑德钗上前检查,发现车上人员既无报备,也没有健康证明。然而企业却急需这车货物复工,考虑到实际情况,郑德钗与双方企业联系之后,果断特事特办,对司机和车上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消毒后,没有让司机下车,直接装载货物及时离开。这样,既妥善解决了企业复工货物紧缺的难题,又保证了双方的安全。类似这样的问题,郑德钗与一线值守人员每天都要处理二、三十件。

自交通枢纽设卡布控工作稳定之后,郑德钗便带领一班人马深入可门港区内的27家企业、13家在建企业工地和附近9个村子了解疫情防控情况。经过严格的检查,郑德钗了解到,在这里务工的非福州籍人员有5848人,其中湖北籍人员有170人。他第一时间向领导做了汇报和建议,主张对每一个人员进行造册登记,并按照“排查摸底到位、宣传发动到位、跟踪检测到位”的要求开展工作。郑德钗的建议当即被采纳,并由其具体负责执行。就这样,在申达公司门口、松岐大道和疏港公路交叉口,郑德钗带人加设了检查关口,采取24小时人不离岗的措施,加大对出入可门港区的人员、车辆的检测力度,做到“员工来源地清楚、社交活动清楚、健康情况清楚”,确保了连江县这个最大工业园区不受疫情威胁。

尽管应对迅速,然而意外还是接踵而来。疫情使部分当地民众对外来务工人员产生了“排斥”情绪,一度出现了房东赶人的情况。1月31日,原来租住在坑园镇颜岐村的两名外来务工者被房东坚决赶出家门。无奈之下,两人只好开车四处寻找临时居所。郑德钗获悉后,当即赶到颜岐村,在村干部的配合下,经过反复耐心的思想工作,使房东与租赁人达成协议,两名务工人员就地自行隔离14天,由当地医务人员每天上门检测体温,村委会派专人照料其生活。如此不仅维护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也稳定了可门港区的社会秩序,为接下来的复工复产打下了基础。

正因为有像郑德钗这样一批干部职工在抗疫一线“连轴转”“无死角”的防控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可门港区及其附近村岛没有发生一例新冠肺炎病例,连江县的疫情防控情况也始终控制在最初发生的8例。经过20余天的隔离治疗后,2月20日,最后一名患者顺利康复出院。至此,连江县被列入“疫情低风险县”。

目前,连江县委县政府已发出了全面复工复产的号召。连江可门港建设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正月初二起,郑德钗一天也没休息过,而当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他依旧没有离开一线。这次他当起了“勤务兵”,一方面积极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及时返岗就位;一方面,他和他的“战友们”始终没有放下“武器”,每天都背着测温仪、体温计、消毒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深入企业工地、车间,继续为防控疫情与恢复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以平实而勤勉的工作践行着一名党员的职责与担当。(记者 艾 捷 通讯员 吴安钦)

(责编:初梓瑞、杜燕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