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发布“AI编程第一课”公益项目

9月1日,腾讯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发布“AI编程第一课”公益项目,为全国零基础青少年提供AI和编程启蒙平台。微信搜索“腾讯AI编程第一课”,即可通过官方小程序免费体验。
据介绍,“AI编程第一课”公益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任学术指导单位,邀请全球顶尖高校专家联合参研,获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馆四部门联合推荐。首批上线内容结合中国航天、未来交通两项国家重大科技议题,原创趣味探索故事,通过剧本式、“玩中学”的方式,让青少年在1小时的学习实践中认识AI和编程。
AI与编程启蒙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向。腾讯基于多年产品经验与游戏技术能力打造“AI编程第一课”,轻量化、低成本地满足家庭场景下青少年AI与编程的启蒙需求。
依托自研的虚拟仿真实验室,腾讯扣叮为“AI编程第一课”打造高拟真学习场景与丰富的交互学习功能。在“纯境”“梦想城”等章节中,课程结合动态场景渲染等游戏技术,让孩子们在更拟真的环境中,运用AI与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在高精度实时渲染、高仿真物理规律模拟等游戏技术支持下,可高仿真模拟机器人编程、搭建与运行过程。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天琴实验室为“AI 编程第一课”提供“琴乐”一站式作曲编曲技术、“MUSE AI作画”AI音乐视觉生成技术,让青少年体验AI的趣味互动创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表示,“AI编程第一课”的突出特色是让青少年“玩中学”,在兴趣驱动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种参与式学习、沉浸式实践,对青少年思维能力提升作用显著。
此外,腾讯还特别推出校园版课程,提供教案、课件、一线名师指导视频等教学资料包。首批校园版课程将落地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山西省实验小学、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等全国21所试点学校,未来还将基于腾讯SSV数字支教、腾讯未来教室,走进江西、重庆等地的乡村小学。
为保证教学质量,“AI编程第一课”将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和腾讯工程师,针对落地小学的任课教师开展线上培训,分享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和教学经验,科普前沿技术。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将基于“AI编程第一课”,通过开设兴趣教室、开发轻互动展项等方式,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向青少年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并向全国至少10家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推广。
多年来,腾讯持续关注青少年科学教育,从知识科普、科学交流、应用实践等维度,助力青少年成长。2022年6月,腾讯联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发起“全国青少年编程与人工智能计划”,旨在助力编程普及,激发青少年利用数字能力自主创新的意识。该“计划”被列入中网联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委会重点工作之一,先后推出“青少年编程启蒙活动”“编程与人工智能活动”“AI编程第一课6”等活动与内容。(田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