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人們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
據新華社電,南京全市教育系統《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使用培訓會18日召開,明確該讀本將作為南京市中小學必修性地方課程。12月1日至13日,全市小學五年級、初二和高二的學生將接受4課時的相關專史教育。
讀本已下發至各校
2014年6月,為配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的開展,南京市教育局和南京出版傳媒集團組織有關歷史專家與教師編寫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讀本包括《血火記憶》《歷史真相》和《警示思考》三冊,分別供小學五年級、初中二年級、高中二年級學生閱讀和學習。其中,《血火記憶》《歷史真相》已分別於9月、11月正式下發至各校。
在專史讀本出爐前,“南京大屠殺”在歷史教科書中隻有寥寥數筆。首次被納入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必修課程的南京大屠殺專史教育讀本,共有三冊。
專史教育是國際慣例
如何面向未成年人進行大屠殺的詳細描述,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我們充分考慮了這一因素,根據小學、初中、高中學生不同的年齡、心理和認知特點,從內容選擇、闡述方式、活動設計上體現適應性,循序漸進。”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利明說。
參與編寫讀本的南師附小語文教師宋尚琴介紹,小學組在編寫讀本時充分考慮兒童心理,文字圖片都屢次過濾,逐字逐句進行審校,並交由德育專家進行審核。
即便如此,仍有質疑認為小學生不宜接受大屠殺歷史的教育,擔心對兒童心理有諸多不宜。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介紹,對青少年開展專史教育是國際慣例,比如以色列就要求小學三年級以上必須接受大屠殺歷史的相關教育。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