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融創:解決社會問題 踐行社會價值

2021年12月31日10:2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山路彎彎,通向龍塘。從雷山縣出發,沿G243往北,一頭扎進貴州黔東南的大山裡,再拐上一條泊油路,翻過山嶺、跨過小溪,就可以到達千年苗寨龍塘村。

過去,龍塘的年輕人紛紛通過讀書、打工走出村子,留下老人守著村子和稻田。但從2020年開始,雷山縣城、貴陽,甚至是北京的游客“慕名”走進龍塘村,跟著村民一起刺繡、蠟染、打糍粑、抓魚,吃上特色菜、魚醬酸,過上幾天漫生活。龍塘成了遠近有名的文旅村。

在重慶石柱縣武陵山區大風堡原始森林深處的中益鄉,80后養蜂人陳小平把一罐罐蜂蜜搬上小貨車,拉去鄉裡的加工廠,一邊開車,一邊開心地想著:“明年要加量,再來1000桶蜂!收成好的話,又可以多增加二三十萬元的收入。”

……

龍塘村、中益鄉是中國成千上萬個鄉村走向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一年,它們齊頭並進唱起產業經,走上富裕路,實現了良好開局。

發展產業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之舉。但建立產業,需要因地制宜,也需要專業規劃。在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中,企業是一股重要而專業的力量。

“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

以龍塘村為例,村裡有“青山綠水”自然資源,也有得天獨厚的苗族文化和苗寨原始風貌。2018年8月,融創聯合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在雷山縣政府的支持下啟動“結對幫扶貴州龍塘精准脫貧”項目,並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長期駐扎龍塘村,調查分析龍塘情況之后,通過“文旅切入,帶動一產二產”的定位,在龍塘建立三產融合發展產業鏈。捐建“龍塘山房”精品民宿,帶動9家農戶自發改造、經營民宿,以及4家餐廳3家工坊開業迎客,並結合豐富獨特的龍塘苗寨文化,在龍塘村打造了以鄉村旅游為主產業的“吃住玩購”產業生態圈。

與此同時,融創組織打造產業合作社,在前期的市場推廣、運營補貼、村民民宿運營技能培訓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扶植,推動龍塘的鄉村旅游走上實質性發展道路。幫扶至今,龍塘村總計實現增收超800萬元,年旅游體驗接待超萬人。

而重慶中益鄉有蜂蜜產業基礎,該村的鄉村振興就重點圍繞“中華蜜蜂小鎮”主題定位,打造中蜂產業IP。一方面整合當地現有蜂蜜產業,科學培育和加工廠引入,將原有的家庭式蜂蜜作坊逐步擴大,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另一方面,採取修葺老舊房屋、改造綿延六公裡景觀谷地等方式,加上山谷兩旁錯落有致地點綴著的蜂桶,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將蜂蜜產業和旅游產業充分融合。

在中益鄉的鄉村振興實踐中,政府、清華大學、融創還三方聯合為中益鄉的產業運營提供持續的幫扶和策劃,讓文旅產業、蜂蜜產業、生態農業、文化產業能夠有機結合,形成相互賦能的產業鏈條,不僅要讓產業建起來,還能夠發展壯大。

既要興產增收,也要留住鄉風鄉魂

沒有產業,留不住人。人口流失,又導致了鄉村的組織薄弱和傳統文化傳承斷代,認同感越來越弱,也是鄉村失去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因此,鄉村振興不僅要興產業,也要興文化,改變村容村貌的同時,也改變村民精神面貌,讓鄉村再次煥發活力。

中益鄉伴鄉原宿的前身是一所建於清朝時期的百年老宅,被列入石柱縣文物保護建筑。其原貌是三合院形制,已近嚴重朽壞。經過討論和研究,融創設計師就地取材,注入當代建筑質感和技術,打造全新景觀陳設,再現百年大院風採。通過古建復原,保留土家族文化元素,並賦予現代生活功能,成為一個展示在地文化的旅游景點。

在中益鄉另一個標志性建筑畢茲卡裡,融創聯合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打造畢茲卡(土家族)文創市集、民族藝術演藝劇場,展現並體驗 土家手工制品及文創產品、土家傳統文化演藝節目,實現土家文化活化。並設立清華大學非遺研培點,啟動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針對本地百姓和相關愛好者提供技術培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發展。

在貴州龍塘,也有一個傳承發展非遺文化的團隊,村裡人都親切地稱它為“繡娘團”。全村都是苗族的龍塘,世代相傳著苗繡、蠟染等手藝。其中,復雜優美的苗族刺繡共有平繡、堆花、辮繡、纏繡等12類針法。隨著村民外遷,一些傳統繡法面臨著失傳的風險。隨著幫扶工作的展開,融創支持龍塘村的婦女們成立了“非遺工坊”繡娘團隊,並將老建筑改建為手工坊,開展刺繡、蠟染、蘆笙、苗歌等多項文化技藝培訓,讓苗寨傳統技藝得到傳承和發展。

“產業”是鄉村人留下來、長期發展的寄托,“文化”則是鄉村人一代又一代的鄉魂根脈,有了“鄉音”和產業的鄉村,就有了可期的未來。

遠道而來的游客們不僅能體驗優美的風景,也能深刻體會到中國的鄉土情懷,了解到餐桌上的一碗碗糧食、一道道菜是怎麼來的。

社會責任創新百花齊放,企業成為重要公益力量

近年來,企業越來越重視社會價值的提升,它們不僅積極參與新冠疫情和水災等突發事件的救助,成為一支重要的參與力量,還不斷創新模式,在鄉村振興之外的領域探索實踐社會責任。

例如,騰訊2015年發起“99公益日”,通過“家鄉公益”、“集小紅花”、“愛心加倍卡”、“捐行為公益”等多種方式,降低公益參與門檻,通過互聯網平台探索全民公益。

2017年海爾啟動“少年夢想家”計劃,為少年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設施,助力少年們實現夢想。

2019年,融創發起“融創善筑中國計劃”,挑選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古建筑,幫助復原、活化古建文化歷史風貌,為中式傳統建筑技藝傳承、人才培養作出積極貢獻,為中國傳統建筑找到新生載體,幫助城市留住文化名片,助力文化復興。

據融創方面介紹,截至目前融創已在公益領域累計捐贈款物超28億元。助力13省市37個鄉村走上鄉村振興道路,為17個省份77所中小學、數十萬名學生改善了教學條件,在古建保護領域,迄今已聯合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開展蘇州虎丘塔影園數字化項目、“李鴻章祠堂、校長樓公共區域服務提升改造項目”、園林技藝工匠培養項目、融合園林創新研究院課題研究項目等。

文脈傳承不止在鄉村振興中被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地區也正在煥新文化記憶,深化中華文化認同。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社會價值寫進企業長期發展願景,並有了方向聚焦,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公益實踐模式。社會公益已經成為企業發展運營的重要部分,而企業力量也成為全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構成,攜手同行,正迎來一個更好的未來。

(責編:曹淼、李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