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

公益镜头前的伊能静:用心感动 让爱发声【3】

2014年01月16日08:4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相对于明星,伊能静本人更喜欢“小伊妈妈”这个身份。

  爱的感动

  对于很早就从事公益活动的伊能静来说,面对过的孩子有上万个,触动心灵的“感动”也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从台湾义演,唱片的爱心签售,汶川地震捐款和灾区回访,到如今的静新图书基金活动,她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各种公益活动中。

  她回忆自己年轻时说道:“我在出第二张专辑《19岁的最后一天》的时候,那时候很红,一个学校邀请我去高中演讲。因为我那时和大家同龄,只不过已经开始通过唱歌挣钱养家。那时候我和公司说,我不要开演唱会,我要先学演讲,我们公司就疯了。在台湾我曾经去过渔村里的小学,还有森林里的小学,我那时候只有19岁,而我当时的梦想就是要和很多人去分享。”

  “静新”今年创立至今,已经连续活动了九个多月,走访了多所边远小学,以及需要帮助的儿童群体,其中就包含众多的“向日葵宝贝”。这些因为种种原因被亲生母亲抛弃的孩子,曾被称为“娘弃娃”,伊能静帮他们改了一个充满温暖的名字。

  伊能静回忆起当时“静新”接待“向日葵宝贝”的时候,能够清楚地记得一个数字:408个孩子。

  “当时,我们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梦想,一个孩子竟然说‘找到自己的妈妈,然后亲自打她’。让人很是震惊。之后我们给他上了三次课,他写信给我们说,要向小伊妈妈学习,自己不再恨自己的妈妈了,要用自己的命运去帮助其他的人。”伊能静说,“这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内心不再痛了,真心为他感到高兴。我看到这封信时曾经哭了好几次,后来把这封信贴出来给所有的捐赠者看到。”

  曾经有很多人质疑过静新图书基金是否能坚持做下去,包括圈内好友和其他慈善组织,他们告诫伊能静说要量力而行。但是,她凭着自己的“执念”,在台北和大陆之间往返不断,毅然坚持了下来。

  “最大的理由就是这种感动。”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静新’成立以来我最大的收获,我们帮助了两万名儿童;只要有一个被改变了,我们就有存在的价值。”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初梓瑞、蒋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