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公益滚动>>观察评论

孤儿因得捐款成百万富翁 专家:媒体越界【2】

杨杰

2014年08月18日08: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广西一孤儿因得捐款成百万富翁 专家:媒体越界

  巨额善款谁来处置

  现在杨六斤的个人账户已经有500万元善款,这个钱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

  一部分人的观点认为,捐款与赠予属于杨六斤的个人财产,他可以由其自由支配。媒体以杨六斤本人户名作为善款接受方发布信息,公众根据媒体发布的信息作出相应判断并自愿选择捐款,这在法律层面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赠予行为,公众、公益组织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权力去干涉这500万元善款的使用,就算是法定监护人也没有权力干涉。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善款属于社会捐助,应有公共力量介入。这种观点认为,杨六斤的善款不是熟人之间的赠予,已经打破了以往对赠予的理解,这是陌生人伸出援手,属于捐助行为。让14岁的杨六斤个人处置500万元善款会出现很大风险,毕竟他还是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杨六斤事件本属个案,但经过电视台报道之后成为公共事件,并产生了公众捐款的公共效应,需要公共力量介入。

  “捐款要受到目的性限制,也就是说这笔钱只能用在杨六斤的生活和学习上。如果目的已经实现,或者由于事实失真,使得捐款者判断失误,根据捐赠者的意愿,可以撤回捐款。”金锦萍说,“如果用公益捐赠的规范来剖析,也可以把钱转给相关公益组织,根据杨六斤的需要,每月按时给固定的钱。如果还有剩余的话,征求捐款人意愿,捐款人可以撤回捐款。很多捐款人募捐的时候可能没有保留捐款信息,联系不上,这时候可以采取近似原则,转给与杨六斤相似情况的孩子,这是比较理想的救助方案。”

  捐款使人“一夜暴富”,一些公益领域的专家担心,这一现象会造成普通捐赠者的心理不平衡,损害他们的救助热情,当下一个贫困的“杨六斤”再出现时,人们还会伸出援手吗?

  本报北京8月17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页
(责编:初梓瑞、蒋琪)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