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荒”正在加剧……
“常常碰到因为缺血病人手术被推迟,一些病人甚至因此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某医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说。
献血与中考加分挂钩,献血与领取驾照、结婚证挂钩……各地出台的一些鼓励无偿献血的政策,看上去有些匪夷所思,实际上却是面对“血荒”的无奈之举。
记者近期在北京、福建、安徽等地采访了解到,“血荒”问题由来已久,形势严峻。
供血低于正常值20%,部分手术就要推迟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记者看到,这家医院的小儿神经外科病房住着很多等待手术的患者。病房主任甲戈说,经常安排了几个病人进行手术,但是血液科给的血量只够一个病人手术用,其他患者只能等。
“血荒”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救治工作。据北京医院输血科信息,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给医院的供血,如果低于正常值20%左右,医院部分手术可能就要推迟。
据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首都献血服务网红细胞库存提示,各种血型经常处于需要紧急献血的状态,有时是需要尽快献血。在福州的街头,不少采血车的告示牌上都写着各种血型紧缺。
人口献血率偏低导致全国许多城市常常闹“血荒”。据卫计委信息,我国大陆人口献血率只有9‰左右,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只有一个国家的人口献血率达到10‰至30‰的水平,才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福建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一位叶姓负责人说,福建省这几年献血人数有所下降,主要是街头献血的人少了。
我献出去的血是否会成为他人谋利的资源?无偿献血遭遇严重信任危机
“血荒”的形成有用血量增多、季节性影响等客观原因,但“信任危机”引发的质疑让无偿献血形势更为严峻。
“无偿献出的血液被当做肥料浇灌兰花”、“血头非法卖血谋利”等负面消息,以及“无偿献血、高价用血”,供血成本不透明等也影响了公众献血的积极性。甚至有网友质疑“我献出去的血是否会成为他人谋利的资源?”
“我献血十几次,可是去年家人做手术,医院却不肯让家人优先用血,让人很失望。”一名吴姓市民说,为什么献血容易,一旦需要用血手续却那么麻烦?
“由于缺少信任,常吃闭门羹。只能依靠个人关系‘杀熟’,找亲戚朋友介绍企业单位动员献血。”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原副主任高东英说。
“血液银行”“自体输血” 诸多对策能否破解“血荒”难题?
针对严峻的献血用血形势,专家认为,须建立公开透明的机制,用公开事实向献血者证明,献血的程序会被严格遵守,献血的过程卫生安全,以消除公众疑虑。
同时,有关部门应该严控血液用途,保障献血者利益。针对用血不便的问题,建议简化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免费使用的手续,对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按规定免交或者减交费用的也应简化手续,提高用血的便捷性。
高东英认为,可考虑实施血液系统全国联网,建立起全国意义上的“血液银行”,实现异地报销血费,为免费用血提供简便的手续,使献血者异地免费用血权益真正得到保障。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黄宇光建议,在医疗机构大力提倡“自体输血”,即“用自己的血液救自己”。“在发达国家这一方式已占输血总量的20%至40%。”黄宇光说,建议提高公众自体输血的意识,同时实施费用优惠等措施,让更多适宜性患者自体输血。(记者李亚红、沈汝发、吕诺、关桂峰、马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