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在加拿大开个“难民厨房”

作者 王微
2017年02月08日08:4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The Depanneur餐厅的厨房。

  类似牛肉馅饺子的Shish Barak。

  战争令成千上万难民背井离乡,到全球各地寻求庇护,许多人在异国他乡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味道。在加拿大,一家小餐馆每周都打开厨房大门,邀请叙利亚女性难民亲手做饭。这不仅让难民们尝到了久违的家乡美食,更逐渐发展成一桩生意。

  -----------------------------------------------------

  将古老文明包进美食中

  阳光明媚的午后,多伦多市西部的一家小餐馆内,有人打着很像鼓的叙利亚传统乐器,厨房气氛热火朝天,不时传来几句异域风情的民歌。

  一名瘦弱的女孩将全身力量压在擀面杖上,“顽固”的全麦面团在她“调教”下逐渐变得柔软且薄。对面的两位妇女将擀好的大张面皮切成合适的大小,再包上牛肉馅。对面另有4名妇女切香菜和西红柿、搅拌调料。

  “The Depanneur”是个家庭料理店,路过的人不留意,很容易将它误会成普通住宅。在厨房忙碌的女人们都是叙利亚难民,她们制作的并非昂贵的米其林星级菜肴,而是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叙利亚传统食物。过去,这些家乡美食在加拿大根本吃不到。

  接受北美青年文化平台“VICE”网站采访那天,菜单上的推荐菜是“Shish Barak”,一种类似牛肉馅饺子的食物。用洋葱和特殊香料调味包好后,半成品在烤箱中烤至金黄,再蘸上酸奶油、薄荷和大蒜混合的汤汁,一口咬下去,满口留香,油而不腻。

  菜单是团队智慧的结晶。餐厅牵头人鲁拉·阿里·安吉卜离开祖国已20多年,但从未停止钻研家乡的烹饪技术。“假期我回叙利亚探亲时,不停地向老人请教做传统食物的心得。”接受采访时,她正在用土豆、西红柿和薄荷制作沙拉。

  安吉卜原本只是这支团队中的翻译,但其他人发现她社会阅历丰富,具有领导能力,便拥戴她为“厨艺总监”。“菜单不是我定的。我们这儿有来自叙利亚各个省份的女人,大家开会讨论,人人都贡献出自己省份、城市或村子里最有名的食物,菜单可谓集众家美食之长。”她说。

  “叙利亚拥有古老的文明,那里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农业发源地之一,也是西方美食的基础。”在餐厅老板莱恩·斯内特看来,代代相传的厨艺是不可估量的财富和遗产。

  “据我所知,叙利亚饮食文化并非以名厨为主导,而是世代相传的手艺。年轻姑娘们从母亲那里继承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不少美食已经传承了上百年甚至更久,人们将历史文化包裹在美食之中。”斯内特说。

  向难民开放厨房

  “我其实早就有了开放厨房的想法。听说有难民被安置在旅店,没地方给孩子做饭,那时我就想,我有这么大的厨房,为什么不邀请他们来煮食物,然后带回家呢?”斯内特谈及自己的初衷时说。

  虽然是桩美事,但最初并不顺利——想取得身心受创的难民信任并不容易。几次碰壁后,斯内特在“中间人”帮助下终于取得了突破。

  拉哈·阿拉卡尼和丈夫法克尔最先响应了他的号召。这对年轻的叙利亚夫妇性格开朗,并且各有所长。阿拉卡尼能说流利的英语,而法克尔是难民社区的专业社工,这些优势让他们成为令人信赖的组织者和翻译。

  “当我向叙利亚女性介绍了工作内容和性质后,在旅店憋了两个月的她们高兴坏了,欣然接受邀请,十分期待用工作来打发大把时间。”法克尔说,“她们实在太怀念烹饪的感觉了。”第一次邀请难民来做饭,斯内特自掏腰包准备食材,附近的超市也贡献了一些。

  终于,一群充满激情的志愿者站到了“The Depanneur”的厨房里。“我说:好,我们现在开始做饭。”卡拉·本杰明-佩斯也是活动发起者之一,回忆起第一天的情形时,他说,“大家面面相觑,一时间极为安静。突然,有人拿起了食材,其他人也紧接着忙碌起来。一个半小时后,美食出锅了,女人们坐在一起开始聊天。”

  在交谈中,一名女性告诉本杰明,阿拉伯有句谚语:“我们聚在一起是来自食物的祝福,每当开餐时,幸福就开始蔓延,并预示美好的未来。这一刻,一些重要的东西已开始发酵。”

  在厨房中获得重生

  “看到这么多叙利亚女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唱着歌,那种感觉很奇妙。”斯内特表示,厨房为难民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她们已经很久不曾跟别人这样互动了。”

  而在法克尔看来,一起做饭仅仅是个开始。在新的地方重获谋生手段及独立身份,才是这件事真正的意义所在。

  “我喜欢做饭的味道。”戴着头巾、穿着牛仔裤的马伊达·玛法拉尼正在厨房忙活,祖国几乎四分五裂,而烹饪这种最平凡的工作让她找到了重回社会的感觉。“回到厨房实在太棒了,我简直像获得了重生。”她告诉加拿大广播公司记者。

  “我们非常感谢这个地方,我们太开心了。在小小的厨房中,人得到尊重,一切都异常美好,我们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阿拉卡尼告诉《多伦多太阳报》记者,厨房中弥漫着薄荷、大蒜、洋葱和黑胡椒混合的味道,这令她沉醉,“我们像个大家庭”。

  Shish Barak出锅了,女人们用盒子装好带回家,与亲人分享。“3年了,我第一次吃到母亲做的饭。家乡的味道叫我情不自禁地流泪。”27岁的穆罕默德·亚布拉对加拿大《环球邮报》记者说。

  “只要打开厨房大门,这件事可以随时发生”

  更令人意外的是,不到两个月,斯内特的公益事业迅速发展成了红火的生意。随着媒体宣传,以及“晒食照”在社交网络中广泛传播,人们对新鲜且地道的叙利亚美食食指大动,看到商机的斯内特顺势展开了外卖业务,一时间供不应求。

  每份20美元的外卖中包括甜点,最初一日卖出40份,去掉成本后,每个参与的难民时薪约为15美元。虽然不是什么大买卖,但对于缺乏工作经验且语言不通的难民而言,这已高过一些刚入职的菜鸟厨师。

  “这证明我们能用另一种方式来运营餐厅。”斯内特兴奋地发现,“这种做法比单打独斗更有力量。”他立刻在众筹网站“FundRazr”上推出名为“新人厨房”的公益项目,为所有愿意来餐厅做饭的难民,以及愿意敞开大门接收难民的餐厅架起桥梁。第一天他就获得目标资金的8%,大约为2.5万美元。

  “这不仅是慈善事业,还是一种全新的平台,让餐厅和难民在公平、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实现双赢。”斯内特在网站宣传中写道。

  据英国《地铁报》报道,短短时间内就有40多名难民女性参与“新人厨房”项目,她们从25岁到72岁,来自叙利亚各地,有些人从没听说过其他人的家乡,但她们在加拿大相识了。

  在斯内特推动下,“新人厨房”项目已准备走向更大的舞台。不久前,女性难民为多伦多一个艺术节提供了1200份叙利亚食物,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多伦多市长约翰·托里。

  接下来,斯内特还有更加宏大的计划:成立一个非营利组织,聘请员工到加拿大各地宣传这种模式,希望更多人复制甚至超越他的成功。

  “‘新人厨房’项目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只要打开厨房大门,这件事就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城市。”但他也承认,任何一件事的成功背后都不简单。“事实上,这比我们想象的难得多。需要有志愿者参与,需要协调,需要交通运输,需要幼儿托管,还需要翻译。”

  (摘自《青年参考》2016年8月31日C02版)

(责编:史雅乔、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