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乘客吃东西影响环境,还有安全隐患

公交车上该不该禁食?

2017年08月25日18:10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早晨坐公交车上班,你会不会在车内吃早饭?上车后有没有发现许多“同道中人”?饱餐后在车厢里留下异味、食品袋甚至用窗帘擦手。家住安顺路的读者钱先生就多次遇到类似情况,近日致电新民晚报,呼吁公交车内应禁食。然而,本市对此暂无明文规定。一个“禁”字,在感情层面赢得不少支持,在操作层面却难实现。

车厢乱糟糟 该禁

近日一天早上7时多,记者在漕溪北路裕德路公交站点登上一辆43路,车厢内有十来个乘客正在吃早点,异味扑鼻而来。停站间隙,驾驶员介绍,几乎天天如此,早已习惯。

除了呛鼻子,还有“辣眼睛”——795路调度员黄伟芬说,上午打扫车辆时常发现一些吃剩的食品袋,部分乘客随手乱扔,有的还刻意塞到车厢角落里;同样让人不忍直视的,是窗帘,有时刚换几天,就油迹斑斑。家住天钥桥路的罗女士坐15路上班,发现窗帘上半部干净,下半部肮脏。直到看见一个吃葱油饼的女青年用窗帘擦手,才明白怎么回事。乘客贪图方便,把窗帘当抹布,可苦了公交司机和清洁工,捡垃圾和换洗窗帘的工作量大增。

车厢乱糟糟,都是吃客惹的祸。禁食,能让车内环境更美。

存安全隐患 该禁

多名公交驾驶员提到,一些乘客在车里吃早餐时,手拿尖尖的竹签或筷子,好似“定时炸弹”,让其他乘客避之不及。车辆时快时慢,急停、急刹、急起步,容易发生意外,危害自身和他人安全。

72路驾驶员陈先生回忆,有次在茶陵路零陵北路终点站,看到一名40多岁的女乘客端着一碗面条上车。他立刻提醒,边吃面边乘车太危险。对方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没过几分钟,车辆左转进入斜土路时,她没有坐稳,手里的面条全部打翻在地,弄得地板上一塌糊涂,所幸无人烫伤。

转个弯,周边乘客提心吊胆。禁食,还能减少安全隐患。

需求拦不住 难禁

资料显示,全国还没有一个城市对公交车全面禁食。究其原因,与上班族需求旺盛有关。前有多睡几分钟的诱惑,后有上班别迟到的压力,上车吃饭的队伍日渐庞大。家住浦晓路的史小姐本来每天在地铁8号线里吃早饭,后来地铁禁食,无奈改乘915路。“因为从终点站上车,我的早点也经常翻花头,蛋饼、馒头、生煎、豆腐花轮流吃。”

一旦下禁令,乘客们迫切的就餐需求怎么满足?另外,车内吃早点的,也不都瞎扔乱擦。如果一刀切全禁了,那些小心翼翼喝牛奶、吃面包、不制造异味、不乱扔垃圾的乘客也会受牵连。“既没污染环境,也不影响他人,为啥不让我吃?”

相比于一禁了之,提醒那些吃早点的乘客遵守社会公德,加强自我约束可能更有效。

强制做不到 难禁

两年前,上海巴士第一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路公交车队曾倡导“无饮食车厢”,杭州、武汉、福州、郑州、长春等地也陆续试点公交禁食,但效果都不理想。

上海巴士集团一名业内人士介绍,公交20路“禁食”,仅是倡议和引导,没有强制要求。事实上,由于执法成本高,操作性低,公交部门就是想强制干涉,也很难。“我们没有执法权,如果强制禁食,发现有人违规,再去举报,等执法人员赶到,吃客早就到站下车了。现阶段,主要还是希望广大乘客自律,上车时不带异味重的食物,随身带好纸巾,下车时带走垃圾。”

本报记者 曹刚

(责编:初梓瑞、庄红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