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赵普:希望做一个民间公益和官方公益间的融通者

2018年01月11日18:26 | 来源:人民网-公益频道
小字号
著名主持人、投资人、媒体界公益先锋赵普分享责任故事
著名主持人、投资人、媒体界公益先锋赵普分享责任故事

人民网北京1月11日电(田虎)今天下午,由人民网主办的“第十二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颁奖典礼”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此次活动不仅评选出年度企业奖、年度扶贫奖、年度人物奖、年度案例奖和年度环保奖5大奖项,同时还发布了《2017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著名主持人、投资人、媒体界公益先锋赵普在活动中分享了他的公益故事。他表示,在将近20年的公益路程中,公益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希望能把做民间公益的经验和官方公益组织紧密结合,让公益不只流于表面,而是实实在在能够帮助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几乎每一天都和公益有交集

赵普表示,到2018年,他做公益已经整整做了将近20年,在中国现代公益历程上,也算是老兵了。“公益是没有时间段这个概念的,也没有身份区隔的,它成为了一种我们的生活方式,我几乎每一天都有和公益的交集。公益渐渐地成为我生命当中的一部分。”

回顾这些年的公益历程,赵普表示,最早是1999年做《公益歌曲大擂台》这个节目,开始认识到什么叫公益。随后又接触过很多公益项目,而直到今天还在做的就是中国早期的公益品牌“希望工程”。“一提到希望工程,大家就会想到助学,帮助别人上学,希望工程其实在最近几年已经开始重大转型,因为在义务教育层面,我们正在高速腾飞的国家和有力量的政府,已经在大量地投入,那希望工程还要不要做,希望工程接下来还能够为孩子做什么,就是我们所有公益人面临的难题。我还在做,而且到今天为止,依然是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理事。我从1999年夏天开始起步,成为它的代言人,到今天从未中断过。”

要依靠大家的力量

对于这些年做公益的感悟,赵普表示,虽然个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但公益不能一个人做,要拉着大家一起做。

赵普回忆说,当年要为希望工程拉一笔钱,于是就写了一本书,加上版税收入等一共募集了30多万捐给了希望工程。但捐完之后发现,仅仅给公益机构找钱绝对不是公益的出路,如果公益不能够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公益是没有黏度的,不可能有生命力。

赵普表示,随后他便开始寻求与更多人一起做公益的机会。“当时找到了北京电视台团委,希望发动全台主持人都去捐款。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我们成立了一个正式的官方的组织叫北京电视台主持人爱心团,我们和其他公益组织的不同是,当我们把捐款送到怀柔郊区的时候,有一个硬性规定,每年至少和受捐助的孩子通四封信,一来一往八封信。在将近20年的循环往复的运作当中,这个机构还在运转。当初我们捐助的这些孩子,绝大部分又开始接着做公益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爱是可以传递的,爱是有样板作用的。”

希望做体制内外的融通者

赵普表示,团委、妇联、红十字会等在过去是我们非常熟悉但并不那么亲近的官方公益组织。现在,如果这些官方机构不能够把自己的所做所为和自己想去救济的人群建立非常良好的关系,这种公益是无效的。赵普希望自己能做一个体制内外公益之路上的融通人,以此推动我国公益事业发展。

赵普介绍说:“19年历程当中,免费午餐、大病医保、救助女童、防止性侵害、罕见病......几乎中国所有的公益项目我都参与过。民间公益的创造力,它的活力,以及它利用媒体,利用透明度创造的公信力多么值得学习。而体制内的组织架构人员众多,训练有素,综合素质也非常之高。可是这两者在相当一个时期里实际是彼此不来往的。”因此,赵普认为,如何把那些可贵的民间公益的经验和官方公益组织紧密地结合,尽可能把优势放大就显得至关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于近些年来社会上一些公益行为愈发流于表面,赵普表示,这并不是公益的本质,公益更应该是授人以渔。

“很快又到春节了,每到春节的时候,我们很多公益组织和企业,就会到一些贫困户、困难人家、孤寡去看望,把包好的红包、买好的鸡鸭鱼肉、粮食送到那,然后摆拍,镜头拍摄,然后让他们说感恩的话,这非常糟糕,这是极为恶劣的破坏。为什么?公益的本质就是要把人的尊严扶起来,这样做是在践踏人的尊严。我们做公益,或者做慈善,我们的本意是让他硬起来,立起来,脊梁骨竖起来,而不是趴在那。”赵普表示,中华文明有一个传统,善而隐,做好事不留名,所谓授人以渔,给他们本事,这才是了不起的公益。

(责编:田虎、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