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北京紧急查禁“儿童邪典视频”

2018年01月24日08:52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近日,一些以艾莎公主、米老鼠、蜘蛛侠等儿童熟悉的卡通角色为主角,经过“二次创作”的“邪典动画片”,甚至真人扮演的视频短片,通过互联网流入国内多家视频网站,其中充斥大量含有血腥暴力、恐怖、虐待、色情等内容。

  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22日发布了关于查禁“儿童邪典视频”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出查禁“儿童邪典视频”,要求相关内容一律下线,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秩序。

  目前,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发布公告称,对相关违规视频和账号进行删除下架和封号处理。

  依靠技术难以完全筛查

  “毒动画”情节简单粗暴,播放平台多是手机和平板电脑视频客户端。美国媒体认定,视频由成年人制作,以不太识字、极易受画面影响的学龄前儿童为目标受众。颇具迷惑性的是,“毒动画”大多配以欢快音乐和儿童笑声,由上传者归入“卡通”或“教育”类别,与正常动画混杂在“儿童频道”中。除非家长“一陪到底”,粗看无法发现异样。

  长期以来,技术企业尝试借助审核人员和人工智能算法筛查并删除儿童不宜视频。但是,美国技术伦理学者戴维·瑞安·波尔格2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就像玩“打地鼠”游戏,要逐一打掉那些冒头的不良视频,作业量相当大。

  来自成人世界的“恶意”

  一些网友在美国社交网站“红迪”上留言,指认“毒动画”视频显现成年人世界的“恶意”。网络平台行业人士则认为,恐怕不止“恶意”那么简单。

  国内外视频网站通行规则是,特定视频的观众点击量一旦达到某一数量,网站会自动在视频开头或中间插入“贴片广告”。只要用户打开视频,广告会自动播放,视频上传者获得广告收入分成。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22日说,已部署深入监测和清查;同时,多个网站开始自查和清理相关内容。如何清扫“精神垃圾”?监管刻不容缓。首先,对触犯法律的行为绝不手下留情;其次,各网络平台需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最后,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引导和监督。

  孩子已经看了怎么办?

  儿童心理学者告诫,低幼儿童接触“毒动画”可能受到心理创伤,好在风险可以防控,家长必须担负呵护责任,不可以把孩子直接扔给“电子保姆”。

  以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早期教育研究为职业的心理咨询师高璇告诉新华社记者,不良信息的具体影响有多种可能性:孩子可能产生恐惧情绪、做噩梦,甚至持续时间较长的创伤性恐惧记忆,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模仿行为。高璇建议,家长应注意孩子是否有恐惧情绪,多陪伴孩子,孩子晚上睡觉时可以留一盏灯。可以转移孩子对恐怖画面的注意力,带孩子欣赏美好画面,多带孩子到户外游玩,以驱逐、替代丑恶画面给孩子留下的印象。

  高璇说,这一事件提了一个醒:对孩子平时使用电子产品和上网时做些什么,家长应“心中有数”。一些家长把手机、平板电脑当成“电子保姆”,为“省事”而任由孩子自己玩这些电子装置,不检查和过滤视频和游戏内容。高璇认定,家长让孩子接触新媒体,包括看视频和玩游戏的前提是明确规则:除限制使用时间外,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孩子单独在自己的房间里玩,必须(让他们)在家长可以看到的场所,以便家长随时监控孩子接触的视频和游戏内容”。综合新华社电

(责编:初梓瑞、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