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汇聚青春力量 建设美丽中国

2018年06月05日08:54 | 来源:中青在线
小字号

  保护母亲河工程山西偏关项目

  “保护母亲河 争当河小青”青年志愿者开展河道清淤活动

  青少年生态环保文化宣传作品有奖征集获奖作品——“守护一片绿 增添一份美”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系统部署,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信心和坚强意志。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共青团的工作主线。自1999年起,团中央联合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单位共同发起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并联合举办“母亲河奖”评选表彰活动。近年来,各级团组织联合有关单位,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大局,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实践工作,一大批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执着坚守、默默奋斗的组织、集体和个人脱颖而出。

  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引导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经过组织推荐和社会自荐、资格审核、社会公示和评委会评审,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决定分别授予90个个人、组织、集体第八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绿色团队奖、绿色传媒奖、绿色贡献奖、组织奖。

  在20名绿色卫士中,有组织动员身边青年持续开展生态公益活动的青少年生态环保组织负责人;有连续多年自发组织群众守护森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有投身生态环保建设事业、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青年工程师;有带领全村群众从事生态环保实践,保一方村屯山青水绿的村支书、民间河长;有将环保事业作为自己毕生追求、默默奉献的绿色志愿者。在20个绿色团队中,有积极传播环保理念、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的高校社团;有心怀绿色梦想、坚持不懈努力的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和环保社会组织;有号召青年职工养成节俭低碳生活方式、积极从事环保公益活动的机关事业单位。18个绿色传媒奖获得者涵盖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新媒体等,他们通过开设专栏、撰写报道、拍摄视频、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矢志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推动者、守护者。19个绿色贡献奖获得者涵盖水利水电、环保科技、新能源、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垃圾处理等领域的工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研发绿色产品,为青少年生态环保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13个组织奖获奖者来自各主办单位及其系统内各层级单位、部门,他们创新动员方式,丰富工作载体,在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效突出,社会影响广泛。他们是广大生态环保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我们摘编了部分获奖者的典型事迹,希望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使更多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到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事业中来,传播绿色理念、践行绿色生活、培育绿色队伍、倡导绿色生产、建设绿色工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贡献青春力量。

  绿色卫士奖代表

  王栋,现任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团委副书记。多年来,他扎根基层,把自己青春奉献给了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塞罕坝地处山区,王栋一家三代都是塞罕坝林场的务林人,他深知塞罕坝工作的艰辛。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条件优越的都市,毅然选择了艰苦的塞罕坝,接过父辈的接力棒,为塞罕坝的生态建设作贡献。选择林业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奉献。他深入一线营林区,平均每天在山上工作八个小时以上,冬天整日与呼呼的西北风为伴,夏天与强烈的紫外线为伍,共完成了造林1236亩、皆伐1432亩、间伐1086亩。他成立了塞罕坝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一年四季活跃在塞罕坝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刘大伟, 2017年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美术教师,北京市委讲师团百姓宣讲团成员,北京市志愿服务文化推广师。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刘大伟始终秉承环保意识,以创新的理念进行美术创作。在历经7年实践研究中,他带领孩子们创作作品万余幅。2015年,以中国香港维多利亚港湾为主题,用204块废纸板,同210名学生和210位家长,在学校操场上共同创作了一幅面积60多平方米的作品——《走向富强》。这种亲子互动的作画方式不仅拉近了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也培养了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成立 “亿棵树”1023亲子公益志愿服务队,致力于亲子公益、变废为宝、奉献爱心和宣传绿色环保,带动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环保志愿服务队伍。

  倪欢,剑桥大学2004级发展学硕士、英国外交部壳牌志奋领全额奖学金2004年获得者、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金融分会理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科教委员会(CEC)中国专家委员。自2012年回沪定居后,一直在国际组织和国际项目中担任高级顾问的她,归零到社区,开始利用自家生态阳台为起点,给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做起了低碳环保的科普,并由此把影响力和服务范围扩大到其他街道和社区。作为中国第一座CIGS薄膜太阳能分布式电站的家庭用户,自2014年以来,凭借其影响力在家里前后一共接待了来自七个国家的外国媒体,积极为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形象担当代言。

  绿色团队奖代表

  水利部松辽委志愿服务队,成立于1996年。长期以来,秉承“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充分发挥流域机构在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关爱山川河流”、“人人节水 志愿先行”等各类活动,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外界好评。特色志愿服务“课堂科普节水,学生牵手家长,微信刷屏宣传”系列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刷屏一次朋友圈,影响整个社会的作用。2001年以来,松辽委组织实施了扎龙湿地应急补水,使扎龙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作为“地球之肾”和鹤类栖息地的功能逐步恢复,补水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藏昌都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5年,紧紧围绕“六个新型昌都”建设和“七城同创”工作,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始终把握“热血青年爱国成才创业工程”活动这一工作主线,以“人人节水 志愿先行”为主题,不断完善组织机构,丰富活动载体,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活动机制,逐步实现志愿服务规范化、品牌化、长效化,在创建文明城市、构筑和谐昌都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又组建了“三江缘”——昌都市节水护水志愿服务队,组织动员广大青年以志愿服务方式,深入学校、社区等地,策划开展水资源知识普及、节水护水理念宣讲、水资源社会调查等各类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多举措营造良好节水护水社会氛围。招募专项志愿者清理河道周边垃圾,对沿岸山体进行植树造林,美化山体5座,清理垃圾近50吨。

  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成立于2010年,围绕贵州省、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以全新的公众监督模式,整合现有法律赋予的七种监督主体(即人大、政协、行政、司法、新闻、NGO、公众),组成强大的专业队伍,配合省、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并结合实际,深入学校、社区、机关、企业开展公众环境教育、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受到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表彰;以环境公益诉讼,有效地打击了各种环境破坏活动,保护了公众环境安全;受法院委托,以独创第三方独立监督模式,对违法排污的企业实施第三方监督,督促企业进行整改,促使企业依法依规排放污染物;与企业达成共识,以共同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形式,打造非对抗型的社会环境治理模式。

  绿色传媒奖代表

  “青春宁波”微信公众号,是团宁波市委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2017年3月29日,团宁波市委召开“河小二”助夺“大禹鼎”誓师大会,“青春宁波”公众号迅速响应,发出10万“河小二”招募令,短短几天时间,招募到“河小二”人数达到10万余名。作为“河小二”工作的宣传先锋,青春宁波公众号开辟专栏,进行大规模连续报道,同时,公众号还突破传统文字宣传模式,在上推出治水小游戏,整合制作各类治水视频,发布《五水共治之歌》等。现已发布约20篇五水共治相关文章。截至目前,已有1237名河长助理上岗到位,100662名志愿者加入“河小二”队伍,10万余名“河小二”参与了集中性巡河等活动,30万余人次的青少年参与各类“五水共治”活动。在宁波团市委和青春宁波公众号的共同推动下,在宁波掀起了人人争当“河小二”,积极投身“五水共治”的良好氛围。

  河南手机报,时刻不忘媒体责任,始终关注“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展示河南新形象,为建设美丽河南持续发力。推出航拍系列报道《“高”看河南》,通过航拍镜头,用另一种高度“高看”美丽新河南,展现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倡导文明祭奠,策划网上祭奠专题,引导读者进行线上追思,影响千万读者的祭祀理念。持续关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发动读者晒晒我们身边的蓝天,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投入到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充分利用重大活动,展现美丽新河南,“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之际,制作了“合”与“河”专题,开设《“贺”在上合》、《上合“图”》等栏目,策划“河南手机报记者带您看美丽的郑州”互动,发动读者一起晒我们的家乡,其中“上合蓝”的图片征集活动响应者云集。

  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其频率文化概括为字母“Z”,责任、真相、正义,以“行走在新闻的路上,做有责任的媒体”为宗旨。综合广播自称为“小Z团队”,长期以宣传环保为己任。从2014年开始,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将目光聚集在守好生态建设底线上,策划了《绿色背后的故事》。连续三年,七位记者将寻访的足迹踏遍了贵州荔波茂兰、遵义赤水、铜仁梵净山、威宁草海、龙里龙架山、黔南朱家山等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河流山川,挖掘一个个守护绿色感人故事,思考如何化解生存、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冲突。报道深入鲜活,推出后获得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主办方好评。《一把钥匙开两把锁——张雁泉的生态保护观》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专题类大奖;《贵州环保公益诉讼第一案》荣获中国国际广播新闻奖2014年度优秀对外广播节目优秀节目奖二等奖。

  绿色贡献奖代表

  北京环卫集团固废处理青年创新工作站,以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背景的青年创新人才为骨干成员,围绕污染防治、土壤治理、垃圾资源化利用、垃圾分类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创新工作站成员亮明“垃圾分类,我带头、我践行、我示范”的口号,通过“首都国企开放日”、设施对外开放等平台,义务为北京市民讲解垃圾处理流程,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工艺;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弘扬雷锋精神”、“4·22世界地球日”等活动,带动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由创新工作站成员开发研制的“京环宝”垃圾资源化系列衍生产品还参展了第20届国际科博会,入驻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展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和肯定。

  江淮汽车集团“IEV新能源团队”,把构建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企业的发展思路始终贯彻于生产经营管理中,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与协调发展,并着力从绿色文化精神、管理层绿化观念意识、绿色文化制度等方面,营造江淮汽车公司特有的“绿色文化”氛围。江淮汽车“IEV新能源团队”,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工作,通过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在技术、工艺等方面积极创新,持续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工作环境,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行动,引导绿色风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至今,江淮纯电动车累计推广超过5万辆,累计行驶里程突破7亿公里,节约燃油约4650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695万吨。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以“科学管理,绿色环保”为施工理念,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旗下的国家综合大型施工企业。公司争做节能减排先锋军,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突出节能降耗,万元能源消耗指标逐年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上一年度下降3.09%。公司加强科技创新,打通万古黄河第一隧。在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施工过程中,积极保护母亲河,以技术创新避免了对黄河的污染。公司积极组织参与各项绿色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倡导绿色新风,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绿色企业建设中展现青春风采,先后组织开展义务植树、“徒步山水 绿色有我”、“节能有我 绿色共享”等活动,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寻找和选树青年典型,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信心、务实重干,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积极投身生态环保主战场。

  组织奖代表

  黄委晋陕蒙监督局,组织40岁以下青年职工组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团结、友爱、互助、奉献、进步为宗旨,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打造晋陕蒙接壤地区人水和谐、绿色发展、河湖健康的绿水青山梦。承担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河龙区间多沙粗沙治理区动态监测任务,监测面积15497平方公里,工作成果赢得广泛认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创新工作方式,有力推动地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更严、更实。加强监督检查,为黄河防洪安全、良好生态维系提供坚强保障。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大众宣传水法律法规、依法治水相关知识与理念,为流域人水和谐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共青团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委员会,始终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为己任。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经营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黑龙江省面积的22%。2014年国家林业局碳汇基金会启动“我为家乡种棵许愿树”大型公益项目,森工总局团委广泛发动,以优异的工作成效获得了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2015年开展“种植一株苗、抚育千棵树、护好万亩林”青年林基地创建活动和青年责任林领办工作,造林66亩,种植云杉11060株。2016年森工团委继续组织开展了“十万森工十万哨”活动,组织十万森工青少年认真学习森林防火相关知识,当好林区护林防火的示范哨、宣传哨、监督哨,“十万森工十万哨”已经成为森工共青团活动的特有品牌。

  共青团澄江县委员会,把抚仙湖生态保护活动与“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等主题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在全县范围内激起“保护母亲湖 全民齐参与”的热潮。团县委加强宣传发动,以“生态澄江建设·青春建功行动”、“仙湖卫士·青年行动”等为主题,开展千人环保实践、知识讲座、演讲征文比赛等宣传活动,多方位、多角度引导团员、青年参与生态环保宣传实践活动。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1帮5”活动和入湖河道及河滩清理清洁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生态澄江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保护母亲河工作进程,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青年林建设,共栽种华山松和旱冬瓜树苗近10000株,为抚仙湖面山重新披上绿装。通过建设“青年生态示范路”、“县县青年林”、解放军青年林云南澄江项目等,营造爱绿、植绿、护绿的氛围。

(责编:初梓瑞、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