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介绍进入《地方领导留言板》专题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记者 王甲)2013年,兰州市榆中县农民魏老汉因为急性胆总管结石住进了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花去了3万多元。幸好魏老汉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能够报销80%的费用。不料当魏老汉出院后去乡卫生院办理报销时,却被告知住院资料和医保资料姓名不符,报销不了。原来,魏老汉的外甥在帮他办理住院手续时,错把“魏列银”写成了“魏烈银”。一字之差,3万多医疗费报不了了。当初看病的钱都是和亲戚朋友借的,对于年收入只有三四千元的魏老汉来说,要想还上这笔钱至少也得10年。
看到姨夫急成这样,好心办了坏事的外甥便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向兰州市市长反映了这个问题。兰州市市长袁占亭十分关心魏老汉的遭遇,要求榆中县合管局立即妥善处理。经过调查合适,魏老汉的医疗费终于报销下来了。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兰州市为每位参保农户配备了一张就医卡,里面包含了个人详细信息。有了这张卡,参保农民医疗报销就更加方便快捷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