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

通电的雨崩更靓丽【3】

陈波 周志旺 李忠进

2014年05月13日22:23    来源:云南电网公司    手机看新闻

走进雨崩的道路崎岖又陡峭。

输电线路架进村庄。

电力工人走村串寨服务雨崩村民用电。

电力工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和维护。

通电后的雨崩村夜景。

  媒体声音:

  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郝跃骏:近日到雨崩村拍摄供电故事,得知电网为解决37户人家用电需求,投入800多万元,员工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然而,每个月收回的电费仅1800元,这样算来,1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点亮万家灯火,这是何其庞大、何其艰难的工程,这是电网为社会发展做出的极大贡献,也是电网企业真正的、最为重要的社会责任。

  中央电视台记者刘文洁:也许是以前用电太方便,只需手指一摁,电就到达,感觉送电和用电之间的距离只是一把电闸。殊不知,电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艰辛和付出,有多少工作人员在默默奉献,为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在忙碌,我们所用的每一度电都来之不易。

  云南电视台记者付琳:走进雨崩的时候,这里绝世独立的美让我们感到无比震撼,而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电力工人们的执着与坚守,当镜头闪过的时候,他们成了这些美景中让人感动的部分。

  云南电视台记者李幸平: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电网员工们仍能心系百姓,让用电客户生活得更加舒适,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不可否认,可靠供电已经成为供电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长远的追求。

  纪录片摄影师范成武:以前看到输电铁塔,感到无比的讨厌,不仅在和谐温馨的画面中打上了冰冷的烙印,还把大美的风景分割得支离破碎,自从进了雨崩村,了解了供电故事,感觉输电线路好亲切,好可爱,一座座、一排排穿行于崇山峻岭,蜿蜒成姿在五岭逶迤,高大挺拔,威武雄壮,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记者手记:大爱无疆

  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红花,各种景象、各种色彩,映衬得那么浓烈却又如此和谐, 环顾周遭,茂林重重,炊烟袅袅,配上从森林丛中传出的各种动物的鸣叫声,大自然的美丽在雨崩得到了印证,活脱脱的人间仙境,那种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一路上,经常碰到游罢回来的旅游者,他们有的是骑马,有的同样是徒步,此时,不管大家是否相识,我们友好地互相加油。同时,还遇见不少转山的藏民们,他们热情地向我们投来善意的笑脸,“扎西得勒”——成为我们使用最频繁的一句话。

  到过雨崩村的人都知道,进出是可以骑马的,但我们的巡线员们每次进去都是徒步,为什么不骑马,至少可以省些体力?巡线员甲告诉说,他们去巡线,不像游客可以一次性直达山顶,还得逐杆检查巡视,要对线路进行维护。

  这次回访不是笔者第一次进雨崩,在通电前就曾经到过,记得当时,夜晚的雨崩一片漆黑,下半夜的冷,冷到让人恐惧。现在好了,全天24小时正常供电,夜晚的雨崩,灯火璀璨,温馨和谐。

  光明照亮的不仅仅是一个客栈、一个村庄、一块土地,也照亮了颗颗期盼光明的心;光明带来的也不仅是一幅幅闪动的图像、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也带来了摆脱贫穷、开始美好新生活的信心与力量,疏通了边远山区经济发展的“血脉”,点燃了少数民族同胞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激情。

  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说就是,我们作为个人,作为企业都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雨崩村的通电,充分履行了电网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大爱。

  把输电线路架进村庄,接入家庭,这只是“户户通电”的开始,对于电网,建设难,运行维护更难,要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靠供电,情长路更长。

  返回的路上,碰到一些前往雨崩的藏民和旅游者,我们会告诉他们前方的路怎么走,并对他们投去微笑,道声“扎西得勒”。虽然展现在他们面前是一副长途跋涉的狼狈相,但写在我们脸上却是骄傲,当我们心与自然交融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挑战自我,征服自然的骄傲!获得是雪山所赋予的一份沉甸甸的爱!

  感谢雨崩,它以无穷的魅力,让我融于其中,神山神水让人获得一种使生命富有激情的永恒力量,让人惊喜、让人平静、让人陶然!(陈波)

上一页
(责编:初梓瑞、蒋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