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

乌蒙之巅的南网“铁军”

2014年05月13日22:38    来源:云南电网公司    手机看新闻

 

  毛泽东在颂扬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曾写下“乌蒙滂湃走泥丸”的光辉史诗。2012年,《云南信息报》、《曲靖日报》、《曲靖电视台》、《珠江网》等媒体记者曾随同曲靖供电局会泽分局的员工,体验了他们巡视途经乌蒙山顶峰地段的110千伏毛浪线的劳作艰辛。有关报道在《工人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纷纷刊出,巡线工人的困苦和艰涩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广泛好评。

  然而,就在这群巡线工经过的最艰苦地方——海拔3860米的大海乡绿荫塘村,却常年驻扎着另一群南网人。多年来,他们用无限忠诚和执着坚守,为散居在雪域高原的数千户牧民托起光明灯火,将南网的深情擎至矗立云霄的乌蒙之巅。

  他们,就是会泽供电公司金钟供电所大海营业点的电力工人。他们6人中,年龄最小的26岁,最大的接近45岁。多年来,他们在寂寞中放歌,在清苦中坚守,用无限的忠诚和执着,守护着雪域的条条银线;用厚重的人生价值,谱写着一曲曲生命赞歌。寥廓的雪域大地,留下了他们繁钜的艰辛和淡泊的气节;淳朴的高原情怀,包容了他们精神的欢歌和不羁的誓言。

  穷中之穷的乌蒙之巅,阻不断 “大爱无疆”的南网深情

  “乌蒙山片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现象复杂、贫困类型综合,是扶贫攻坚难啃的一块‘硬骨头’。”201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回良玉曾这样说到。“大海是会泽最贫困的乡镇,可谓是‘穷中之穷’的地方啊!”会泽供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加明感叹说。

  “在这地方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大雪”、“大风”、“缺氧”……

  对大海营业点的员工而言,这些都是在工作中艰难地克服着的困难。

  “那个地方让我想起了孔繁森工作过的西藏岗巴地区。”对孔繁森深有了解的闫加明介绍说,在冬天,他每次去大海都会有深刻的印象,“好多次,棉衣、毛衣、大衣都穿了,戴上毛皮的棉毡帽,但还是感觉骨头都在发冷。”大海营业点主任滕波的手机上,存储着去年冬天他在营业点院内拍摄的照片:院里摆放着的废旧变压器被大雪完全覆盖,见不到丝毫踪影,摩托车被大雪包裹着,只露出把手上的后视镜。“这不算什么,在冬季下雪的时候,好多山上的积雪有3米多厚,线路上凝结的冰有碗那么粗。”滕波告诉记者,整个冬天,温度大多时候都在零下好多度,工作人员往往要穿上大衣、棉衣等5、6件衣服,但仍不能抵御严寒。

  除了大雪外,让电力工人倍感“头疼”的还是大海的风。在大海,一年中有200多天在刮9、10级的大风。为防止瓦片被风刮飞,当地民居住房上全部是石板。营业点员工彭开红对他2个多月的“遭遇”至今仍心有余悸。“这就是那次摔伤的!”指着青紫色的膝盖,话语中还带有丝丝恐惧。“那天,我和孙垚骑车去抄表,一阵大风吹来,我们感觉就像被刮飞起来之后又摔到了地上。”营业点的6人,每人每年都有10多次和他一样的经历。“仅因为被风刮,就摔坏了好几辆摩托车。”去年2月,吕朝东和孙垚去长箐丫口抄表,去的时候还是风和日丽,回来时就狂风大作,走在路上的他被风当场刮倒在地,“整个路面飞沙走石,连一起走着的孙垚都看不清在哪里。”当晚,他们在当地村民家中住了一夜,第二天才回到营业点。2013年6月,员工孙垚和同事在一棵电杆上喷字时,一阵大风刮来,幸好及时抱住电杆,“否则,差点被吹下山谷。”营业点外聘的收费员李芳在刚来大海第一晚住在营业点的宿舍,但第二天,31岁她就急着要搬家。“晚上的风太害怕了,像打雷一样,一个人根本不敢睡。”除了大风,让她难忘的还有“缺氧”,家在会泽县城郊区的她,“在刚来的那半个月,老是感到头疼,原以为是感冒,到医院诊断后才发现,是因为缺氧所导致的高原反应。”

  除了自然条件的艰苦外,营业点的员工还有一种普遍的感觉:这里的乡亲“电事”很多。由于地处高寒山区,当地民众对用电常识大都一无所知,好多时候,群众打来电话说家庭停电,等抢修人员赶路几十公里达到抢修点才发现:停电故障仅仅是空气开关跳闸,仅需要伸手拉下开关就能通电。而且,大海乡的住户极为分散。在大海,2、3家居住成一个村落,距离其他村落几公里远是常见的事。在大山村委会,在距离2公里的地方,仅仅居住着8户家庭。

下一页
(责编:初梓瑞、蒋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