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专题>>产业扶贫

武汉市新洲区城管委精准扶贫走产业扶贫道路

2019年01月09日14:41 | 来源:人民网-公益频道
小字号

  武汉市新洲区城管委坚持精准扶贫“不走过场”,分管领导、副调研员左夫带队,三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深入农村,把驻点村当成第二个家,吃在村,住在村,在精准扶贫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扶持、引导驻点村走产业扶贫道路。两年来,虾稻共作、小香薯种植等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43户149人摘掉贫困帽子,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57.2万元。“虾稻共作”扶贫项目被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评为“2016民生示范工程”,武汉绿康大地种植合作社被武汉市农业委员会评为武汉市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核心示范户”。

  2年“虾稻共作”让36户114名农民摘掉贫困帽子

  2017年绿康大地种植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协议1000余亩,引导扁担山村、胡畈村用流转土地600亩从事虾稻共作。近邻的雷术村、周湾村、曹兴寨村也被带动参与绿康大地种植合作社虾稻共作项目。当年虾稻共作带动就业53人,使20户贫困户人平增收600元以上,各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扶贫效果初步显现。2018年,虾稻共作面积扩大到1200亩。初步统计,该项目带动当地就业203人,使精准扶贫户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该村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工作队还引导合作社利用资源优势,注意包装推广,形成产业链。合作社申请注册了‘新虾稻’商标,大别山麓山泉水种植、不施化肥农药的‘新虾稻’生态大米已入驻‘富熊源创’电商平台,打入北京市场。在合作社的引导下,五个村转变思想观念,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展经济作物种养殖,目前已发展大棚蔬菜种植60亩,油茶种植500亩,药材种植200余亩,菜藕种植20亩,其它180亩,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20人次,人平增收5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虾稻共作等项目让36户114名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子。

  产业扶贫道路越走越宽阔,500亩小香薯落户生根发芽

  孙咀村是新洲区城管委精准扶贫五个驻点村之一,有贫困户21户55人。2017年元月,村支部书记陈金洲好友梅顺林在产业扶贫思想带动下,一行三人赶赴浙江衢州考察。当年3月中旬,梅顺林投入近4万元购回11000斤种薯,租用邻近的桃花寨村12个蔬菜大棚开始播种育苗。

  小香薯项目得到了徐古街、区城管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协调下,2018年1月,梅顺林带头参股成立了武汉市绿科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流转孙咀村土地500亩,4月份一次循环栽种小香薯苗,需要的人力以贫困户优先,仅人工收入贫困户每亩可增收1000元。在工作队、村委会的引导下,有9户贫困户用自己的田地自种小香薯,绿科达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技术,优惠价回收,贫困户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工作队还引导、帮助公司申请“绿色食品”标志,策划商标注册,拓展互联网销售渠道。今年7月、11月两季小香薯喜获丰收,150万斤小香薯全部销售一空,收益150万元,7户35名贫困户因直接或间接参与小香薯种植一举脱贫。

       注:以上资料均由申报者提供。

 

(责编:初梓瑞、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