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专题>>最美人物

吴兴珍:十年支教路  情暖小凉山

2019年01月10日19:16 | 来源:人民网-公益频道
小字号

宁蒗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一个由上世纪50年代初的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并存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县份,教育起步晚,发展水平滞后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宁蒗县教育局大力搭建社会扶贫平台,内引外联,让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教育扶贫中来,形成具有宁蒗特色的教育扶贫之路,来自深圳的吴兴珍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吴兴珍,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3月10日,出生在深圳市,1992年7月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先后做过公司职员,个体经营工作。

一、从一名游客到一名支教教师

2008年9月26日,吴兴珍旅游来到泸沽湖。空闲时间,她在当地一名老师的陪同下,来到了永宁乡一个叫拉务洛的村庄里,那是一个深藏于山谷的小村庄,居住着彝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群众。村子里有一所由法国人捐赠建设叫“中华第二新星小学”的学校,狭小破旧的校舍,仅有162平方米,只有一个任课老师,学生只能上到一、二年级,到了三年级就必须步行六七公里到温泉完小上学,如果孩子年龄太小,走路到完小上学就非常艰难。面对这群求知若渴的少数民族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来自大城市的吴兴珍最终决定留下来,当一名支教教师。

二、从单一的支教到修缮学校

当上了支教老师之后,面对年久失修的破旧校舍,吴兴珍又萌生了新建校舍的念头,于是主动找乡政府、教育局,她的想法得到教育局领导的支持。没有修屋造房的经验的她,开启了无数个第一次。与邻近学校的村民协商,购买学校建筑用地五亩,注册,工程设计,材料引进,施工,她几乎跑遍了整个丽江城,也把所有积蓄都用在建校工程中。

在乡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8月,建校工程全部结束,学校更名为“新星小学”。校舍总面积达到1000余平方米,教室有了,办公室也有了,还有了15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建成了小型运动场,办学条件得到了重大改善。

三、从一名支教教师到一名小学校长

2009年9月,新建的学校正式投入使用,这年共有一、二年级学生45名。吴兴珍也从一名支教教师变为一名小学校长,毫无学校管理经验的她,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摸索,向邻近学校参观学习,仅用两周时间,吴兴珍走访了永宁乡六个完小。她从中心校学到了学生的习惯教育;从蒗放完小学到学生的养成教育;从泥鳅沟完小学到了学校后勤工作的开展。她把学到的东西都记录在笔记本上,结合学校管理的需要,活学活用。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着力推行“爱心教育”,在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给予关照,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为了减轻家长负担,吴兴珍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学习用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使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用一份爱感化他们的心灵,用一种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学校生源拓展到拖七、农场、拉翁落、沈家村、刘家村、安家村等六个村民小组,“新星小学”迅速发展成一个拥有10位教师,231名学生的学校。

吴兴珍四处筹集资金,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零收费”的民办学校,教师由吴兴珍聘请,并负责发放工资。工资最高每月2480元,最低的1800元。后勤(营养午餐)月薪1050元。吴兴珍既担任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同时也担任总务主任,并兼任语文学科的教学。

四、从办好小学到新办幼儿园

“新星小学”办得风生水起,但是农村幼儿教育还在非常滞后,许多适龄幼儿无法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于是吴兴珍又燃起了在“新星小学”的基础上新办一所幼儿园的念头。通过精心筹备,2010年3月,吴兴珍在新星小学开办了幼儿园,免收学费和生活费用。2017年3月,幼儿园申请正式获得主管部门的批注,聘请4名幼儿教育专业教师任教,保育员1名,保健员1名,四个教学班,共有130名在园幼儿,有效地促进了温泉村委会的幼儿教育。

五、从勤工俭学到帮助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为了改善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意志品质,吴兴珍充分利用校地资源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自2010年起,吴兴珍校利用劳技课时组织师生在勤工俭学基地种植土豆、玉米,请村里的庄稼能手指导师生搞好田间管理,然后用所收获的土豆、玉米喂养鸡鸭鹅猪,改善师生生活。

随着勤工俭学的不断深入,吴兴珍与村民委员会协商,租种村民小组近百亩土地,作为学校勤工俭学活动基地,组织师生和村民进行植树造林,种植石榴、银杏、花椒、核桃,以及一些农作物。她雇用邻近闲散的剩余劳动力播种收割和植树造林,按打工标准付给日均工钱,根据劳动强度发放日均工钱,让闲置劳动力尝到打工甜头,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间接激励他们穷则思变,早日摆脱贫困的束缚。

吴兴珍在从事教育的同时不忘关心帮助贫困的村民,号召村民从山上引水下来,解决了部分村民的用水难题;修建乡村路,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向附近村民提供菜苗,宣传科学种菜;学校还通过网络信息帮村民出售土特产,进行网上产品交易。吴兴珍还经常给村民发放爱心物资,逢年过节,都会去给村里的老人送些过节物资,把一颗爱心善心根植到大山深处,从而改变着村容村貌、民风民俗。

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吴兴珍用自己的双手托举起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梦想,用青春的流逝换来了孩子光辉的未来,用自己的行动让学校和山乡旧貌换新颜。目前“新星小学”总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活动场所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一至五年级五个班,共有学生125人(彝族113人,普米12 人);教职工11人,本科8人,专科2人,炊事员1人。学校教室5间,每间教室都配有电子白板。远程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美术室1间,体育器材室1间,图书室1 间。形成了以校园为文化育人为载体,文明辐射周围村庄的景象。

她说:“让我们的村庄改变现状,就是让我们的村民树立自信,让我的学生充满理想,让我们的学校成为扶志与扶智的前线阵地”。正是她这样的“初心”,让她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朝着“打造乡村第一校”的目标前进。

吴兴珍始终心怀村民,情系学校,让边远山区广大贫困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全县教育扶贫的典范,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2014年被永宁乡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15年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2016年荣获宁蒗县道德模范,2017年被永宁乡政府授予“优秀学校奖”。

注:以上资料均由申报者提供。

(责编:何倞倞、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